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甘肃省志.政协志
28690900000086

第86章 协商讨论(27)

1989年2月24日,省政协副主席朱宣人受常委会委托,在省政协六届二次全体会议上作了六届一次会议以来的常委会工作报告。一年来,常委会以中共十三大精神为指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全省中心工作,结合政协的特点,做了6方面的工作:一是履行职能,参政议政。列席省人大七届一次会议,讨论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省政协六届一次会议期间,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领导同部分委员就科技、教育、农业、物价、治安、民族宗教等问题,进行了座谈协商。六届二次常委会议听取和讨论了中共甘肃省委书记李子奇、省长贾志杰赴广东学习考察情况的报告,就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兴甘肃经济进行了认真讨论,并产生了会议纪要。六届三次常委会议上听取了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领导关于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传达和全省经济形势的报告,就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认真讨论,并通过了贯彻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决议。还就住房制度改革、高等教育改革、社会治安等问题,组织委员与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专题座谈。二是加强调查研究,发挥政协“智力库”的优势,为振兴甘肃经济献计献策。共进行调查研究12次,召开专题座谈会、研讨会19次,写出调查报告26份。其中,关于优先发展河西农业、关于临夏州和陇西县小学教育、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商品经济、关于河西地区国营商业流通领域情况等4份调查报告,提交六届三次常委会议进行了审议,也受到省、地有关方面的重视。三是认真组织委员学习,加强文史资料工作,推进《民主协商报》的改革,取得了较好效果。举行了5次专题学习讨论会、4次录音报告会,编印6期学习资料;出版发行3辑文史资料和3本专著文史书籍;《民主协商报》不断改进版面,丰富内容,宣传了政协工作和统战理论。四是广泛开展海外联谊工作,为促进祖国统一做贡献。接待台湾同胞14批64人。五是加强了同政协委员的联系,加强了对地方政协工作的指导,开展了学习交流活动。建立了委员联系卡,召开了地方政协工作座谈会。建议召开了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省政协负责人联席会议,确定在3年内帮助基层政协改善办公条件和编制问题。当年省政府拨出300万元、27辆汽车,由省政协负责给市、州、县政协分配,并连续五年。同时还加强与兄弟省、市、区政协的横向联系,接待来甘考察团38批286人次。六是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改进和做好政协机关工作。根据中共十三大报告中对政协工作的要求,调整了机构,健全了制度。撤组建委,成立了8个专门委员会,改变了委、组并存的局面;常委会讨论制定了会议制度暂行规定、秘书长联席会议暂行规定、常委会工作试行规则、专门委员会组织通则;主席会议讨论制定了考察试行简则;各专委会制定了工作简则。报告对1989年的省政协工作提出了6项任务;一、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和中共甘肃省第七次代表大会精神;二、积极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经常化和制度化;三、认真组织委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四、继续加强和改进提案工作;五、继续做好祖国统一工作,促进“一国两制”的实施。加强同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爱国人士和人民团体的联系,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六、认真搞好政协机关的组织、思想建设。会议经认真审议,同意常委会工作报告,并通过了关于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决议认为,报告对一年来的工作总结是实事求是、符合实际的,对1989年工作的安排,任务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具体,切实可行。在中共十三大精神指引下,省政协在团结全省各族各界人民,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和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完成了六届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会议对常委会工作表示满意。会议要求常委会努力完成本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把全省政协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为建设“四化”,振兴中华做出新的贡献。

审议葛士英在六届三次会议上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

1990年1月15日,省政协主席葛士英受常委会委托,在六届三次全体会议上作了六届二次会议以来的常委会工作报告。报告分6部分: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做好政协工作的根本保证;二、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政协工作的中心;三、积极履行基本职能,逐步实现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经常化、制度化;四、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积极参政议政,为两个文明建设献计出力;五、加强政协机关自身建设和全省各级政协的联系;六、1990年常委会的主要工作任务。报告显示,在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动乱和北京发生反革命暴乱期间,省政协先后两次召开常委会议,坚决拥护和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动乱和平息暴乱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重大决策,始终同中共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支持中共甘肃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制止兰州地区和全省各地发生动乱的安排部署和所采取的措施,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为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局做了富有成效的工作。省政协六届八次常委会议通过的《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暂行规定》,经中共甘肃省委同意并批转各地参照执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工作向经常化、制度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省政协组织委员进行了6次较大规模的视察活动,视察内容包括社会教育、清除“六害”、中小企业发展,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中部沿黄灌区商品粮基地建设和高寒阴湿地区扶贫开发等,视察、调查报告受到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其中,对全省8市、2区、19个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进行调查后,形成的《国营大型老企业亟需政策上扶持》的调查报告,得到贾志杰省长的亲自批示,他认为这个报告非常及时而有现实意义。朱宣人、陈剑虹等48名常委在六届六次常委会议上联名提出了《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几点意见》,受到各界人士赞扬,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和中共甘肃省委的重视,对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廉政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还对陇南山区教育、兰州文化市场、兰州3个医院改革进行了调查,提出了有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建议。编发了《西北近代工业》和文史资料第31辑,编写了《甘肃四十年经济简史》

