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
28974300000069

第69章 徐敬业起兵反武后

武氏亲属掌权后,唐皇族人人自危,大家心中悲愤惋惜。正好眉州刺史英公徐敬业和他弟弟令徐敬猷、给事中唐之奇、长安主簿骆宾王、詹事司直杜求仁都因事获罪,徐敬业被降职为柳州司马,徐敬猷被免官,唐之奇被降职为括苍令,骆宾王被降职为临海丞,杜求仁被降职为黟县令。令尉魏思温曾任御史,再次被罢黜。他们都聚会于扬州,各自因失去官职心怀不满,便密谋作乱,以挽救恢复庐陵王的帝位为借口。

魏思温充当谋主,指使他的党羽监察御史薛仲璋要求奉命出使江都,然后让雍州人韦超到薛仲璋处报告,说“扬州长史陈敬之阴谋造反”。薛仲璋将陈敬之逮捕入狱。

数日后,徐敬业乘驿车到达,伪称自己是扬州司马前来赴任,说:“奉太后密旨,因高州酋长冯子猷谋反,要发兵讨伐。”

于是开府库,命扬州士曹参军李宗臣到铸钱工场,驱赶囚徒、工匠,发给他们盔甲。将陈敬之在监狱斩首;录事参军孙处行抗拒,也被斩首示众,扬州官吏再没有敢反抗的。

于是征发一州的兵马,又使用中宗的年号嗣圣元年。设置3个府署:第一个称为匡复府,第二个叫英公府,第三个叫扬州大都督府。徐敬业自称匡复府上将,领扬州大都督。任命唐之奇、杜求仁为左、右长史,李宗臣、薛仲璋为左、右司马,魏思温为军师,骆宾王为记室,十几天便聚集士兵10余万人。

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武后,往各州县散发檄文。大略说:“非法垂帘听政的武则天这个人,本性并不温和恭顺,出身也实在贫寒低贱。以前充当过太宗的婢妾,曾经靠替先帝更衣的机会入侍先帝。到了太宗晚年,与太子私通。暗中隐藏当过太宗才人的秘密,图谋高宗后宫的宠爱;窃取了皇后的冠服,使国君处于乱伦非礼的境地。”

又说:“杀死兄姊、害死国君、毒死母亲,所作所为是人神共愤的,也是天地所不能容忍的。”

太后看到檄文,问道:“谁写的?”有人回答说:“是骆宾王。”

太后说:“这是宰相的过错。此人有这么好的才华,怎么可以让他沦落不得志呢!”

后来,徐敬业、徐敬猷和骆宾王都被部将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