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权倾天下:农女要翻身
29134800000129

第129章 村长上任

大家面面相觑,有的人则恍然大悟,是啊,一切都按照正规的来他们才算是真正的安定了下来。可这一想,他们似乎真的要在这里扎根了,面部总有那么点晦涩。

不过很快,他们就回过神来,其实现在的平静生活也还过的去嘛,至少不用费力又费脑了。

“我们听静瑶姑娘的。”刚才说话的青年带头道。

和沈氏一起做饭的柳婶子也道,“静瑶丫头,你说咋办就咋办,我们没意见。”

“别光说听我的呀,就说这村名以后都要叫出去的,怎么也得取个好听的响亮的。”

风二端着碗粥听见这话很煞风景的一口粥喷了出来。静瑶皱眉头看向他,这货今天咋了,总是阴阳怪气的。

不过风二倒是没其他意思,只是觉得静瑶说要取个响亮的名字有点搞,再响亮的名字传出去难道要告诉全大越的人民,这个有着响亮名字的村民都是犯人么。

那个前临安知府弟弟,李青的爹就道,“其实静瑶姑娘,我觉得响亮的名字就没必要了,随便叫个什么就好,毕竟咱们现在的身份也不适合那些。”

其他人想想也觉得是,纷纷点头。

静瑶便道,“既然如此,咱们村子是依江而建,这条江叫梨花江那咱们村就叫梨花村吧。”

“好,这个名字贴切。”江老爷点头。

其他人也没什么意见,反正叫什么他们都无所谓,于是纷纷同意。

“既然村名字定了,那么下面咱们选出一位村长吧。村长这个是必须要有的,以后很多事情可是需要村长出面去做呢。”

一听很多事情需要村长出面,心思活泛的就想要不自己去试试?这些日子都冷眼旁观觉得王家日后定然会在他们这些人之上的,搞的好脱籍也是能够的。这做了村长肯定会和王家人走的进些,对自家定然也有好处。

只是有的人想的好,却被那个李青娘一句话给雷住了。

“静瑶丫头,还选什么村长呀,你就行啊,婶子瞧你最合适了。”李青娘笑道。面上还带些讨好,之前被李青爹教训了一顿,早就暗暗的后悔了,觉得不该得罪王家。现在有机会便想着能搬回来一些。

只是她却不知道她这一句话让多少人侧目。

村长虽不是朝廷认命的,可在大家伙的心里那也是相当于一村领导人的角色,怎么能让一个小娃娃来当呢,这不是开玩笑么。再说了他们那么多男子,怎么也不会让一个姑娘骑在头上,这说出去让他们大老爷们的面子往哪搁。这个蠢货不会说话还老是爱出风头,

李青爹面色恼怒的吼道,“你给我闭嘴!”

柳姨娘又娇笑了,“夫人可真是老爷的贤内助!”

见此李亲爹又吼了一声,“你也给我闭嘴!”

柳姨娘浑不在意的娇笑道,“老爷,人家又没有说错嘛。”

娇娇滴滴的声音,让李青爹人都酥了。

静瑶抖抖了身子,鸡皮疙瘩一地了,她算是明白了男人为什么爱小三了,瞧这柳姨娘就知道了,娇滴滴柔弱弱的,说起话来风情万种的,没见旁边那些人眼睛都盯着呢。

好吧,还是正事要紧,静瑶连咳几声众人才回神来。

“村长我是不能够当的,就是能当我也没有那个时间。大家还是想想谁当合适!”

虽说拉回了正题,可刚才那些有些心思的人被这么一打岔,心思都给弄没了。不得不说李青娘作了一手好局。

半天不见大家说话,静瑶便又道,“既然大家都没什么好主意,我给大家推荐一个人怎么样?”

“谁呀?”

大家都很好奇,谁这么幸运的得了王家小丫头的眼。

“你们觉得江老爷子怎么样?以前司农院里兼任,对农桑一事多少都会了解。”

江老爷子并不是所有人都熟悉,他们这些人当中大多是外放的官员,江老爷子却是京城过来的,所以知道他的很少。此时见被静瑶推出来,都有些好奇,发现是个老人了,大家心里比较定了不少。

他们觉得推这样的人出来当村长的确是为了大家考虑的,所以大家都没了什么反对的意见。因为在他们心中,年纪大的人阅历多,见的也多,不是有那句话人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处理事情也有手段,再来人家也在司农院里兼任过,对农桑一事又懂些,总比他们这些人强。

于是这选村长这一事没有任何反对的就这么顺利通过了。

第二日新任的江村长就这么走马上任了,将建造房屋和翻地的两件事情都给接过去看管了。

江村长果然是在司农院里呆过几天的,对这农业一事总有几分见解。

这不晚上就找到静瑶,“丫头呀,我看见你表哥买回来不少的种子是不是?”

静瑶点点头,“买回来一些水稻子。”

“有没有玉米种番薯种什么的?”江村长问。

静瑶又点点头,“玉米种有不少,番薯种虽然有但很少。江爷爷的意思是?”

“我和你三叔仔细商量看了看,都觉得刚开出来的荒地就种植水稻恐怕不会有什么收益。不如其他的作物都种上一些的好。”

“可是玉米番薯都是旱作物,岭南高温多雨明显更适合种植水稻么,而且还能种双季水稻。”对于种地一事静瑶了解的不多,但常识性的东西还是知道的。

江村长摸摸须子道,“你说的是没错,可水稻对肥料的要求比较高,刚开出来的地本来就瘦,肥料再跟不上也长不出来好稻子。我的意思是两种作物都种,玉米和番薯不像水稻挑地,一般的地都能种。我想着是不是分一部分出来先种上些玉米,这岭南与别地不同气温高,此时种玉米也合适。”

一旁的王三虎也道,“三妹,岭南气温高,此时要是泡稻子发芽只要晚上注意些也是可行的。”

江村长点点头,“不错,先将玉米下地,再来整改水稻田,等水稻田盖好再引水进来,估摸着稻苗刚好可以插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