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靠什么幸福——一生必须有的18种突破
29044500000024

第24章 突破十五别跟自己过不去(2)

查斯特·菲尔德爵士说:“要想过创造性的生活,我们必须有承受伤害的准备。在必要的时候,我们必须受一点伤害。”

很多人需要一层更厚更硬的情感皮肤来保护自己。但他们需要的只是坚韧的情绪躲避处,而不是甲壳。去相信、去爱别人,开放自己,和别人沟通感情,是需要冒一点受创的危险。假如你不幸受到创伤,可以采取两种措施来保护自己:一是做一个坚硬的外壳来武装和保护自己;二是从容不迫地面对创伤。

牡蛎从来不会受创,因为它有一层坚硬的甲壳保护。但它是孤立的,虽然很安全,却没有创造性。它不能去追寻想要的,只能守株待兔。牡蛎从不知道与周围作情感沟通可能会造成伤害,但也从来没有一只牡蛎晓得什么是欢乐。

有的人受到感情上的创伤后,会变得成熟稳重起来。那些笑口常开、乐观向上的总是显得比实际年龄年轻一些。肩上负着重担,会使一个人弯腰驼背;嫉妒别人或对生活不满,也会使人苍老。带着情绪上的创伤、嫉愤的人,生活在过去之中,因为这正是老年人的特性。年轻的态度和精神,会从心灵和脸上抹去眼泪,同时在眼里替代了闪烁的光芒,对前途充满着期望。

所以,何不振作起精神来?以轻松和积极的思想去防止创伤,以宽恕来治疗旧创,为你自己准备一副坚韧但却不硬的表皮,用以代替甲壳,过着创造性的生活——一种愿意承受伤害,又对前途充满希望的生活。记住,你的前途快乐与否,取决于今天和每一天是否过着创造性的生活。

少追求物质,多追求理想

美国的亚历山大·辛得勒指出:人生的艺术,只在于进退适时,取舍得当。因为生活本身即是一种悖论:一方面,它让我们依恋生活的馈赠;另一方面,又注定了我们对这些礼物最终的弃绝。正如先师们所说:人生一世,紧握双拳而来,平摊两手而去。

人生是如此的神奇,这神灵的土地,分分寸寸都浸润于美之中,我们当然要紧紧地抓住它。这我们是知道的,然而这一点,又常常只是在回顾往昔的时候才为人觉察,可是一旦觉察,那样美好的时光已是一去不复返了。凋谢了的美,逝去了的爱,铭记在我们心中。生活的馈赠是珍贵的,只是我们对此留心甚少。朋友,不要让忙碌掩了生活的色彩,让我们以百倍信心去迎接每一天的太阳,我们要懂得享受生活,拥抱生活。

执著地对待生活,紧紧地把握生活,但又不能抓得过死,松不开手。人生这枚硬币,其反面正是那悖论的另一要旨:我们必须接受“失去”,学会怎样松开手。

这种教诲确是不易领受的,尤其当我们正年轻的时候,满以为这个世界将会听从我们的使唤,满以为我们用全身心的投入所追求的事业就一定会幸福。而生活的现实仍是按部就班地走到我们的面前,于是,这第二条真理虽是缓慢的,但也是确凿无疑地显现出来。

我们在经受“失去”中逐渐成长,经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只是在失去娘胎的保护才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独立的生活;而后又要进入一系列的学校学习,离开父母和充满童年回忆的家庭;结了婚,有了孩子,等孩子长大了,又只能看着他们远走高飞。我们要面临双亲的谢世和配偶的亡故;面对自己精力逐渐的衰退;最后,我们必须面对不可避免的自身死亡,我们过去的一切生活,生活中的一切梦都将化为乌有!

但是,我们为何要臣服于生活的这种自相矛盾之中呢?明明知道不能将美永久保持,可我们为何还要去造就美好的事物?我们知道自己所爱的人早已不可企及,可为何还要使自己的心充满爱恋?

要解开这个悖论,必须寻求一种更为宽广的视野,透过通往永恒的窗口来审度我们的人生。一旦如此,我们即可醒悟:尽管生命有限,而我们在世界上的“作为”却为之织就了永恒的图景。

人生绝不仅仅是一种作为生物的存活,它是一些莫测的变幻,也是一股不息的奔流。我们的父母通过我们而生存下来,我们也通过自己的孩子而生存下去。我们建造的东西将会留存久远,我们自身也将通过它们得以久远的生存。我们所选就的美,并不会随我们的湮没而泯灭。我们的双手会枯萎,我们的肉体会消亡,然而我们所创造的真、善、美则将与时俱在,永存而不朽。

