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甘肃省志.政协志
28690900000177

第177章 人物(7)

1950年2月参加革命,195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四川省三台县乐安区委工作,后入川北财经干部学校学习,毕业后历任四川南部、仪陇、南江县土改工作组组长,川北行署工业厅干事,中共中央西南局组织部干事。1954年9月入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学习,1958年8月毕业后任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秘书,1973年7月在甘肃省体委任干事。1977年起,历任中共新疆维乌尔自治区委办公厅处长、副主任,中共甘肃省委副秘书长兼省委整党办公室主任,中共甘肃省委政治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中共甘肃省委统战部部长。曾兼任《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历史资料丛书《甘肃卷》编审委员会第一副主任。为中共甘肃省第七届委员会委员,政协甘肃省委员会第六届委员,1989年3月当选为政协甘肃省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1993年1月当选为政协甘肃省第七届委员会副主席。是政协全国委员会第八届委员,甘肃省海外联谊会第一届会长,甘肃省统战理论研究会第二届会长,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兼职教授。

拜玉凤(1932~),女,回族,青海湟中县人。

系原伊斯兰教穆扶提门宦主持人马孝的遗孀。1979年前读书、务农。1979年后,历任康乐县政协副主席、县伊协副主任、主任,临夏回族自治州伊协副主任、政协临夏回族自治州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政协第八届委员、全国伊协常委,全国妇联候补执委,甘肃省妇联委员、临夏回族自治州妇联委员,甘肃省伊协常委。1985年5月当选为政协甘肃省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1988年1月当选为政协甘肃省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1993年1月当选为政协甘肃省第七届委员会常务委员,1994年4月当选为政协甘肃省第七届委员会副主席。是临夏州人大代表。1984年被评为临夏州、康乐县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康乐县植树造林先进个人。

邓成城(1938~),甘肃天水人。196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员。

1963年参加工作,197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7月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历任西北国棉四厂干部,甘肃省教育厅干事,兰州化学工业学校教师,兰州矿灯厂干部,甘肃省教育厅科长,省职称办公室副主任,甘肃省高教局处长,政协甘肃省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共甘肃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民革甘肃省委员会主任委员,甘肃社会主义学院院长兼任甘肃省国际友人研究会副会长。为全国人大第七届代表,全国政协第八届委员,第九届、第十届常委,政协甘肃省委员会第四、五届委员,1988年1月当选为政协甘肃省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1993年1月当选为政协甘肃省第七届委员会常务委员,1996年2月当选为政协甘肃省第七届委员会副主席。后任全国政协文史委副主任。

三、历届秘书长

§§§第一节省协商委员会秘书长

李翰园(1902~1975),甘肃临夏人。1924年北平陆军军需学校毕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员。

1924年起,历任黄埔军校经理教官、马鸿逵部第四军参谋处长、团长、中将参谋长,宁夏省民政厅、建设厅厅长,国民党宁夏省党部执行委员。1945年后,历任国民党中央执委、联勤总部经理署执行委员,联勤总部兰州被服总厂少将厂长。1949年5月在广州以“通共”嫌疑被联勤总部扣押,经保释后逃往香港。

1949年8月,在香港和邓召荫等11名国民党军政人员联名发表“反蒋”谈话。新中国成立后,与中共华南局联系,经中共中央统战部同意,于1950年1月从香港回内地。后在西北军政委员会学习,任民革甘肃省分部筹委会召集人。1950年10月任甘肃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秘书长,民革兰州市筹委会召集人。1955年后,历任甘肃省民政厅副厅长、厅长、民革甘肃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为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民革甘肃省委第二、三届委员,政协甘肃省委员会一、二、三届委员、常委,民革中央委员。

北伐和抗日战争期间,曾与中共领导人林伯渠、谢觉哉有过工作关系。1936年营救过被捕共产党员雷敏、赵子明、李清华(女)等人。1949年在兰州与中共地下党有过联系,做过有益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争取祖国统一做过大量工作。

§§§第二节政协甘肃省委员会历届秘书长

孟浩(1904~),陕西临潼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8年1月参加革命,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9月起,历任张掖专员公署副专员,武威专员公署副专员、专员,甘肃省手工业管理局局长,局党组书记,甘肃省经委副主任,甘肃省轻工业厅厅长、党组书记。1964年9月,任政协甘肃省第三届委员会秘书长兼中共甘肃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是政协甘肃省委员会第一、二、三届委员。

