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为了地球领导权——人造卫星
29030600000022

第22章 第六使命——照相侦察卫星(1)

照相侦察卫星

1959年,古巴独立。从1962年7月开始,苏联以“保卫古巴”为名,把进攻性导弹秘密运进古巴。在人迹罕至的丛林、山谷和山洞里,一枚枚导弹的矛头对准美国,产生巨大的威慑力。美国是怎样知道这一切的呢?

1959年,美国发射第一代照相侦察卫星“发现者”号。1962年9月,“发现者”号有一个惊人的发现:苏联在古巴秘密建造导弹发射场。10多个导弹基地正在建造,42枚中程导弹的矛头指向美国,指向华盛顿。“发现者”拍摄了苏联在古巴建造的中程导弹发射场。10月中旬,美国派遣U-2高空侦察机,拍摄了导弹和发射场照片以及苏联军人安装中程导弹竖立发射架的照片。

当时,美苏之间冲突的激烈程度已经超过任何人的想象,比任何一个冷战时期都更接近全面的核战争。1962年10月22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表电视演说宣布:武装封锁古巴。美国要求苏联从古巴撤出进攻性武器,并威胁说不惜使用武力。战争一触即发。10月25日,美国在联合国展示了U-2飞机拍摄的古巴、苏联的导弹和发射场的照片。为了保护间谍卫星的秘密,对卫星照片秘而不宣。

美军的核导弹指向苏联,战略轰炸机和海军陆战队严阵以待。美国海军由驱逐舰、巡洋舰、航空母舰等150艘舰船组成了拦截苏联运输船只的封锁线。1962年10月27日,苏联的一艘B-59号潜艇正在古巴海域潜航。美国的“比勒”号驱逐舰发现了它的行踪。“报告长官,敌潜艇正在下潜!”“报告长官,深水炸弹准备完毕!”美国海军投下了一连串的深水炸弹。深水炸弹爆炸,在水面上掀起一个个巨大的白色旋涡。

B-59号是一艘带有核弹头鱼雷的潜艇。T-5型核鱼雷由苏联第11设计局扎哈罗夫院士设计,是苏联海军装备的第一种核武器,爆炸当量约3500吨,主要攻击航空母舰等大型舰船。扎哈罗夫还设计了一种核弹潜射巨型鱼雷,可攻击几百千米外的港口,当量5.8万吨,不但能把港口,甚至能把整个城市摧毁。据说,扎哈罗夫最早与福明海军少将讨论这一方案。福明海军少将十分震惊:海军的传统是在海上与敌人战斗而不是大屠杀。这种武器太“残暴”,而你是科学家。扎哈罗夫十分羞愧,再未向任何人提起那种巨型鱼雷。

那天,B-59号正装载着T-5型核鱼雷;在古巴海域游弋的另3艘苏联潜艇,也都装载着带有核弹头的鱼雷。深水炸弹就在潜艇不远处爆炸,艇内乱作一团。爆炸的冲击波猛烈地撞击着潜艇。潜艇外壳听起来就像有人在艇外用大锤子拼命地敲击一样。

战争已经开始了?惊慌的苏联水兵要求发射核鱼雷还击。按照苏军的授权,发射核鱼雷需要经艇上3名军官的同意。其中两人已经同意发射,发射程序即将启动。第三名军官阿尔希波夫极端焦躁而思绪万千,最后冷静地说:“不!”他避免了一次核战争,拯救了整个世界。一个默默无闻的苏联潜艇兵充当了“救世主”的角色,把世界从核战争的边缘拉了回来。

苏联为了摸清美国在古巴导弹危机问题上的军备情况,于10月17日和20日先后发射了两颗“宇宙”照相侦察卫星。卫星发回的情报清楚地表明:不是恐吓,也不是威慑,美国已完成全球战争准备。苏联共产党总书记赫鲁晓夫得知情况后作出了非常明智的选择:从古巴撤除所有导弹。