朋友,不要碌碌无为地浪费生命、虚度光阴。要多追求理想,少追求物质。只有理想才能启动人的动力,满足自己的物质追求。

明白和承认了欢乐并不等于快乐,可使我们得到解脱,使我们更好地利用时间干快乐的事。使金钱得以善用:不去买并不能增加我们快乐的新汽车或者漂亮的服装。所有那些富有而漂亮的人之所以被认为是快乐的,只是因为他们永远有很多的欢乐,而事实上,他们可能并不幸福。

生活的幸福不需要外求

总体上说,你对自己的态度决定了自己是否快乐。如果你把自己看成强者,就会感到快乐、满足。否则,只会厌倦生活。

你可以快乐,只要你希望自己快乐。

一种积极的心理态度——再加上你有力的心理想像力,将为你带来你要的所有成就与幸福。这种积极态度代表一种信心的感觉,一种善良的本质。

这些美德将引导你获得幸福,但你的自我心像必须正常得足以让你享受生活。你的概念——对于你自己以及这个世界的概念——拥有很强大的力量,有时很难去了解它们究竟有多大的力量。

在《如何利用潜意识》一书中,墨菲博士提到一名希望幸福快乐的男子——

“多年以前,我在爱尔兰西海岸康尼玛拉地方一位农夫的家里住了一个星期。这名农夫似乎时时刻刻都在唱歌、吹口哨,并且充满幽默感。我问他,他的快乐秘诀究竟是什么,他的回答是这样的:‘快快乐乐,这就是我的习惯。每天早晨我醒来之后,以及在每晚就寝之前,我总要祝福我的家人、农作物、牛,并且感谢上帝赐给我丰收。’”

墨菲博士又举出一个生活悲哀的妇人——

“我晓得英国有位患有多年风湿病的妇人,她经常拍着自己的膝盖说:‘我的风湿病今天严重得令我不能出门,它让我过着悲惨的生活。’”

“这位老妇人因此得到她儿子、女儿及邻居的热心照顾。她真的需要她的风湿病。她喜欢她自己所谓的‘悲哀’。这位妇人并不真正想要幸福快乐。”

他指出:“如果你希望幸福快乐,重点在于你必须真诚地渴望幸福快乐。有很多人因为悲伤、失望太久了,对于应该感到高兴的突来喜讯,他们的反应反会像那位老妇人对我说的一样:‘这样快乐是不对的。’他们已经适应平常的烦恼与失望,对于突如其来的幸福和快乐反而会措手不及,手忙脚乱。”

在前面,我谈到习惯在你生活中的重要性,幸福就是一种习惯,一种好习惯,也正是你应该培养的那种习惯。

我从未见过墨菲博士所写的那位农夫,但我相信他在经济上并不富裕——农夫很少是富翁——他可能也有令自己伤心的事情。

我敢说,他跟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但他已经养成追求幸福快乐的习惯。他不停地唱歌、吹口哨,别人却为自己的问题烦恼不已,并且向听他诉说的任何人抱怨个不休不止。

我们都有困难,它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总是跟我们在一起——不是这个问题,就是那个问题。

但你不妨问问自己:当问题来临时,你是躲入悲伤与憎恨的硬壳之中,还是一面吹着口哨、一面寻求解决的方法?你是抑郁不乐的坐着发呆,还是回想往日的美好时刻并策划一个成功的将来?

你的意志是一项十分有力的工具。它可以改造你的真理,并运用你的想像力,使你生活尽量愉快。你可以利用你的意志使你获得轻松与幸福,可以使满足成为你的生活本质。

有人认为,欢笑只是属于童年的。由于工作、生活中的压力,许多人已经忘掉如何开怀大笑。相反,我们需要哈哈大笑。

你可看过一个快快乐乐的婴儿?他趴在地上,拿起一个玩具,塞入口中,然后把它吐出来,高兴地咯咯直笑。当他笑的时候,他把嘴张得很大,表现出一种纯粹而天真的喜悦。小婴儿绝不虚伪。他抬头望着母亲,整个脸孔都是笑意。如果做母亲的也高兴地逗着他玩,他更会笑个不停,高兴地拍着手,欣喜地在地上爬来爬去,直到他看到另一件引起兴趣的东西时,他又会笑个不停。

成年人的需求比婴儿复杂得多。当一个婴儿需要吃东西时,做母亲的就会赶快送上奶瓶。

当一个成年人需要某样东西时,他必须更有耐心、更努力去争取,然后可能因为妥协或失败而无法得到他所真正希望的东西。成年人的生活通常是很现实的,而且经常令人感到失望。

然而欢笑能使世界充满快乐。

我们都会在某些时候感到十分高兴,这时我们应该尽量利用并且与他人共享,同时赋予它一份精神与完美,使它能够更为持久。学着再度欢笑吧,使自己像个快乐的小婴儿一样单纯。

当你因某件事的失败而感到烦恼、失望时,可以开导自己想一些幽默可笑的事情,尽量摆脱失败的阴影,重新面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