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生活之谬全书
29132500000003

第3章 生活习惯的不宜(3)

晒被子可以防潮、防虫,盖得也松软,但是被子并非晒得越久越好。一般来说,冬天棉被在阳光下晒三四个小时,棉纤维就会达到一定程度的膨胀。如果晒的时间长,次数多,棉纤维就会缩短,容易脱落。

所以晒被子无需多时。若是合成棉的被子,可在上面覆盖一块布,经过一小时的“通风”就可以了,也可以在阴凉处晾一小时。因为这种被子没有纤维膨胀,只要稍微晒一晒,就可以除去被子里的潮气。

■ 晒被子不宜拍打

一些人在晒被子时,喜欢拿个小棍,使劲拍打,好把灰尘敲打出来,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因为棉花的纤维粗而短,易碎落,用棍子拍打棉被会使棉纤维断裂成灰尘状般的棉尘跑出来。合成棉被的合成纤维一般细而长,较容易变形,一经拍打,纤维紧缩了就不会再复原,成为板结的一块。羊毛被和羽绒被更怕拍打,尤其是羽绒被,用拍子一拍打,羽绒就会断裂成细小的“羽尘”从布眼里飞扬出来,羽绒被就要受损。

所以,一般只需在收被子时,用扫帚将表面尘土扫一下即可。

■ 不宜在封闭的阳台上晒被

有些住在高层住宅的居民,常把被褥晒在阳台上,这种卫生习惯是值得称赞的。但是,怕灰尘刮进阳台落在被褥上,不开阳台的窗户把阳台封闭起来,这样做就达不到晾晒被褥消毒灭菌的目的。

阳台的玻璃窗挡住了太阳光中的大部分紫外线,普通玻璃紫外线通过率很低,光线中紫外线强度很弱时,很难杀死沾染在被褥上的病菌、病毒。当然晾晒一下,可以使被褥干燥,也可起到一定的灭菌和保洁作用,因为有的细菌在干燥环境中很难存活。这里值得提出的是,晒被时一定要被褥里子朝外。

盖过的被子里面潮湿,且易吸附病菌、病毒和有害物质。有害物质包括汗液中的尿酸、尿素、氨等。每次晾晒时间最好在4小时以上,这样就可以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

■ 不宜抑制叹息

叹息,从生活意义上说,是消极、悲观的表现。因此,不少人总是抑制叹息。

但是,当人们在受到挫折、忧愁、思虑时,叹息后便会有胸宽郁解之感;当人们惊恐、惆怅时,叹息有定心安神的作用;当人们工作紧张或疲劳时,叹息有使神经松弛的作用。因此,不宜抑制叹息。

■ 不宜抑制打喷嚏

打喷嚏是受凉感冒、上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反应。通过打喷嚏,有病时可以把大量细菌(特别是病菌)排出体外;情绪不良时可通过打喷嚏使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遇到异物刺激时通过打喷嚏可把进入呼吸道的异物喷出。

所以,为了身体健康,不要抑制打喷嚏。否则易引起鼻出血,甚至会造成鼻骨断裂。如果为抑制打喷嚏而捏住鼻子,还会引起鼻窦炎、中耳炎。不过,为了他人的安全和防止打喷嚏时的不雅动作,用手绢捂住口鼻是有必要的。

■ 不宜抑制打哈欠

打哈欠是一种有积极意义的生理现象,当身体感到疲劳或困倦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打几个哈欠。这是一种信号,表明需要休息或换个新环境了。比如,早晨起床后或者久坐后打哈欠,是要使自己迅速清醒过来,振作精神;发困或入睡前打哈欠,则表示大脑皮质的活动将进入抑制状态。

