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肆
28724400000006

第6章 希腊哲学(5)

德谟克利特的著作,虽然极多,不幸也多散失了,只有许多残篇断句留传下来。他的时代,我们也不能确定。大概和苏格拉底同时,他是艾贝德拉人,和当时的大“哲人”普罗泰格拉是同乡。他又是留基伯的弟子。

从前的人往往把德谟克利特的时代算得太早了,所以把他当作苏格拉底以前的人。近人才把他排在这“人事时代”,因为他虽然主张原子论,那不过是承受师说,并不是他自己独有的学说;他本人的重要,据他的遗著看来,只在知识论与人生观,正与那些哲人和苏格拉底等同一趋向。

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把德谟克利特排在希腊哲学的第三时代,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并列。这种办法固是有理,但从时代算来,他该在第二时代。故我从贝内特的安排。共相才是真知识。德谟克利特也不承认那种主观的知识论。

他说物体的德性可分两种:一种如物的形状、大小、坚柔、密度之类,名为真德;一种如颜色、声音、气味之类,名为似德。似德属于感觉,故因人而不同。真德属于心知,乃是绝对的知识,不随感觉变易。

三、论知识

德谟克利特的同乡前辈普罗泰格拉曾说,人的知识全是主观的感觉,“你看见的东西是什么样,它就是什么样”。苏格拉底不承认这话,提出一个心知与感觉的区别,以为感觉只能知道个体事物,心知才能知道事物的共相。

感觉是一种“影像”,从外物发出,触动人的五官,更由五官达于心官,故五官所感觉到的不过是物体的影像,并非物体本身。他是一个原子论者,故说物体也是原子组成的,物的影像也是一团微细的原子,那知物的心也是一团最精微最活动的“火性原子”。

五官的感觉最详细。视觉所见的影像分子经过空气的障碍,看不分明。没有空气遮挡,就连“天上爬的蚂蚁,也可看得见”。听官的声音也是一阵小分子,从发音物经过空气达于耳鼓。此外如嗅觉、味觉、触觉也都是分子,与官能接触的作用。

他说:“我们习惯了,以为有甜有苦,有冷有热,有一切颜色。其实只有原子与空间。感觉的知识是靠不住的。”他说,“五官所得,实在不是真知,不过是随物体的位置组成而变易的。”真理不是这样知道的,真理还在底下一层。

他说:“知识有两种:一种是亲生的知识,一种是野种的知识。色、声、香、味、触,都是野种的知识。亲生的知识和这些大不相同。”如此说来,普罗泰格拉一班人所说的知识,全都属于野种的一部。

那亲知(直接的知识)又是怎样呢?上文说过,他说物德有真德似德两种。知得真德,就是真知。但他的原子论总去不了,所以他说物体发出一种最精微的影像,表示物体的分子的构造,这种影像不由五官直接触动火性原子(心理官能),这种触动是心知,是“亲知”。

四、人生哲学

德谟克利特的人生哲学用苦乐两事作起点。人生的幸福在于有乐无苦。但他说的快乐却不是情欲的纵恣,也不是世间的富贵。他说:“幸福不在牲畜之多,也不在金多;幸福乃在人心里。”俗人所谓快乐,不能长久,往往乐极悲生,究竟不是真幸福。真幸福在于适意,在于真知识发生的愉快,在于中和之道。“人能选择心灵的快乐,可谓得天乐;那些选择身体的快乐,只可算得世俗快乐。”

希腊哲学:极盛时代

苏格拉底的门徒

一、泛论

雅典的公民里面,有几个社会的栋梁,恐怕当时的少年子弟要被人教坏了,所以他们全力把一个最喜说老实话的七十岁老头子弄死了。那弄死的老头子就是苏格拉底。他死了之后,他的朋友弟子受到他的感化,看了那种以身殉道的好榜样,自然格外奋起。苏格拉底的门徒里面,发生了好几支学派,内中柏拉图一支,再传到亚里士多德,另有专论;别见下文。如今单说苏格拉底学派中那些略小的宗派,并作一章。

这些学派和柏拉图一派、亚里士多德一派,统属于希腊哲学的第三时代。这个时代起于西历前四百年,终于亚里士多德之死,是希腊哲学的极盛时代。其间的重要人物都是苏格拉底一传再传的弟子。后来西方哲学思想几乎没有一个时代不曾受到这个时代的影响。这可是当时弄死苏格拉底的那班“社会栋梁”万万想不到的!

