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甘肃省志.政协志
28690900000156

第156章 联系指导(7)

在甘肃的全国政协委员向大会提交了46件提案,杜大仕、马祖灵、杨拯美、李正才4位委员作了大会书面发言。中共中央非常重视这次会议。江泽民总书记于3月3日召开全国“两会”党员负责人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说,今年党中央把进一步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范化、制度化列入政治局常委会的工作重点。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又同意了全国政协党组提出的《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这个规定是根据党的十四大精神,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成果,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更好地运用政协这种组织形式的重要举措。会议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重点讨论了农业问题、教育问题、反腐倡廉问题、国有企业问题、祖国和平统一问题等。在讨论常委会工作报告时,重点讨论了进一步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范化、制度化。李瑞环主席在闭幕会上讲话指出,全国政协八届九次常委会议适应形势的发展,总结了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实践经验,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宪法和政协章程为依据,以历届全国政协有关文件为基础,制定和通过了《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这个《规定》明确规范了人民政协履行主要职能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步骤,是政协开展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的公布和实施,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各个方面,对人民政协的现在和未来,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都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使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了更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深厚的社会基础。他要求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从和服务于“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

这一全国工作大局,切实履行人民政协的职能,进一步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范化、制度化。这次会议精神,在省政协七届三次会议的报告和讲话中得到认真贯彻,对省政协的工作起了重要指导作用。

二十九、参加全国政协八届十三次常委会议并传达精神1995年6月2日至5日,省政协主席申效曾参加了全国政协八届十三次常委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研究贯彻落实中共中央《通知》和《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的问题。申效曾主席在会上作了题为《认真学习贯彻规定,努力提高政协工作水平》的发言,汇报了甘肃省学习贯彻中央《通知》和全国政协《规定》的情况和做法。5月9日,《人民政协报》刊登了这个发言。省政协七届十二次常委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了全国政协八届十三次常委会议精神。申效曾主席是年6月30日在七届十二次常委会议闭幕时的讲话中指出,省政协和各市、州、县政协一定要认真贯彻全国政协八届十三次常委会议精神和中共甘肃省委讨论政协工作时的指示精神,把学习贯彻中共中央《通知》

和全国政协《规定》作为人民政协长期而又重要的任务,认真抓好。当前,要下大力气抓好学习宣传,让各方面都了解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了解全国政协《规定》的内容,真正掌握文件的精神实质。李瑞环主席在全国政协八届十三次常委会议上对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若干问题作了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中央加强政协工作的指示精神,精辟而又系统地阐述了人民政协履行主要职能的任务,既有统一战线理论的高度概括,又比较详尽地提出了落实《规定》的具体要求,对政协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各级政协要把学习李瑞环主席的重要讲话和学习中央指示、政协《规定》结合起来,制定出学习贯彻的计划和具体安排,逐步把学习引向深入。

三十、参加全国政协八届四次会议1996年3月3日,全国政协八届四次会议在北京开幕,省政协副主席杜大仕、贡唐仓·丹贝旺旭、应中逸、拜玉凤等全国政协在甘委员参加了会议。

在会上,申效曾主席委托杜大仕副主席提交了他们两人《关于把引洮工程列为国家中西部开发重点项目的建议》的大会书面发言。《建议》的主要内容是:水利是甘肃农业的命脉;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地区农村贫困问题仍很严重;建设引洮工程是解决甘肃中部地区农村贫困问题的唯一出路;中部干旱山区的农民企盼引洮工程早日开工建设。引洮工程是一项以自流灌溉为主兼发电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由洮河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和引洮灌溉工程两部分组成。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总容912亿立方米,年发电972亿千瓦时;引洮灌溉工程设计引水量32立方米/秒,加大流量36立方米/秒,年引水量55亿立方米,规划灌地1165万亩。灌区包括定西、会宁等11个县的大部或部分地区。建成后,可从根本上改善灌区生态环境,促进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全国政协八届四次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专门约见了甘肃省政协副主席杜大仕,表示她对引洮工程是持肯定态度的,对引洮工程的具体立项工作也很关切。

三十一、参加全国政协八届十七次常委会议1996年6月10日,省政协副主席杜大仕参加了全国政协八届十七次常委会议。会议的议题是总结交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协贯彻中共中央《通知》和全国政协《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加强民主监督的新鲜经验。杜大仕副主席代表甘肃政协在会上作了《在实践中探索,务实创新,积极推进政协履行职能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的发言,汇报了甘肃省贯彻中共中央《通知》和全国政协《规定》,加强民主监督的情况及经验,受到会议重视。6月20日《人民政协报》以《大视察形式探索民主监督新途径》为题作了摘要发表。

三十二、参加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1997年2月27日,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

省政协主席申效曾,副主席杜大仕、贡唐仓·丹贝旺旭、应中逸、拜玉凤、邓成城等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参加了会议。会上甘肃委员们积极参加讨论,畅谈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大家认为,叶选平副主席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集中体现了发展大团结,实现大目标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总结了去年的工作;八届全国政协的工作是活跃的,成绩是显著的,各地各方面反映是好的;形成了“准、好、明、实、新”的特点,工作有改革,角度选得好。委员们还向大会提交了提案。

三十三、参加全国地方政协主席座谈会1997年11月24日至27日,全国地方政协主席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听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协对八届全国政协工作总结的意见和建议。省政协副主席韩正卿参加会议,并在会上汇报了省政协对八届全国政协工作的认识、评价和看法。还重点汇报了甘肃省七届政协工作总结的情况。