打哈欠可以使人精神放松。这不仅是打哈欠可以吸入较多的氧气,还由于头颅、胸腔及其他部位的肌肉伸缩活动增强,使循环系统得到改善。

由此可见,打哈欠是不会损害身体健康的。只要不是在大庭广众面前或庄重的场合,尽可以顺其自然打哈欠,不必抑制。

■ 不宜憋便

强憋大便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后果。

直肠对粪便压力的敏感程度降低,久之会产生便秘,从而使排便肌衰弱,引起肛裂和痔疮出血。有时还可引起肛门括约肌痉挛,肠蠕动迟缓,肠梗阻等疾病。

憋大便会延长粪便在体内停留的时间,而粪便里有一些有害成分,是结肠癌的致病因素。这些有毒物质,如果在肠内长时间的停留,是极为有害的。

■ 不宜憋尿

憋尿对人体害处不小,长期憋尿会引起尿路感染、膀胱炎、前列腺炎、排尿型晕厥、膀胱损伤等疾病。此外,憋尿还可引起生理和心理上的紧张,可使高血压病人血压增高,冠心病病人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等。

因此,不宜长期憋尿。

■ 不宜憋屁

一般来讲,胃肠功能不良者,如食入产气的食物过多,往往会放屁过频。若受环境限制,怕“臭”、怕“响”而将屁硬憋,则废气逆行,易导致嗳气、呃逆、腹胀等不适。因此,除非在正式、庄重的场合,还是顺其自然为好,当然,文明行为还是要讲的。

■ 上厕所时不宜吸烟

有些抽烟者喜欢在厕所吸烟,以为烟味可驱除臭味。其实这样做反而会吸进有害气体,对健康不利。

粪便的臭味与香烟冒出的有害气体混合后,会产生更多对人体危害更大的有害气体。抽烟者在吸烟的同时,也将这些危害更大的有害物质一起吸入肺内。因此,不宜在上厕所时吸烟。

■ 不宜忽视打鼾

打鼾,俗称打呼噜,是睡眠时呼吸不畅快的一种表现,任何人都有可能偶尔打鼾。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打鼾的机会越来越多。一般来说,轻微的打鼾或偶尔、断续的打鼾,对人体健康影响并不大,但是打鼾严重,或者天天晚上鼾声不断,则是不能忽视的。

严重的打鼾,会因吸入的氧气不足而损害全身的健康。严重打鼾者,往往还同时伴随着时常惊醒、好做噩梦、醒后头疼、白天倦怠、瞌睡多等。这就不是一般的打鼾了,而构成了一种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如不及时治疗,长期下去往往会引起严重综合征。

因此,对打鼾不可忽视,应早请医生检查和治疗。

■ 不宜长期熬夜

经常熬夜对身体有很大的危害,最严重的就是疲劳、精神不振、免疫力降低。

晚上11时到凌晨3时是睡眠健身的最佳时间,也就是人体的经脉运行到肝、胆的时刻。这两个器官如果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容易出现皮肤粗糙、脸色偏黄、黑斑、青春痘等问题。

经常熬夜还可出现失眠、健忘、易怒、焦虑不安等神经、精神症状。

因此,长期熬夜不可取,不得不熬夜时,事先做好准备和保护是十分必要的。

■ 夏季不宜睡前用凉水抹席

夏季,有人喜欢用凉水把凉席、草席、竹床抹湿后才睡觉,并认为这样凉快些。其实,在这种湿热交汇的环境中,很容易使人生病。

因为,炎热天气,一方面人们不停地出汗,睡床不干燥,加上空气湿度大,如果再用凉水抹席,更增加了睡床的湿度;另一方面人在出汗时,毛孔是张开的,霉菌及其他一些细菌易侵袭人体,使人产生疾病。所以,夏季睡前不宜用凉水抹席。

■ 不宜忽视家庭噪音对人体的危害

家庭电器越来越多地涌进家庭,但家庭噪音对健康的危害却常常被人忽视。

噪音对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最常见的是听力的减退和引起噪声性耳聋。我国居民区域噪音规定的标准是:白天在50分贝以下,夜间40分贝以下。家庭平时所用的各种家用电器的音量分别是:电冰箱、电风扇、洗衣机为40~70分贝,缝纫机、电视机、收录机、空调机等为50~80分贝。两种噪音汇在一起就远远超过所规定的标准。

如果人们长期处于强噪声(60分贝以上)的家庭环境中,轻者听力减退、头晕、耳鸣、失眠、记忆力减退和全身乏力;重者可导致耳聋、烦躁不安、心动过速、血压升高、消化功能紊乱等,给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所以,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减少噪音的来源和传播。