10月26日,赫鲁晓夫给肯尼迪一封秘密信件称:他愿在联合国监督下从古巴撤出进攻性武器,并表示不再向古巴运送这种武器,交换条件是美国撤销对古巴的封锁,并保证不入侵古巴。11月,美国照相侦察卫星证实:苏联从古巴运走了42枚导弹。当美国侦察机飞过装着导弹的苏联船只时,苏联海军只得掀起帆布让美国人检查、拍照。敢于在联合国拿皮鞋敲桌子的赫鲁晓夫,这次丢尽了脸面。古巴导弹危机结束。美国的“发现者”号照相侦察卫星立下了大功;苏联的“宇宙”照相侦察卫星也立下了大功。

图像情报,是一门通过卫星、航天器或航空摄影资料搜集情报的学科。照相侦察卫星就是其中之一。照相侦察卫星分为光学照相侦察卫星和雷达成像侦察卫星两类。先进的光学照相侦察卫星的图像可以辨识出汽车的牌照,辨识出猫或狗。雷达成像侦察卫星,特别是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卫星,有独特的穿透侦察能力,可进行夜间和全天候侦察。

照相侦察卫星收集情报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被誉为“太空千里眼”。照相侦察卫星站得高、看得远,在距地面160千米或几百千米的太空居高临下,视野广阔。它能够侦察到地面几千以至几万平方千米的面积。照相侦察卫星以大约8千米/秒的速度绕地球飞行。90分钟到100多分钟绕地球一圈。如果选择运行轨道,多颗卫星组成星座绕地球水平飞行或垂直飞行,几乎同时可以看遍全球。

照相侦察卫星装有可见光照相机、多光谱照相机、多光谱扫描仪和电视摄像机等各种不同遥感器。早期的照相侦察卫星拍摄的照片、录像一般是空降回收、固定时间发回地面,称为胶卷返回型。图像传输型侦察卫星可将图片、录像直接、迅速发回地面,或通过中继卫星转发到地面,如将侦察到的兵力调动、导弹核潜艇航向等资料立即报告地面。

为了尽可能使卫星上的相机“看清”地面目标,照相侦察卫星的运行轨道不能太高,一般离地面为200~500千米。美国、俄罗斯的一些照相侦察卫星会变轨,像飞机一样俯冲下来,到达160千米的极限高度,将秘密看得更清楚。由于照相侦察卫星本身就很重,飞得很低,还可以变轨,所以一般工作寿命都较短。

照相侦察卫星有三项主要指标:分辨率、全天候侦察能力和工作寿命。30米空间分辨率就可以发现港口、基地、桥梁、公路或水面航行的舰船等较大目标;3~米分辨率就可以发现雷达、小股部队、导弹基地、指挥所等较小的目标;1米分辨率可以清晰地看到房子、小汽车、道路,可以找到一个人的位置,当然更可以看到航空母舰、飞机、坦克、导弹;0.1米分辨率可以看清任何东西。在先进侦察卫星的侦察能力下,自以为深藏地下的神秘要塞、地下城堡和秘密武器,被一览无遗。

“自由伊拉克”行动战争前,萨达姆自知不如美国,就将大量飞机、坦克埋藏起来,准备将来打游击。本以为神不知鬼不觉,谁知被美军照相侦察卫星清查得一个不漏。战后,美军照单验收,无一遗漏。

苏联是最早研发照相侦察卫星的国家,数量上也名列世界第一。1956年,苏联政府颁布了一份秘密法令,授权第一设计局建造、发射人造卫星。1961年11月11日,“天顶-2”系列第一颗卫星发射,但第三级火箭故障,卫星被摧毁。第三颗“天顶-2”侦察卫星,代号“宇宙-7”,于1962年7月28日成功发射,11天后卫星返回舱第一次带着照片返回。苏联人看见了美国人的秘密。

