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原古石村许家山
29159700000012

第12章 许家山民俗

许家山的乡风民俗,大而言之,与整个汉民族,小而言之,与宁海、茶院等地,都差不多。但俗语云“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基于许家山独特的文化传承与地理环境,许家山的乡风民俗也有自己的特点。

春节

许家山的春节,其实一进入腊月便开始了。至于准备工作,甚至更早些时候就开始了。譬如掏柴株、劈柴爿,准备这些耐火的柴料,意在过年时好煎番薯糖、捣年糕等,因为煎番薯糖、捣年糕等都是很费柴的。在收获番薯时,就把品相特别好、没有损伤的番薯储存起来,以便春节时做番薯糕、煎番薯糖用。村里作兴养猪、养羊、养牛,所以早早就把积存好几个月甚至一年半载的垃圾塘、猪栏、羊圈、牛栏等都清理干净了,以便迎接新年。正月初一凌晨早起,放炮仗三只,称为“开门炮”。中堂或庭前摆起八仙桌,设香案供品,多为净茶、净饭、粽子、五色果品等,合家老少穿新衣、新鞋,朝天叩拜,称“拜天地”。早餐用净饭、豆腐等素食,或喝红枣汤。亲友见面互相“拜岁”,讲“恭喜发财”、“大吉大利”等吉利话。即使平时最勤快的人,这一天也不出工了。后生们喜欢到茶院等稍微热闹点的地方玩,野小子们则喜欢满山追逐、打闹、玩游戏,妇女们则喜欢到附近的寺庙烧香拜佛,老年人多是在自家的院子里或路边晒晒太阳,讲讲“白谈”。

春节也是许家山年轻人结婚最多的时节,村里总有几家的孩子讨新妇或出嫁。每当新郎新娘或嫁妆从村里经过,狭窄的村道两旁便挤满了围观的男女老少。道地的屋柱、门楣、窗户上都贴满了大红的喜联,过了好久依然不脱落,依然能感受到那火红的喜气。

元宵

宁海以正月十四为元宵节,俗称“十四夜”。许家山也如此。是日,各家折樟树枝插门口以“辟邪”;晚上烧樟树枝叶噼啪作响,称“址界”,以“压瘴气”、图吉利;晚餐有吃汤包、糊辣羹等习惯。汤包、除了用许家山自产的萝卜、豆腐、香干作馅料外,还可从山野上挑来一种叫“薤菜”的野生植物,洗净、剁碎,拌入馅料,吃起来特别鲜美。

清明

在节日岁时中,清明节是含有双层意思的,它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清明节延续的时间较长,一般均有“前七后八”之说,即在清明节前七日、后八日的半个月中,都可扫墓祭祖。许家山地处山上,地上长有很多“青”(艾),还有一种叫“鼠耳”的野菜。每年清明节,妇女们三五成群沿着田间地头、山坡野地采摘“青”和“鼠耳”,择净洗后煮熟,和糯米舂成清明馍糍。清明馍糍切成方块形,掺有“鼠耳”的显得特别糯。然后备纸幡、祭品至先祖墓前祭扫,并于坟头加土,故亦称扫墓为“加坟”。生圹也要插红幡,拜请土地公多加照顾。有时远在千里外的儿女不一定回家过年,但清明必定赶到,以尽孝道。晚上在家中门前屋后设礼作祭,谓“请太公”。旧时,各姓都集中在宗祠内祭祖,一些宗谱内规定得十分详细,连祭礼都有明确规定,不得有误,称“做众家清明”——同宗的各出多少钱,共同置礼、祭祖。一般宗族都有祀产,或轮流值祀,按到坟人头分胙,有分肉、分钱、分馍糍不同类型。每逢清明时节,许家山山上“柴牌浆花”(杜鹃)盛开,田园郁郁葱葱,梯田上油菜花金黄,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许家山人三五成群,游走在山野和坟垄之间,香烟缭绕,白幡飘飘,炮仗烛天,乡野之间弥漫着祥和庄严的气息。