王登玉(1917~1984),陕西淳化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5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陕西省淳化县二区青救会主任,中共淳耀县二区、四区区委书记,关中分区保卫处四科科长,赤水县保安科科长,县独立营政委兼营长,陕西三原军分区富平大队政委,三原军分区独立营政委,十九兵团军政干部学校学员,西北民族学院办公室主任、党委副书记,中共临夏回族自治州委员会副书记,1979年12月任中共甘肃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兼政协甘肃省第四届委员会秘书长。

卢克俭(1932~),藏族,甘肃卓尼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50年1月参加工作,195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月任甘肃省会川县裕民区委宣传员,青年团中寨区委书记,甘肃日报社编辑、记者。1952年10月,在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省公安员队学习。

1956年,任甘南州《甘南报》社副总编辑。1958年6月任中共甘南州委副秘书长、中共甘南州委书记处候补书记。1960年9月在中共中央党校理论班学习。1964年11月在民乐县搞社教。1965年9月任中共天祝县委副书记、县长。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1972年6月,任皇城水库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中共武威地委党校副校长,黄羊镇糖厂党委书记。1979年1月,任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副校长,甘肃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1983年4月,任中共甘肃省委常委兼省委统战部部长、省政协第五届委员会秘书长、中共甘肃省委政法委第一书记。1984年12月任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并兼任省委宣传部部长。1993年1月,任甘肃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是全国人大第七届、第八届代表,全国政协第六届委员,甘肃省第五、六、七、八届人大代表,政协甘肃省委员会第五届委员、常委。

沙里士(1924~1992),回族,河南驻马店人。1939年毕业于平凉伊斯兰师范。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9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底至1942年9月,先后在陕西安吴青训班,延安陕北公学,延安民族学院研究班学习。1942年10月起,历任陕甘宁边区陇东专署一科、庆阳县政府二科、四科科员,三科科长,王震部队西海固纵队武装连副指导员,庆阳三十里铺游击队指导员,陇东战役战俘军管队党支部书记,陇东回民骑兵团一连政治指导员、团政治部主任。1949年8月后,历任甘肃省西吉县县长,中共甘肃省委统战部民族处处长,中共东乡县委第一书记,中共夏河县县委书记,甘肃省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兰州机床厂党委第一书记、革委会主任,中共甘肃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甘肃省民族委员会副主任、主任。1977年12月当选为政协甘肃省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1983年4月当选为政协甘肃省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1984年3月当选为政协甘肃省第五届委员会秘书长,并任党组成员,1988年1月当选为政协甘肃省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政协甘肃省委员会第四、五、六届委员。

穆永吉(1932~),回族,甘肃天水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51年参加工作,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甘肃省人事厅科员,甘肃省人事局干部调配科副科长,1963年任省人事局副处长。1965年后任中共山丹县委副书记、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中共高台县委副书记。1977年在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二处负责,任甘肃省人事局干部调配处处长。1980年后,任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副部长。1983年任省人事局局长、党组书记,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共甘肃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兼民委主任、党组第一书记。1987年4月当选为政协甘肃省第五届委员会秘书长。1988年2月任甘肃省副省长。1993年任甘肃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政协甘肃省委员会第五、六届委员、常委。甘肃省第七、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徐尚和(1933~),甘肃榆中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50年8月参加工作,195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当小学教师半年。1951年起,先后在榆中县人民政府文教科、中共榆中县委宣传部、中共定西地委组织部任科员、干事。1954年3月起,任青年团临洮县委书记、中共临洮县委生产合作部部长。1958年8月在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学习。1961年12月起,历任中共临洮地委农村工作部科长,中共甘肃省委农村工作部干事,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专职秘书。1968年10月至1970年1月,在徽县红旗山省级机关“五七干校”劳动。1970年2月起,在甘肃省革委会整党办公室及省轻工局工作。1977年6月以后,任甘肃省轻工机械厂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中共甘肃省委调研室副处长、副地级调研员。1984年任中共平凉地委副书记、代理书记、书记,平凉军分区第一政委。1989年3月当选为政协甘肃省第六届委员会秘书长,并任党组成员,1993年1月当选为政协甘肃省第七届委员会秘书长,并任党组成员。是政协甘肃省委员会第六、七届委员、常委。全国人大第七届代表、中共甘肃省委第六届委员。

曾在《甘肃日报》、《甘肃土地改革论文集》、《甘肃农业经济丛刊》、《甘肃社会科学》、《甘肃师大学报》、《中国农业经济丛刊》等报刊上发表文章3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