■ 不宜互借剃须刀

男士不管是否爱美,剃须刀对他们都很重要。粗心的男人在偶尔忘带时,常会借别人的使用,这种习惯是很不好的。

刮脸刀或电动剃须刀上会带有很多病菌,而男人在剃须后,常常会造成一些微小的伤口,使末梢小动脉、小静脉处于开放状态。通过血液传染的疾病很多,如果借用了乙型肝炎患者或其他带病毒者的剃须刀,就很容易通过破损的小动脉、小静脉感染上疾病。

另外,男士更不应图省事到理发店去刮脸,因为理发店是多人共用一把剃刀,而且一般没有消毒。

因此,每个人都应使用自己的专用刮脸工具,不能互相借用。自己专用的刮脸工具也应每过一段时间都要做一次消毒处理。

■ 不宜在蛋糕上点蜡烛

很多人过生日时,都习惯在生日蛋糕上点上蜡烛,其实这种做法既不科学,又不卫生,不应提倡。

首先,一只好端端的蛋糕上,被小蜡烛插得千疮百孔,必定会受到污染。

其次,点燃的蜡烛,不免有烟灰烛油之类的脏物掉落下来,使蛋糕受到第二次污染。

此外,点完蜡烛后,还要呼长气将其吹灭,必要时还要别人协助吹,难免唾沫乱溅,病菌飞舞。如果吹蜡烛者是消化道或呼吸道疾病患者,必然会把病菌吹到蛋糕上。

■ 不宜用塑料布铺餐桌

塑料布大多是以聚氯乙烯为原料制成的,含有毒物质,而酚醛塑料和脲醛塑料所含游离酚和游离醛也是有毒物质。

使用塑料布铺桌面,餐桌受到了保护,但吃饭使用的碗筷等餐具都直接与塑料布接触,甚至食物也直接放在上面,这就很容易将塑料布中的有毒物质吃进入体,影响人体健康,甚至能引发相关疾病。

因此,餐桌上不宜使用塑料布铺垫,最好选用棉纺类餐桌布。

■ 不宜在饭盒里放羹匙

一些上班时带饭菜的职工,经常把羹匙或筷子放在饭盒里,虽然这样很方便,但从卫生角度考虑,这样做却是不当的。

因为匙柄或筷子手握的部位常常沾有病菌,清洗餐具时不能把它完全清除或消灭。如果把羹匙或筷子放入饭盒中,匙柄或筷子上的病菌就会直接与饭菜接触,污染饭菜。同时,饭盒里饭菜的温度又很利于病菌的繁殖和生长,当到了食用的时候,就很容易将已大量繁殖的病菌食入体内,诱发疾病。

因此,如需携带饭菜上班时,最好将羹匙或筷子另行包装、携带,而不要将之放入饭盒内。

■ 不宜用卫生纸擦餐具、擦脸

不少人认为卫生纸是卫生的,于是就用来擦餐具、水果或擦手、擦凳又擦嘴,这是很不安全、不卫生的。

许多卫生纸制作中因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彻底而含有大量细菌,根本就不具备无菌、无毒、卫生的起码要求,只能在卫生间或与餐具、饮食无关的地方使用。因此切不可将其当作消毒巾使用,更不要用卫生纸来擦餐具和擦脸,以免招致脸部皮肤病的发生。

■ 不宜随便在床上坐卧

外出归来,衣服上沾有大量的灰尘,这不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尘土,它是一类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混合物总称,其成分十分复杂。有人体排出、脱落的皮屑、毛发、脓痂、血痂、痰液、粪便等的风干碎屑;有动植物成分,如各种花粉和绒毛;有燃料及香烟燃烧的烟尘和烟雾;有人体呼吸、咳嗽、喷嚏形成的飞沫等。

所以,从外面回到家后,不要和衣在床上坐,更不要立即睡在床上,以免身上和衣服上的污物污染床上用品,影响人体健康。

■ 不宜用凉水洗脚

不论什么季节,人们都应坚持用温水或热水洗脚。这样能促进血液循环,保持皮肤滋润,防止冻脚和皮肤裂口。另外,洗脚还可以给大脑以良好的刺激和清新感觉,并有促进入睡和消除疲劳的功效。

