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
28974300000045

第45章 曹操迎汉献帝

曹操在许县谋划迎取天子。众人认为:“山东既未安定,韩暹、杨奉自恃有功,骄横跋扈,不能很快降服。”荀彧说:“从前晋文公接周襄王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为义帝服丧而使天下人诚心归附。自从天子流亡在外,将军最先提倡举义兵,只因山东战乱,无法远赴迎驾。如今天子旋踵回返,东京荒废,忠义之士有保存根本的愿望,黎民大众有感怀故旧的悲伤。真该趁机奉迎主上,以顺从人民的愿望,这是最合时宜的行动;大公无私使天下人归顺,这是最正确的策略;匡扶大义来招纳俊才,这是最大的德行。四方虽然有叛逆的贼臣,但他们有什么作为?韩暹、杨奉有什么值得担心!如果不赶快决定,使得豪杰们捷足先登再来考虑,就来不及了。”于是曹操派扬武中郎将曹洪率兵向西迎取天子。董承等据险对抗,曹洪不能西进。

议郎董昭认为杨奉的兵马最强,但缺少外援,就用曹操的名义给杨奉写信说:“我与将军相互倾慕,只听到名声,便已推心置腹。如今,将军在艰难之中救出天子,护送他回到旧都洛阳,卫护辅佐的功勋盖世无双,是何等的美业!现在,各地不法之徒扰乱中原,天下不宁,君主的平安至关重要,事情主要靠辅佐大臣。所有的贤明之士必须一齐努力,才能肃清君王道路上的障碍,这绝不是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办得到的。心脏、胸腹与四肢,实际是互相依存的,缺少任何一件,都不完整。将军应当在朝廷主持事务,我则作为外援。如今我有粮草,将军有兵马,互通有无,足以相辅相成,我们生死与共,祸福同当。”杨奉接到信后十分高兴,对其他将领说:“兖州的军队近在许县,有兵有粮,朝廷正可以倚靠他们。”于是诸将联名上表推荐曹操担任镇东将军,并承袭他父亲曹嵩的爵位费亭侯。

韩暹矜夸有功专权恣肆,董承很忧虑,因而私底下召曹操来,曹操就率领军队去洛阳。到达后,向献帝奏报韩暹、张杨的罪过。韩暹怕被诛,一个人骑着马投奔杨奉。皇帝认为韩暹、张杨有保护车驾的功劳,诏令一切不要追问。不久,派曹操领司隶校尉、录尚书事。曹操于是斩掉尚书冯硕等3人,这是讨伐有罪的人;封卫将军董承等13人为列侯,这是赏赐有功的人;追赠射声校尉沮俊为弘农太守,这是表扬为守节而死的人。

曹操请董昭与自己并坐在一起,问他:“现在我已到洛阳,应当采取什么策略?”董昭说:“将军兴起义兵,讨伐暴乱,入京朝见天子,辅佐王室,这是春秋时期五霸的功业。现在洛阳的各位将领都有自己的打算,未必听从将军的指挥。如今留在洛阳控制朝政,有许多不利因素,只有请天子移驾到许县这个办法最好。但是天子在外流离多时,刚回到旧都城,远近都盼望迅速获得安定,如今再要移驾,是不符合民心的。不过,只有做不同寻常的事情,才能建立不同寻常的功业,希望将军做出利多弊少的选择。”

曹操说:“这是我的本心,杨奉近在梁县,听说他的军队很精良,该不会阻挠我吧?”董昭说:“杨奉缺少外援党羽,内心想和我们结交,你做镇东将军、袭封费亭侯的事情,都是杨奉决定的,应该时时派遣使者厚送礼物答谢他,以安定他的心意。并告诉他说:‘京都没有粮食,要想天子的车驾暂时到鲁阳,鲁阳靠近许县,转运粮食比较容易,可以没有匮乏的忧虑。’杨奉为人勇猛而少思虑,必定不会怀疑,在使臣往来期间足以定下大计,杨奉怎能进行阻挠呢?”曹操说:“很好!”就派使者去见杨奉。

不久,天子车驾出关向东,遂把都城迁到许县。天子抵达曹操的军营,派曹操做大将军,封武平侯,开始把宗庙社稷设立在许县,许县改称许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