报告对1990年的工作任务安排是:继续学习贯彻中共十三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发挥政协优势,维护团结稳定;主动参政议政,积极为治理整顿、深化改革服务;提高提案质量,注意提案实效;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做好祖国统一联谊工作;贯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工作会议精神,把史料征集的重点转到经济、科技、教育、卫生和新中国成立40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方面来;帮助基层政协解决工作条件方面的实际困难。会议认真审议了常委会工作报告,并通过了关于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会议同意这个报告,对常委会一年来的工作表示满意。会议要求常委会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为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审议申效曾在六届四次会议上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

1991年3月5日,省政协副主席申效曾受常委会委托,在六届四次全体会议上作了六届三次会议以来的常委会工作报告。报告第一部分从4个方面回顾了一年来的工作:一是坚持和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根据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经中共甘肃省委批准,将7个地区政协联络处改为地区政协工作委员会,为这些地区做好政协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组织7500多名政协委员,参与了地方大政方针的协商讨论,通过座谈、视察、调查等形式参政议政,为振兴甘肃经济做出了贡献。六届十二次常委会议对甘肃省“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二是促进团结,维护稳定。六届十次常委会议学习贯彻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作出了贯彻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决议,要求各级政协在廉政建设、治理整顿、社会治安、扫除“六害”等方面加强调查研究,发挥民主监督作用。三是围绕经济建设、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积极参政议政。省政协主席、副主席和委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32次,对农业、工业、商业、财政、金融、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向省党、政及有关部门提交调查报告和建议案28份。在为经济建设服务中,始终把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作为发展甘肃农业的重大问题来研究。组织委员、专家对实现水地、“三田”两个2000万亩的设想进行了调查论证,提出了实施的建议,被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列入改变甘肃省农业基本条件的“22274”工程。组织委员对陇南地区经济开发和和政县扶贫开发进行了调查研究,对高寒阴湿和少数民族地区打好扶贫攻坚战问题提出了建议。四是发挥政协优势,积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配合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和统战理论,印发了10多份学习材料,编写了统战、政协理论知识问答,在省广播电台开播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专题广播,得到各级政协和广大委员的好评。对酒泉、会宁教育进行了调查,并举行了高校教书育人座谈会,提出了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对中医药管理体制、医院治理整顿、城市饮水卫生和污染物处理进行了调查,向有关方面反映了群众的意见。征集文史资料103万字,完成了《陇原创业的人们》和《甘肃近现代工业》的编辑终审工作。办理委员提案398件。报告第二部分提出了常委会1991年的6项工作任务:一、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精神;二、继续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三、总结经验,提高政协会议水平,更好地参政议政;四、认真贯彻执行《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暂行规定》;五、进一步加强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的工作;六、继续加强政协自身建设。会议经认真审议,一致同意常委会工作报告,并通过了关于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决议认为,一年来,省政协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朝着经常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参政议政水平有了提高。会议对常委会工作表示满意。并希望常委会在新的一年里,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更加努力工作,全面完成本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审议葛士英在六届五次会议上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

1992年2月25日,省政协主席葛士英受常委会委托,在六届五次全体会议上作了常委会工作报告。报告共分3部分:第一部分,从5个方面回顾了1991年的工作。一、积极组织委员学习,加强政治思想建设。成立了省政协中心学习组,制定了委员学习制度。通过学习贯彻中共十三届七中、八中全会精神,联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加深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2条基本原则的理解,提高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防止和平演变的自觉性。二、认真履行职能,积极为经济建设服务。召开常委会和全委会,讨论了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纲要及199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所提意见、建议在计划和规划中得到采纳。组织委员对工业、财贸系统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进行了视察,提出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改善外部环境,积极推进科技进步等建议。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积极调查论证,向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报送了《关于在本世纪末或更长一些时间里实现水地和“三田”两个2000万亩的研究报告》。围绕实施两个2000万亩和重建陇东粮仓的战略,对平凉地区农业综合开发、景泰川二期电力提灌工程、河西疏勒河和黑河流域移民垦殖、民勤县地膜棉花种植、会宁县经济开发等进行了视察和调查,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省上有关方面的重视和好评。三、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对农村医疗卫生、教师流失、兰州公共体育设施情况,分别进行了调查,提出了建议。征集新中国成立后史料和经济科技史料120万字,出版了《甘肃文史资料选辑》32至34辑,编写了《陇原创业的人们》、《路易·艾黎在甘肃》、《甘肃四十年经济简史》。四、加强提案办理工作。共办理委员提案307件。大多数提案是围绕“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出来的,其中,民主党派提案13件,省政协专委会提案3件,首次出现了民主党派和省政协专委会集体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