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放开我妹妹
2872000000012

第12章 抓药

听说李廷要亲自抓药,罗青珊心里讶异。罗老先生生病无法外出,家里人手也不太够,她想到这里,就轻轻地向罗老先生说:“爹,让女儿随着他一起去吧。”

罗老先生知是女儿自个想去外头,却没多说些什么。

本来女儿这个年纪是一般不能轻易出门,但是到了这年头,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也不太注重这些礼节了,妇女抛头露面也是常有的事情,他罗家实在算不上显赫人家。

李廷作揖后告了别,随着罗青珊辗转走出了门。内院中有一水湖,妹妹在大牛的陪伴下,正在湖边看鱼。罗青珊看着李惜儿圆嘟嘟的脸蛋,清澈灵动的大眼睛实在可爱,忍不住问道:“她是谁?”

李廷怔了会才明白罗青珊在问他,就笑道:“舍妹。”

是了,罗青珊想起来了,李家是有个千金颇受李老太太宠爱。这事她也是听父亲无意间说起,李惜儿不仅是模样俊俏,脑子也是聪明灵秀,仔细一看确实如此。

二哥迟迟未来,李惜儿心里已经有些小情绪,看着李廷带着罗青珊回来,认真想了想,道:“二哥,你定是忘了妹妹在等你。”

罗青珊盯着微恼的李惜儿,只觉得可爱。

李廷笑了起来,捏了捏妹妹的小脸颊:“二哥看望先生自然是费了些时间,妹妹大人有大量,就原谅我了吧。”

李惜儿嘴角微弯,有些不满地说:“道歉还捏我。”

李廷心想谁让你的小脸蛋手感好,当然这话是不能外说的,虽然他来大明说话依旧和在现代那般轻松写意,但也注重把握分寸。他不回话,只牵着妹妹的手,微笑着往外走了。

罗青珊看着李廷,已发觉李廷有些不一样,却说不出和其他的少年不一样在哪里。

一路上李廷和李惜儿闲聊起来,无非是说些小孩子爱听的趣事,比如说李廷在街上遇到有趣的人。李廷只顾和李惜儿闲聊,倒是忽略了在一旁的罗青珊。

走到人来人往的街上,李廷才想起来有个罗青珊,他一个男子也不好打听姑娘家的名字,只是称呼她为罗姑娘:“罗姑娘,你知道附近哪有药铺吗?”

“自然是知道。”罗青珊撇了撇嘴,“附近有两个药铺比较有名,长春堂和玉仁堂。”

“那就去近的那个。”

“嗯,我也是这样想的。”

这样说完,李廷又没有什么话可以和罗青珊说了。

罗青珊走路也不和李廷并肩而走,只是跟在后面,大概是怕旁人的闲话。李廷知道,这大概就是大时代的代沟,李廷眼界和这时代的人总究不一样,关注的也不一样,又不太遵守封建礼教,和罗青珊很难聊到一块去。

大牛更是如此,木讷地跟着。

反倒是这些日子和妹妹相处,妹妹也学他说话语气,越来越不端庄了,老是臭二哥地说他,不过他还是喜欢和妹妹说话些,只是不知这样好不好。

李廷望着街上的人,突然有种深深的孤独感。

对现在的家人,他感觉很陌生,没有多少认同感,他想念二十一世纪的父母兄妹,想念那群狐朋狗友,总究学不来像小说里那些穿越人士那般没有间隙的亲近现在的家人,反而是一点也不想和原身的长辈见面。

但是偏偏他什么也不能说,只能这些秘密将压在心里。

李惜儿离李廷很近,行走间又看到二哥复杂的眼神,那样的眼神让她有些害怕。娘亲独守空闺的时候偶尔也会露出那样寂寞的眼神,她年纪尚小,看不懂这寂寞。

一行人来到了长春堂。

李廷心情渐渐平复,看着顾客盈门的长春堂啧啧感叹:“这药铺倒是挺热闹的,看来是有些名气了。”