“天顶”照相侦察卫星

“天顶”卫星,又名“泽尼特”卫星,是苏联最早研制、发射的照相侦察卫星。它属于低分辨率、普查任务、胶卷返回型的照相侦察卫星,同时也装载了电子情报仪器。“天顶”卫星是苏联1961年至1994年发射卫星系列的名称。为了掩盖真实的性质,所有“天顶”卫星都冠以“宇宙”系列名称。在过去的33年间,有超过500多颗“天顶”卫星发射升空,成为航天史上数量最多的卫星类型。

“天顶”卫星的设计类似“东方”号载人飞船。它是一颗直径2.3米,重量约2400千克的球形航天器,分辨率7米,设计寿命8天。卫星返回舱内装有摄像系统、飞行动力、导航航标、降落伞和防振系统。卫星服务平台包括电池、电子设备、定位系统和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返回舱再入境时将减缓速度,伞降着陆。

“天顶-2”侦察卫星照相机的安排各不相同,大多数卫星装载了4台摄像机,焦距分别为1000毫米、200毫米。单摄像头分辨率较低的目的是提供低清晰度的图片,这有助于提供一张大背景下的照片。

苏俄照相侦察卫星的名称比较复杂,分为四种,以“天顶-2M”为例:国防部统一命名为“宇宙-××××”号,如“Kosmos-2370”;内部的产品序列号,如11F690;设计局命名的名称,如“Zenit-2M”;国防部命名的名称,如“赫克托尔”。

苏联的“天顶”系列、“琥珀”系列、“蔷薇辉石”系列、“特工”和“面具”系列照相侦察卫星都混编在“宇宙”号卫星里面。俄罗斯是发射照相侦察卫星最多的国家,它用更多的眼睛观察和确定自己的安全。上千颗“宇宙”号侦察卫星为苏联立下汗马功劳,被称为“北极熊”的眼睛。

“琥珀”照相侦察卫星

“琥珀”系列是苏联第四、第五代照相侦察卫星,属于高分辨率详查型卫星。“彗星”、“凤凰”、“辛烷”、“钴”是第四代照相侦察卫星;“特利纶”、“涅曼”为第五代照相侦察卫星。从1974年至今,“琥珀”卫星一共发射了175颗,只有10颗因各种原因失败。“琥珀”系列卫星分为7个型号。

苏联和俄罗斯都宣称:“琥珀”卫星是贡献最大的光学侦察卫星舰队。典型的“琥珀”卫星照相机镜头直径60厘米,可伸缩调焦距,折光焦距30~40米,地面分辨率优于0.5米,标准工作寿命为30天。“琥珀”一般保持在近地点170~180千米、远地点320~350千米的轨道上执行详查任务。必要时,卫星通过机动变轨,可“俯冲”到160千米的极限高度,对特定目标照相侦察。

南太平洋有一个马尔维纳斯群岛(以下简称马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英国和阿根廷都宣称对该群岛拥有主权。1982年2月,英国、阿根廷对马岛的谈判失败,马岛争夺战爆发。

4月2日,阿根廷派出陆海军4000余人在马岛登陆,英国守军200人投降。英国内阁当晚召开紧急会议,任命伍德沃德海军中将为特混舰队司令,决定武力夺回马岛。4月5日,以“竞技神”号和“无敌”号航空母舰为首的庞大舰队驶往战区。英军的快速反应,被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称为“特混舰队集结速度之快将永垂英军历史”。英军在长达20天、数千海里的航行中完成战斗训练和编队任务。

4月24日,英舰队抵达马岛附近水域,双方激战。兵临城下、大战在即,阿根廷根据苏联卫星的情报立即重新部署。5月21日10时,阿根廷空军战机开始从本土基地出发轰炸英军。阿方先后出动70余架次飞机对英舰队进行猛烈空袭,炸沉英护卫舰“谢菲尔德”号,重创、击伤英舰4艘。阿方损失飞机14架。23日至26日,阿方连续4天对英舰队和滩头阵地进行大规模空袭。先后炸沉英护卫舰“羚羊”号、导弹驱逐舰“考文垂”号、大型运兵船“大西洋运送者”号,重创另外4艘英舰。阿方30余架飞机被击落。