从人体的结构看,双脚离心脏最远,是血管分布的末梢,脚部皮下脂肪薄,保温力差,脚部温度最低,双脚受凉会引起全身性反应。在严寒的冬季,人们外出如果不注意保护手脚,就非常容易发生冻伤。

■ 以车代步对上班族不适

随着经济发展,很多上班族经常以车代步,其实这样不利于健康。

因为人在徒步行走时,全身各个部位的肌肉都处在协调的运动之中,肌肉有规律地收缩、放松,可使肌肉细胞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加快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可使肌肉保持良好的弹性和紧张度。

下肢肌肉有力地收缩可使静脉血液回流到心脏的速度加快,这样就降低了因周围血管病变所导致的血栓病的发病率。全身血液循环的改变和需氧量的增加,可以改善大脑的供给能力,这对于消除疲劳大有好处。

此外,长期徒步上、下班的人和经常外出旅行的人,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血栓性疾病和慢性运动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都明显低于喜欢乘车的人。所以,如果离单位不远,还是步行上班为好。

■ 眼镜架不宜松垮

一副宽边大框架眼镜戴上去可使脸形适合之人增添几分气度和美丽。但是,也不能只为贪图好看赶时髦,盲目追求进口大镜架。

通常,带什么眼镜是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决定的,比如脸形、眼睛的类型、两瞳孔之间的距离,以及镜片的厚度等不同,适合你戴的眼镜架也就不同。进口的大镜架一般瞳距较宽,并不适合中国人的瞳距。其次是国产眼镜片毛坯太小,即使生产厂家特殊加工,也无法适合大镜架的要求而同时达到眼科医生“处方”的标准。

中国成人瞳距在60~65毫米之间,中、小学生瞳距在55~60毫米之间。所以,选择镜框时应视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特别是中小学生在选用镜架时更不宜盲目追求大镜架。

另外,大框眼镜较重,会压迫眶下神经,容易使鼻部或使门齿感到不舒服,甚至麻木。

■ 不宜久听耳机

耳机会明显影响听觉功能,使听觉受到损害。久听立体声耳机还直接影响人们的性格,使人变得激动烦躁,缺乏耐心和求知欲望。

■ 不宜使用过期隐形眼镜

隐形眼镜之所以受到青年人尤其是年轻女性的青睐,主要是因为它能“隐形”,不影响美观,不妨碍诸如跑步、打球等剧烈运动。但是佩戴隐形眼镜要注意定期更换,不宜让其超期服役。

一般而言,软性隐形眼镜的寿命只有2600小时,若以每日佩戴10小时计算,可佩戴8.5个月,如果佩戴方法或保养不当,则寿命会更短。有关资料表明,隐形眼镜佩戴超过6个月后,已有50%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问题,严重的会导致角膜受损。多项研究显示,隐形眼镜佩戴时间愈长,眼睛出毛病的机会愈高。若佩戴超过8个月,出问题的机会更会大大增加。

据专家介绍,即使按照规定的护理标准佩戴,隐形眼镜的蛋白沉积物亦不能完全清除,会越积越多,从而使镜片透氧性变差,角膜缺氧情况加剧,使佩戴者感到不适,眼球红筋增加,感染机会增多。

所以,隐形眼镜的使用期限取决于每天佩戴的时间。一旦出现不良感觉就要及时更换,即使感觉良好也不宜长期使用,最好不超过一年就更换镜片一次,以防因沉积物增多而导致镜片出毛病。

■ 不宜边吃饭边看书看电视

有的人边吃饭边看电视或看书报,这种生活习惯很不健康。

吃饭的时候,消化系统和支配胃肠的神经都兴奋,机体内的血液也要进行合理的调整,主要是减少大脑的血流量,充实到消化器官中去,从而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肠道的蠕动。

如果吃饭时还在看书或看电视,那么大脑和消化器官势必会互相争夺血液、争营养,结果思维活动和消化吸收都不能正常进行,不但不能“两全其美”,长期下去还会引起营养不良、肠胃疾病和神经衰弱等病症。

■ 看电视时间不宜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