二、麦加拉学派

这派的始祖是欧几里得(不是几何学家欧几里得),乃是麦加拉人,他的学派即以地为名。欧几里得承受师教,以为真知识在于知道事物的共相。共相永不变换,故是真知。共相虽多,同出一源,那一源就是绝对真善。惟有心知能知真善;真善永远存在,永不变易。一切变动生死,都由于五官感觉之迷妄。能知真善,即是道德。

这一派不但受了苏格拉底的影响,还受了埃利亚学派的影响。他们的辩论方法极像芝诺一班人。到了再传以后,竟完全成了一种诡辩派;故这学派后来竟称为“辩士派”。有一个迪奥多鲁斯立下四条理论,证明“动”的不可能,竟是完全模仿芝诺了。这一派后来全属破坏的,攻击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最力。

前四世纪末年这一派还有一个斯提尔波(前370~前290)曾从犬儒学派的第欧根尼受学,故他的人生哲学主张无欲,主张适意独立,都近于犬儒派的学说,后来斯提尔波的弟子芝诺(另外一个芝诺,不是智术师芝诺)遂把麦加拉和犬儒两派并成他的斯多葛派。

三、埃利斯学派

这一派的始祖是菲奥,他生于埃利斯,故名埃利斯学派。这一派的学说,如今已不可考;据古代相传,大概和麦加拉一派多相同之处。

四、犬儒学派

1.“犬儒”一词的来历

这一派的始祖是安提西尼。他从前曾受过智术师高尔吉亚的教育,认得苏格拉底,极崇拜他的为人。他的年纪大约比柏拉图要大得多,死时当在公元前370年左右。他是雅典人。苏格拉底死后,他在本地开了一所学堂。那学堂的地址名叫“居诺萨格”,希腊文叫“狗”;这一派的人议论怪异,行为孤僻,大家都称他们为犬儒,直译为“狗派”,日本人译为“犬儒学派”。

2.苦行僧式的生活

苏格拉底是一个真能独立生活的人。他的议论不肯傍人门户,自不用说。他一生最能刻苦,冬天夏天只穿一样的衣服,身上总没有衬衣,脚下总不穿鞋子。到了老年,无罪受死刑,依旧不动声色地服毒死了。这一种精神就是犬儒学派的基础。

安提西尼最崇拜的,最得力的,即在这一种自足于内,无求于外的特立独行的精神,所以他说:道德已够了,若想有道德,更不须先有别的外物只要有苏格拉底那样的毅力,道德是实行的事,用不着许多话,也用不着许多智慧。因此,他这一派的人最轻视一切学问、艺术、算学、科学。

3.犬儒派的逻辑学

在逻辑学一方面,这一派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恰相反对。苏格拉底提出事物的共相,作为知识的根据。安提西尼以为共相乃是人心里造出来的概念,并非实有,没有个体事物是实在的。他说“我能看见马,但不能看见什么马的相。”一切界说不过是同义互训。

说“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其实只是说“人是人”,原不曾添了什么意义,所以这一派的名学主张个体的物只可有本物的名,更不用什么共相概念。人只是人,柏拉图只是柏拉图。所以他们说个体事物不能有非个体的名。

这种名学极像杨朱说的“名无实,实无名,名者伪而已矣。”在西方哲学史上,这一种逻辑学叫做“唯名论”。凡是主张这种名学的,总偏向个人主义的人生哲学,杨朱如此,这些“狗派”的哲学家也是如此。

个人要能独立存在,无求于外,一切富贵、名誉、权力皆是身外之物,固不消说,即家族也都用不着。个人的目的只要自知,只要服从自己理性的命令,独行独立,何必要有家族国家的束缚?所以他们说,圣人无欲无求,自足于中,与天神一般,圣人乃是“世界的公民”,更有什么家国的界限?

