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
28974300000022

第22章 叔孙通制朝礼

汉高祖刘邦立国伊始,全部除去秦朝烦琐的礼仪,力求礼仪规则简单易行,这时群臣们饮酒争功,喝得酩酊大醉,有的人就胡喊狂呼,拔剑乱砍殿柱,刘邦渐渐对这种现象产生了反感。于是叔孙通劝高祖说:“儒生很难同他们一起建立事业,但可同他们一起守住建成的大业。我愿意去征召鲁地的众儒生,与我的弟子们共同拟定朝廷礼仪。”高祖说:“不会有困难吧?”叔孙通说:“五帝的乐制不一样,三王的礼制不相同。礼制,是依据时代不同、人情世俗不同而增减损益的。我想采用古代礼制,同秦朝的仪法相参考来制订新的。”高祖说:“可以试一试,只是要让人们容易理解,估计我能做得到的据此去制订它!”

于是叔孙通出使鲁地,征召鲁地儒生30多人。鲁地儒生有两人不肯随叔孙通来,说:“你所侍奉过的君主将近有10位,你都当面奉承讨好,得到他们的亲近尊敬。现在天下刚刚安定,死去的人还没有埋葬,受伤的人还没有治好,又想制用礼、乐。礼、乐的始端要积累百年之后才能兴起。我们不忍心做你所要做的这些事。你走吧,不要玷污了我!”叔孙通笑着说:“你们真是浅陋的儒生,不晓得应时变化!”便同所征召的30人西行入关。

叔孙通召集与高祖亲近的臣子中有学问的人以及弟子10多人,用绳索拦出场地,插茅束表示尊卑,在野外演习礼仪。练习了一个多月,对高祖说:“可以试看了。”高祖让他们进行礼仪表演,看了之后说:“这些礼仪我能够做到。”于是下令群臣进行练习。

汉高帝七年(公元前200年)十月,长乐宫建成,诸侯臣下都来朝贺。在黎明之前,谒者主持典礼,臣下依次进入殿门,面朝西在东边排开阵势。

侍卫官员有的在殿下台阶两旁站立,有的排列在廷中,都持握兵器,竖立旗帜。这时皇帝乘坐辇车出房,众官员举旗传呼警戒,引导诸侯王及俸禄在600石以上的官员依次序朝拜皇帝,无不震恐肃敬。到典礼仪式完毕,又置备正式酒宴。众侍臣官员陪坐在殿上的,都俯伏垂首,按官位的高低次序起身给皇上敬酒祝福。斟酒连敬九次,谒者宣告“结束宴饮”。御史执行礼仪规则,凡遇不遵照仪式规则举手投足的人,把他们带出殿外。从朝贺典礼和酒宴开始直到结束,没有出现敢大声喧哗、不合礼节的人。这时,高帝说:“我今天才知道身为皇帝的尊贵啊!”便授任叔孙通为太常,并赏赐黄金500斤。

当初,秦统一天下,采纳六国的礼仪,选择其中尊敬君上、抑制臣下的仪制加以保留。到了叔孙通制订礼仪,又做了许多更改,但大抵都是袭用秦朝的旧仪,上自天子的称号,下至臣僚称呼、宫室名称、官名等,都没有做太大的变更。叔孙通的礼仪书后来与律、令一同著录,收藏在法官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