三十四、参加西部省(区)政协提案、法制工作座谈会省政协副主席王平于1993年11月3日至8日,参加了在广西南宁召开的西部省(区)政协提案工作第五次联席会议;1994年7月26日至31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参加了西部省(区)政协提案工作第六次联席会议;1994年11月15日至22日,在云南昆明参加了西南、西北政协法制委员会工作座谈会;1995年10月27日至31日,在陕西西安参加了西部省(区)政协法制委员会第一次工作座谈会;1996年8月20日至24日,在宁夏银川参加了西部省(区)政协提案工作第八次联席会议;1996年10月22日至26日,在四川成都参加了西部省(区)政协法制委员会第二次工作座谈会。这些会议都总结交流了政协提案、法制工作的情况及经验。通过传达贯彻上述座谈会精神,促进了甘肃省政协提案、法制工作的开展和提高。

二、与代表、委员和人民群众的联系

§§§第一节省协商委员会与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阿.

一、与代表建立通讯联系1950年10月,省协商委员会成立后,与省各界人民代表建立了通讯联系。省协商委员会通过代表传达省各届人民代表会议的精神和决议,反映各地的情况和群众的意见,分别由省协商委员会答复,或协商省人民政府处理。在成立后的两个月内收到代表报告传达大会情况的来信56件,反映群众意见的来函34件,反映意见79项,其中28项由省协商委员会直接解释说明,其余51项转省人民政府处理答复。省协商委员会发动代表积极协助政府开展寒衣劝募活动,举办了两天京剧义演活动收入7321万元(旧币,下同),驻会委员捐助寒衣代金910万元,均上交省寒衣募捐委员会。44个县、市的委员、代表发挥积极带头作用,共计募得寒衣6200余套,代金8700多万元。从1950年11月开始,省协商委员会发动委员、代表协助开展了募集慰问志愿军的慰问信、慰问品或代金的活动、拥军优属活动,取得很大成绩。并发动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时事学习,在省城联合驻会委员、在省上的委员、代表及秘书处职员,举行学习会、座谈会,在外县、市发动各常委会、协委会及在当地的委员、代表进行时事学习。省协商委员会给每个委员、代表订寄“时事手册”1份,对委员和代表的学习、宣传提供了材料。委员、代表纷纷来信表示感谢,认为既给他们提供了学习宣传材料,也解决了他们工作上的困难。通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学习,在思想上清除了恐美、亲美、崇美情绪,提高了仇视、鄙视、蔑视美帝国主义的思想,树立了积极支援抗美援朝运动的决心。

二、建立代表报告工作的制度1952年3月26日,省协商委员会拟订了《关于各县市区域代表向协商委员会每月汇报工作的建议》。内容是:为加强各县、市的省各界人民代表间的联系,并经常和省协委会建立通讯关系起见,拟就各县、市区域代表汇报工作办法如下:(一)每一县、市的省各界代表中自行推选一位汇报召集代表;(二)县、市汇报召集代表应联络本县省代表,每月不拘形式、不定时间、不论人多人少,均集会一次(不能集会时用书面联系或口头联系),或利用县上各种工作开会的机会,多谈话、多接触,保持经常的联系,交换意见,研究工作,响应各种号召,提高自己,以协助当地政府完成任务;(三)省协商委员会除经常和每一位代表密切取得通讯联系外,并与各县汇报召集代表,每月争取通信一次或两次,了解情况,研究工作,解答各代表提出的意见,并传达重要政策和各种政治运动的精神;(四)各县汇报召集代表,应与各该县常务委员会密切联系,协商问题,推动工作,并应列席常委会议;(五)不兼县各界人民代表的省代表,在县各界代表会议开会时,得列席会议;(六)汇报代表的邮资问题,由省协委会与邮政局接洽优待办法后,另行通知。这六项办法发出后,代表与省协委会通信的次数大大增加。到是年8月底,汇报代表与省协委会通信的有23人,通信43次,占汇报代表人数的30%。在253个区域代表中,与省协委会通信的增加到79人,占区域代表人数的312%,通信次数151次,最少的1次,最多的8次。他们反映了各地土改、“三反”、“五反”、增产节约、抗旱生产、干部作风、戒烟、修河堤等方面的情况,分别转请有关部门作了处理答复。

三、认真处理省各界人民代表第二次会议上提出的意见1951年8月,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上,代表提出书面意见85件,省协委会均转省上有关部门作了处理。在省协商委员会召开第四次会议时,已有60多件作了处理,并已分别转达。在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后的4个月里,省协委会收到代表传达大会决议和反映群众意见的来信68件,均已分别答复或转有关部门处理后答复。

四、组织委员、代表参加学习会和社会活动1952年7月,省协商委员会组织委员、代表和各界民主人士参加学习会,学习了土地改革等有关方针政策。同时组织推荐部分委员、代表、学员36人,参加了西北局、省政府组织的甘南访问团、西海固工作组、民主建政调查团、东乡自治区新婚姻法调查团的工作。举行了4次省协商委员会各工作组组长汇报会,出刊两次墙报,组织67名委员、代表、学员参加了兰州市机关干部义务劳动。组织学习会全体学员参加了7月份举行的各种纪念活动和大小座谈会、报告会,参观了兰州市“五反”运动展览会和西北军区运动大会。在以上一系列活动中学习会学员受到了教育,提高了觉悟,为即将进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学习运动打下了思想基础。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工作。如抗美援朝分会在20天内检查了各分区送来的慰问信19000余件,每天平均有30名学员参加这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