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军事通信
28933400000006

第6章 又看烽火照长洲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积贫积弱”的朝代。宋太祖赵匡胤建国之后,经过16年的征战,相继击灭了南平、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诸政权,结束了自唐代中期以来的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基本上实现了南北主要地区的统一。但这种统一与汉唐时期的大一统已不可同日而语。终宋一朝,先有辽、夏,后有金、元,多政权并立的局面始终未能改变。

北宋初期,北方的战略要地燕云十六州已沦人辽朝之手,这样长城沿线连同其烽火通信系统已不复为宋朝所有。宋太宗赵光义曾两度北伐,企图击败辽军,收复燕云十六州,但先败高梁河,再败岐沟关。后来,随着战争的发展,大片大片的国土沦人敌手,烽火由今河北、山西一带逐渐燃到了中原,又从中原燃到了长江沿岸地区。

南宋时期,宋高宗赵构在金军的不断打击下,迁都南下。首先从原来的都城汴梁(今开封市)迁到扬州,然后又从扬州迁到临安(今杭州市)。

为防止金军南下,南宋在镇江一带沿长江设置了烽火传警系统。当时规定,如白天平安无事,便在夜间起更时,举火一把;如夜间平安无事,则在次日早晨,放烟一把。如果遇有敌情,则不拘时刻,要立即按规定以烟或火三把作为信号,通知各地宋军进入作战准备。这样,沿江地区烽火不断,成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一道“景观”。

这在当时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诗词中,也有所反映。

南宋与金交战期间,有人在关中一个驿所的墙壁上发现了这样一首诗:

鼙鼓轰轰声彻天,中原庐井半萧然。

莺花不管兴亡事,妆点春花似昔年。

诗人描述战火南移的场面,感叹大片国土的沦丧,又借写莺、花点缀春光,表达了对朝廷苟且偷生、不思收复河山的强烈愤慨!

诗人庄绰更写下了这样一首讽刺诗:

昔年随牒佐边侯,愁望长安向戍楼。

今日衰颓来泽国,又看烽火照长洲。

烽火从边塞移设到向来难见烽烟的长江沿线,透过对这一表面景象的描述,诗人将自己因朝廷积弱、国土沦丧而产生的悲愤之情,强烈地表达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