4.第欧根尼

这一派里最著名的怪物是第欧根尼。第欧根尼实行这种独立孤行无求于外的个人主义,不要家庭财产,自己住在一只大木桶里。他别无什么,只有一只木碗,后来看见一个乡下小孩子用两只手捧水喝,他忽然大悟原来这只木碗也可丢了!后来他的名誉越来越大,古书相传亚历山大大王亲自来见,他也不理睬他。亚历山大看他穷的不像样子,问他可要什么?第欧根尼回答:“不要挡着我的阳光。”——这些故事,虽不必全是信史,也可想见这一派人的苦行功夫了。

五、昔勒尼学派

这一派也是以地为名。创始的人阿瑞斯提普斯是昔勒尼人,年纪比柏拉图略大些。他同苏格拉底往来很密,苏格拉底死后,他旅行各地,教授生徒,后来回到家乡,创立这学派。

苏格拉底的人生哲学,虽然也注重道德,却带一种乐利主义的性质,以善所以为善,正因为善是有用的,正因为善是可使人快乐的。例如普罗泰格拉所说。乐都是好的,其问却也有个分别;有些快乐虽能一时满意,过后便能生出痛苦。这种快乐不是真乐。

这个观念很是重要,因为阿瑞斯提普斯因此便不能不承认社会的裁判,不能不顾虑风俗与法律的权力。所以阿瑞斯提普斯一生谨慎,以为“谨慎”是寻乐的第一要义。有这一转,遂使这一派的学说不致流为极端的纵欲主义。阿瑞斯提普斯的学派即用这一点为根据,以为人生的目的在于快乐,乐即是善,苦即是恶。

这一派也轻视一切算学科学,以为都没有用处。阿瑞斯提普斯后者也曾受过普罗泰格拉的影响,故他论知识偏向感觉一面,以为感觉即是知识。感觉乃是外表的感动,人受感动有三种受法:一是乐受,一是苦受,一是不苦不乐受。

三种之中,只有乐受是好的,苦受即是恶。阿瑞斯提普斯所谓“乐”,单指现在身受的愉快,过去之乐已成陈迹,未来之乐还不可知,止有现在之乐,乃是真乐,乃是真善。他不承认快乐的种类不同,知识的乐未必比肉体的乐高一等。一切乐都是好的,其间也有个别例外,有些快乐虽能一时满意,过后却又产生痛苦。

阿瑞斯提普斯的弟子西奥多勒斯以为一时的快乐是靠不住的,不如求心神畅适的真乐。同时有一个何基西亚斯,以为真快乐是不可能的事,倒不如自杀还可至少免得许多人世的痛苦。同时又有一个安尼克里斯以为真快乐有时须从牺牲自己中寻去。他又说见别人快乐我也觉得快乐,这也是一种真快乐。这种议论把乐利主义作为爱人的基本,竟和近世的乐利主义没有什么分别了。

六、结论

这几个学派之中,麦加拉一派和犬儒派后来并成斯多葛学派。斯多葛学派后来为伊壁鸠鲁学派的祖宗,苏格拉底不但是希腊哲学极盛时代的近因,并且还是“希腊罗马时代”两大学派的远祖。

希腊哲学:反思时代

一、亚里士多德的人生哲学

1.至善就是快乐

亚里士多德的人生哲学,开首便说什么叫做人生的“至善”。希腊人大概公认人生的“至善”是快乐。但是怎样的生活才可算“快乐”呢?“快乐”是活动的生活,循善而行,终身行之而不已。一切外物,都只是这种“至善”的附属品。

