书城哲学人生哲理小语心是快乐的根
28688700000028

第28章 意志——坚持到底就是胜利(2)

时间统计法大概是这样的:柳比歇夫每天给自己做时间统计,这个统计从1916年就开始做了。他每天核算自己花费的时间,一天一小结,每个月一大结,到了年终再做一个总结。他毕生都在坚持这种时间统计法,一直到他1972年去世的时候,他一共坚持了50多年。而且他的毅力惊人,这个统计在那50多年间从未间断过。

柳比歇夫每天都坚持记下做各种事情的起始时间,并且记录得相当的准确,误差一般都不会超过5分钟。他常常和别人说:“我计算的是纯粹的时间,也即是我真正花在工作上的时间,我并不把那些休息或者是玩乐或者是发呆的时间也计算进去。”

柳比歇夫把他每一天有效的时间即纯时间算成10小时,用来从事试验、书写、讲课、作学术报告等。

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大大提高了他做事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他的时间利用率。正因为如此,他一生中做了很多的事,发表了70多部著作,而且他的著作内容广泛,涉及遗传学、科学史、昆虫学、植物保护学以及哲学等,是一个受人们敬仰的大学者。他的时间统计法也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给我们这些人提供了前进的方向。

时间统计法虽然可以提高利用时间的效率,但是如果不坚持每天做统计,也不能起到什么效果。柳比歇夫能够坚持时间统计法50多年,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为之敬佩,也正是因为他能坚持,所以才有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写出70多部著作!

人们在看事情的时候,往往只看到别人辉煌的一面,看到别人有多么风光,却从来不会注意别人以前是如何的辛苦,如何的坚持,才会有那么辉煌、那么有成就的一天。

我们应该学习柳比歇夫的坚持,既然下定决心做一件事,就要坚持,他一直坚持了50多年,我们能坚持多久呢?只要我们能像他一样坚持50多年,还有什么事情是干不成的呢?

7.依靠意志力脱困

孙膑是战国时期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多的故事。

孙膑和庞涓一起在鬼谷子先生的门下学习兵法。鬼谷子特别喜欢孙膑,就把兵法精髓都教给了他,并把自己留存下来的春秋时期孙武写的一套《孙子兵法》也传给了他。而庞涓则很早就下山了,虽然学到了不少兵法知识,但是他的学问远远不及孙膑。

庞涓下山之后到了自己的祖国魏国,得到了魏王的赏识,成为魏国军事的最高统帅。

几年以后孙膑下山,庞涓觉得孙膑对自己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便决定要除掉孙膑。

为了除掉孙膑,就首先得把孙膑置于自己的势力之下,然后再以情动人。

庞涓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给孙膑,想把他骗来魏国。孙膑当时很相信庞涓,于是便到了魏国。

孙膑到了魏国以后,魏王先和孙膑聊了一会儿,觉得孙膑有大才,于是大喜,命人好好地款待孙膑。

后来,魏王私下里问庞涓对于孙膑的看法时,庞涓却对魏王说:“孙膑是齐国人,这样过来不知道是不是真心的,也许是来做间谍也说不定,大王还是要小心防范他为妙。”

于是,魏王便对孙膑生疑,不敢重用孙膑,只给了他一个没有什么实际权力的小官。孙膑当时很奇怪,但是以为这是魏王对自己的考验,就欣然接受了。

庞涓却没有因此而停手,他还伪造了孙膑私通齐国的罪证拿给魏王。魏王看了以后大怒,下令把孙膑处斩。而庞涓则假惺惺地帮孙膑求情,于是,魏王下令对孙膑施以膑刑,挖掉了孙膑的膝盖骨。

孙膑被处刑之后心情很差,觉得自己以后都不会有什么作为了,而师兄庞涓对自己这么好,这么照顾自己,于是便决定把师傅传给自己的《孙子兵法》传给师兄。庞涓知道了这个消息以后大喜,便派人照顾孙膑,让他在较好的环境中把《孙子兵法》默写出来。

这个时候照顾孙膑的那个仆人良心上不好受,把庞涓陷害孙膑这件事告诉了孙膑。孙膑忽然发现了自己师兄的真面目,非常伤心,但是现在自己已经成为一个残疾人,而且师兄在魏国非常有势力,自己如果直接和师兄翻脸很可能就会被师兄杀死,于是,他就决定装疯。

他装作忽然狂性大发,把之前写好的《孙子兵法》全都毁掉了,然后把衣服也撕了,并大喊大叫。

庞涓是一个很小心谨慎的人,他不相信孙膑真的疯了,于是便让孙膑住在猪圈里,让他和猪一起抢东西吃。孙膑在猪圈里住了几天之后,庞涓才相信孙膑是真的疯了。

孙膑就靠着自己过人的意志,一直住在猪圈里等待机会。

终于,有一个齐国的使团来到魏国,听说孙膑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就悄悄地和孙膑见了一面,见到孙膑确实有才之后,才把孙膑救到齐国。

孙膑到了齐国以后,很多人因为他残疾或者是初来乍到,处处为难他,但是他每次都以惊人的毅力忍了下来。孙膑为齐国出了很多好主意,终于帮助齐国打败了魏国,也把自己的仇人庞涓杀死了,为自己报了仇。