罗青珊只是不屑地撇了撇嘴,拿起了药方,走了进去。

这时代医馆和药铺分开,但有些药铺也有自己的坐堂大夫。长春堂便是如此,长春堂的坐堂大夫是徐文乐老大夫。医术精湛的医家为大夫,大夫往往在医馆里,医术稍次的则为郎中,但普通人哪有分的这样仔细,也有人叫徐文乐徐老郎中,称呼乱得很。

罗青珊进门叫了伙计,说是要给父亲抓药。李廷只是在一旁看着这几百年前的药铺。

在药堂里看书的徐文乐,从罗家回来就一直想着怎样治疗罗老先生的病,查了些古籍也没找到相关的记载,眉头是大皱,这时见到罗青珊心里正奇怪,又听罗青珊这么说更不解了。

他听后压不住心底的好奇:“你有治疗令尊的方子?”

罗青珊没好气说:“不关你这庸医的事。”

李廷心里好笑,这年头倒不像后世病人家属那般敬畏医生,其中医者地位低大抵也是原因之一。

徐文乐也不介意,抚了抚长须,笑着说:“老夫很少遇到失眠症,确实是对不住了。我原是想,失眠之症源于心神不安,服用酸枣仁,茯神木,珍珠母之类的安神药,却没有什么效果。老夫不敢对令尊贸然用药也是对这类疑难杂症不太熟悉。”

罗青珊轻轻哼了声。

李廷忍不住轻笑,原来失眠神疲在这徐老大夫眼里是疑难杂症。

这时徐文乐终于问道:“不知是谁给你爹开的方子,又是什么方子?药却不可乱用……”

罗青珊听了也有些担心,转过头只看到李廷云淡风轻的模样。

她也不知怎么了,心里顿时就放心了:“你们药铺抓药便是,哪来那么多废话。”

徐文乐闻言才反应过来,医者对方书是秘而不宣,毕竟是人家吃饭的家伙,悻悻闭起了嘴巴。

当下让药铺的伙计按照罗青珊给的药方抓药。殊不知这时候徐文乐心思还在药方上,他有些纠结,看伙计抓了这几味药,便默默记在心里,苦在不知是不是原方,还是多加了几味药,眉头都皱成川字了。

李廷看着这古代药铺的大夫伙计,心里觉得有趣。

药铺的小伙计熟练地称量草药,又将草药用桑皮纸包起来。一旁坐堂徐老大夫还偷偷地瞧着。

李廷的眸光又落在药柜上。

他在想不愧是富有盛名的药铺,药材种类丰富,只是没防备,忽然看到人中白和人中黄两味药,突如其来的妖娆,冷不防闪了他眼。

李惜儿抬起头,就看到李廷眼睛睁得像是铜铃般,就有些奇怪:“二哥?你在看什么?”

李廷听到妹妹的声音,略微轻咳了几声。

不怪他表情奇怪,人中黄和人中白字面意思就是人的屎和人的尿,实际上还有些差别,人中黄和人中白是屎尿之精华。中医认为,人中黄性味甘寒,入心、胃经,具清热、凉血、解毒之功,常用来治伤寒热病、大热烦渴、热毒斑疹、丹毒疮疡之症。人中白则是有清热解毒,祛瘀止血之功效。

李廷作为新世纪的中医,是从来不用这两味药,更走的是借鉴西医的路线。在现代他很少在药店看到这药了,如今看到这两味药,不禁想到多少人要被这两味药好听的名头给骗了,脸上浮现满是恶趣味的笑容。

离开药铺的时候,李廷还很好心地对罗青珊说了:“罗姑娘,以后千万别买人中白和人中黄这两种药。”

罗青珊浅黛的眉头皱了起来,她偏过头去,就看到李廷脸上的笑意便问道:“有何不妥吗?”

李廷含糊地说道:“味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