2.对快乐的三层界说

上文“快乐”的界说,有三个层次:第一,是“活动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说,“善”不仅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活动。这个区别很重要。他说“正如奥林匹克的大运动会,想获得喝彩,须是上场争赛,方可望胜。人生也是如此,好人虽多,获得众人喝彩的还只是上场的人。”虽然不能就此说亚里士多德是积极入世的学者,但提倡积极乐观勇敢进取的精神还是很明显的。

第二,“循善而行”。

这“善”就是“理性”。万物之中,只有人能用理性指挥自己的行为,理性指导生活,就是节制;指挥得尽善尽美,就是至乐。因此,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节制之道就是快乐之道。

第三,“终身不已”。亚里士多德说,“一只燕子,一日晴天,算不得春景。一时偶尔理性的生活,不能长久,也不能使人快乐。”这就是讲,快乐的生活、节制的生活还需要持之以恒,“有一言而能终身行之”,这就是至善,就是快乐了。

3.循善而行

亚里士多德又说“循善而行”的善字含有两个部分。一要知道什么是善,二要依着所知的善做去。有些人知道“善”了,偏要为恶,有些人知道善了,只是不能约束情欲,所以终不能为善。因此,若要做到“快乐”的生活,不但要知何者是善,还要训练一切嗜欲情感,要使服从所知之善。

4.两种善

因此,亚里士多德说“善”有两种:

(1)知识之善,(2)品行之善。

“品行”包括一切性情,欲望,感情。从前苏格拉底说,知识即道德,因为只见了第一种善,不曾注意第二种善。

5.品行之善

亚里士多德的知识论属于经验派,所以他论人生道德都说是教育的结果,并不是天生的才性。此处所说“教育”,并不是读书学算之类,乃是情欲的训练。天生的情性欲望,并无善恶可说,都只是造成“品行”的原料。训练的功效使那些可善可恶的趋势,变成一种固定的习惯。所以说“品行之善只是习惯所养成心神的定性。”训练情性,习于忍耐,自重,公义,种种美德,后来凡做忍耐,自重,公义的事,便觉愉快;做苟且,懦怯,不正的行为,便觉不愉快。这就是习惯的功效。习惯做去,便成天性。若要品行好,先要习惯好。

6.中和

好行为与不好的行为,有什么标准的区别呢?亚里士多德说,这个区别在于行为是否合于中道。人的情性欲望太过了,或是太不够,都不好。情性欲望,无过无不及,处处适中,就是好的。品行的“善”只是一种有常的性情,发为有意志的动作,依各人的差异,都得中道。这中道的规定,或由理性,或由圣贤师法。

7.什么是“中道”

这条界说有当注意的几点。第一、须是“有意志的行为”。譬如不会射箭的人,胡乱射箭,或偶然中的,终不算善射。人生行为,须有意志,须有选择,方才有善恶可言。有意的适中,方算是善。

第二、须是“依各人的差异,都得中道”。可见这个“中”并无一定,是因人而异的,是因境地而异的。所以这个“中道”的规定,极不容易。这一层道理极为重要。懂得此理,便知人生哲学决不能替我们定下呆板的规矩。

第三、善即是“中道”,过与不及都是不善。“中道”只在一点,其余无数点不是过就是不及。可见为恶极易而为善很难。知得此理,人生行为便该如何谨慎!

中道与过与不及,可用下表图示:太过中和不及卤莽——勇敢——懦怯奢侈——慷慨——吝啬

谄媚——恭敬——无礼

8.意志

亚里士多德论善恶最重意志。他说,我们评判善恶,并不单指表面行为,而是评判行为背后的意志。我国古人所谓“诛心”,御赐义相同。为什么呢?“因为本人的意志才是最根本的,意志决定着人的行为。”要把善恶问题谈得通透,就需要时时关注这个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