南太平洋的马岛战争忙坏了苏联、美国和它们的侦察卫星。1982年4月2日,英国宣布出兵。当天,苏联立即发射了“宇宙-1347 ”高分辨率照相侦察卫星。卫星每天两次飞越英国特混舰队的驻地——朴茨茅斯海军基地。当特混舰队完成战争动员准备出海时,卫星又进行侦察,确认“征服者”号等4艘核潜艇已经提前出发了。

74天的马岛战争震撼世界。苏联的侦察卫星发射密度也震撼世界。1982年,据国际编号全球一共进行129次发射,共将159个航天器送上天。其中美国18次22颗、欧洲空间局1次2颗、中国1次、日本1次,其余108次、135颗都是苏联发射的。

4月19日,苏联发射“礼炮-7”号空间站。苏联宇航员第一次从太空观察、拍摄人类战争场面。苏联将英军特混舰队的组成、行踪、方向、速度和时间详细描绘——一支庞大的实力雄厚的舰队正扑向马岛。此后几天,4月21日至4月29日,苏联连续发射6颗“宇宙”系列卫星,密切观察马岛战争,为阿根廷提供卫星信息支持。苏联至今仍将为阿方提供卫星情报设为绝密。毫无疑问,它对阿方战争初期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5月6日,苏联一箭八星发射“宇宙-1357”~“宇宙-1364”共8颗“箭”号军事通信卫星,创造了人类首次一弹8星的纪录。太空突然一下子忙碌拥挤起来,每隔几分钟就有一颗卫星飞临马岛上空。

苏联忙得不亦乐乎,美国也没闲着。5月11日,美国从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一颗“大鸟-17”号照相侦察卫星。在马岛战争最关键时刻,“大鸟”卫星支援英军的军事行动。在卫星的眼里,阿根廷的战略开始暴露出破绽。

5月13日,苏联“联盟-T5”宇宙飞船升空。“联盟-T5”的宇航员尼古拉耶维奇和维泰里耶维奇看见的马岛战场,比苏联领导人、美国总统更真切、更直接。

5月14日~6月8日,苏联又发射15颗“宇宙”号卫星。这些卫星看见了马岛战争的残酷和激烈,看到了阿根廷军队的无奈和失败,看到了卫星与科技对现代战争的重大作用。卫星大大影响了战役进程。当然,阿军在指挥和战术上的失误也是导致阿方战败的重要原因。

“特工”成像侦察卫星

“特工”系列卫星,又名“阿尔康”,是苏联和俄罗斯的第八代照相侦察卫星,属于光电数字成像侦察卫星。1997年6月6日,一颗代号为“宇宙-2344”的卫星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俄罗斯对卫星十分保密,没有任何解释和照片,似乎是一颗普通的卫星。英国爱丁堡的一位业余卫星专家与妻子发现了秘密。他们计算好可疑卫星白天路过欧洲的时间和轨道,租用了大学的专业天文望远镜。在夕阳照射下,一个魅影忽隐忽现闪闪发亮,正匆匆赶路。他们根据卫星的照片、轨迹和行为特点,证实“宇宙-2344”就是先进的“特工-1”成像侦察卫星,并描绘出“特工-1”的大概长相。

“特工-1”成像侦察卫星重6.6吨,运行在近地点1502千米,远地点2739千米,倾角64°的椭圆轨道上,130分钟绕地球一周。“特工”卫星有2到5米的地面分辨率。卫星的敏感器用0.4~1.1微米的红外光谱,在8个频段扫描。卫星每天围绕地球11圈,时间分辨率为24小时重访敏感地区。高清晰照相机配有高倍率反射望远镜,折叠光路成像焦距长达27米,瞬时视场角约0.50°,最大侧摆角200°,能够斜视地面轨迹任意一侧宽达1800千米范围内的任何目标,地面分辨率小于2米,可灵活地执行广域普查监视任务。人们称赞“特工”的外观很像一位太空明星——哈勃太空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