后来,孙膑把自己的学识会聚成册,写出了著名的《孙膑兵法》,成为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孙膑是一个意志力非常强的人,虽然被人陷害,却以自己顽强的意志力脱困,最后杀了仇人报仇雪恨。

孙膑依靠自己的意志力获得了成功,并让自己名留青史,值得我们敬佩。我们也从他身上学到——一个人只有具有坚强的意志才能够获得成功。

8.两块石头的故事

从前,有两块石头,它们都长在一座山上,彼此离得很近。它们常常在一起聊天,其中一块石头的质量好一点,另一块石头的质量差一点。质量好一点的那块石头看不起那块质量差一点的石头,它常常说一些话讽刺那块质量差一点的石头,但是那块质量差一点的石头从来不和它计较。

有一天,一位著名的雕刻大师要找一块石头雕刻一座佛像,于是到了两块石头待的那座山里。质量好一点的石头理所当然地被雕刻大师挑走了,它走的时候很开心,还蔑视地看着那块质量差一点的石头,觉得自己比另一块石头强多了。

雕刻大师用斧子、锉刀认真地在那块质量好一点的石头身上雕刻着,但是那块石头不能忍受那种痛苦,每当雕刻大师在它的头上雕刻的时候,它就会哀号:“痛死我了!大师饶命吧,把我放回去吧!”

雕刻大师对它很失望,把它放了回去,转而拿了那块质量差一点的石头回来雕刻。

那块质量差一点的石头很有毅力,无论雕刻大师用斧子砍,还是用锉刀锉,它都忍受着痛苦,一声不吭。

最后,它终于被雕刻大师雕刻成了一尊佛,放在一个寺庙里受人顶礼膜拜,每天都香火鼎盛。而那块质量好一点的石头却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模样,继续躺在深山里。

那块质量好一点的石头对这样的结果非常不满意,对那块质量差一点的石头说:“我不服,上天对我太不公平了!我的质量这么好,但是为什么你的结果却比我好,每天都在寺庙里受人朝拜,我却只能在深山里受人践踏,为什么?为什么?我想不通!”

那块质量差一点的石头就对它说:“你之所以不能成佛,就是因为你缺乏意志力,不能忍受痛苦。当时,明明是你更有机会成佛,是你因为怕痛而放弃了机会。既然你当初不能坚持到底,现在为什么要怪别人对你不公呢?世上的事都是这样的啊,只有你付出以后才会有回报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如果你没有意志力,不能坚持到底,不论你的天资有多么好都是不可能成功的。成功只青睐那些肯努力的人和能忍受住苦难的人。

如果我们缺乏意志力,就好像那块质量好一点的石头一样,即使质量比别人要好一点,最终也不能成大器。反之,就算我们天生的资质不是很好,就好像那块质量差一点儿的石头一样,只要我们忍受住那些苦难,有无比坚强的意志力,我们就可以成材。

在生活中,那些能够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但是他们无疑都是最有意志力的。因为他们可以坚持,几年如一日地不断坚持,他们才能获得成功。而那些聪明的人,如果不努力,也只能一事无成。

性格决定命运,只有有坚强的意志力,才能坚持到底,才能获得让人惊叹的成就!

9.最后一座房子

从前有一个老木匠,他的技术非常好,帮助他所在的建筑公司盖了很多很多的好房子,为公司的成功和发展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天,老木匠觉得累了,想退休下来好好休息,于是,他向公司提出了退休申请。

老板很舍不得他,百般挽留,但是无奈他的去意已决,于是,老板放弃了挽留他的想法,对他说:“你能帮我们盖最后一座房子吗?”

老木匠答应了老板的要求,但是他的心思已经不在工作上了。他每天想的不是要怎样把工作做好,而是怎样快点把工作做完。

于是,为了追求速度,他干活十分粗糙,用的料也不是好料。房屋盖完时,不仅没有美感可言,有的地方还十分难看,一看起来就知道是匆匆完工的房子。

在快速地干好了最后一份工作,盖好了最后一间房子以后,老木匠找到老板再次提到他退休的事。

老板很感激他对公司作出的贡献,把他夸奖了一番,然后说:“为了感谢你这几十年来对公司的杰出贡献,公司决定给你一个奖励——一座房子,你刚刚盖好的那栋房子就是你的奖品。”说完以后,老板就把他刚才交上来的钥匙又还给了他。

老木匠惊讶极了,目瞪口呆,然后很后悔地想:“我要是像以前那样好好盖这最后一座房子就好了。”

然而,世界上是没有后悔药可以吃的,老木匠自己种的苦果只能自己吃下去。

生活中,很多人都像那个老木匠一样,因为快要结束一件事了,因为已经胜利在望了,因为100里已经走了90里了,所以就松懈了,就放弃了,就骄傲了等等。总之,他们就倒在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的地方,品尝着自己酿制的苦果,而且还可能会后悔一辈子。

我们不能像那个老木匠一样,我们要有无比坚强的意志,要坚持到最后,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成功。

而且,在生活中,永远不要想着马马虎虎地应付。如果你得过且过,消极应付,最后可能要自己面对那些粗制滥造的制品,就好像故事里的老木匠一样。

在生活中,我们干事情要精益求精,要坚持到最后,要有过人的意志力,只有具备了上述三个品质,我们才能够得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