立夏

俗称“疰夏”。许家山人时兴吃茶叶蛋、鲜笋、鲜蚕豆等,并有种种说法,如鲜笋“注”脚骨,能使孩子长得“绽注”(结实);青梅能明目等等。小孩悬挂着鸡蛋络,到处约伴挑战——拄鸡蛋,谁的鸡蛋先碰碎谁输。许家山盛产蚕豆,孩子就将烧熟的蚕豆串成项链似的,挂在脖子上边玩边吃。

四月八

农历的四月初八,俗称“牛生日”,可能为宁海特有的节日。许家山人也尊崇这一节日。每当四月初八来临,妇女们便到山上采摘一种叫“乌饭叶”的植物,榨取其中的紫色汁液,和糯米、“青”等捣制成“乌饭馍糍”。谚有“四月八,馍糍乌塌塌”。是日,耕牛辍耕,并以馍糍、酒、蛋喂牛,以示对耕牛的敬爱,也意味春耕即将开始,耕牛要出大力了。为什么说这一天是牛的生日呢?还得从一则神话说起。相传古时,地上只长庄稼不长草,农民空闲,就去寻事生非,玉皇大帝得知了,拿一袋草种给天牛星君,叫他撒几颗到下界,使农民增加一点除草的劳作。天牛星君没听清楚,把一袋草种全倒下去了,从此地里都是草,影响庄稼的生长,农民苦不堪言。天牛星君悔恨交加,甘愿下凡做牛吃草,并替农民耕田,这一天是四月初八,所以称作“牛生日”。人们像待人生辰那样对待耕牛,以示尊重,毕竟耕牛是农家之宝。

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中国人的习俗是吃粽子、赛龙舟、祭屈原。因许家山地处山区,没有赛龙舟一说,祭屈原也只是一种传说。许家山人的端午节就是吃粽子、涂雄黄、挂菖蒲剑。涂雄黄,即端午日,把一种叫雄黄的粉状物掺以烧酒含在口里向房屋里各个角落喷洒,以驱赶虫毒,并用雄黄在小孩眉心、耳畔、额角涂抹。又在大门的门板上画大刀或宝剑示威,警示妖邪不准侵犯我宅。妇女则以香粉、樟脑丸为芯,用五彩线或彩布制成香袋,悬挂帐前或给童稚佩戴。此日,中午多吃粽子,许家山人吃的大多是番薯干粽,因当地盛产番薯,把番薯刨成干或丝,晒干后掺上糯米等包裹而成。番薯干粽耐饥,适合许家山人出远门、干重活时所备需。挂菖蒲剑则很多地方都一样,也有镇妖辟邪的功用,冀望门庭吉利。

七月半

传统上叫中元节,又叫“鬼节”,也是佛教普遍施食的盂兰盆会。俗传阴间放鬼活动三日,故民间设礼祭祖。农村亦有集资“施焰口”,以超度鬼魂,特别是无主孤魂野鬼,不让其来阳间作祟,称“盂兰盆会”。许家山人在这一天要买来鱼肉,点起香烛,请太公、鬼神吃饭,全家人要在案前跪拜,然后请至亲好友共吃“七月半”饭。

中秋

宁海以农历八月十六为中秋节,许家山也如此。节前亲朋互赠月饼,晚上合家团聚,饮酒吃月饼。中秋佳节,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不寒不暑,温和适宜,月圆天晴,是一家团聚、尽情赏月的好时机,人们以“花好、月圆、人长寿”来寄托渴望团圆、幸福美满的生活。宁海为什么以八月十六为中秋呢?传说元朝末年,汉人利用面饼,夹上一张纸条,约定于八月十五这一天一起动手,推翻元朝政府的残暴统治。而宁海地处山区,号令晚到一天,到八月十六才知道情况,相沿成习,成为八月十六为中秋节了。

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旧时,一般新谷登场,农家捣馍糍,发阳糕,先祭“田公田婆”,后饮新酒,示庆丰收。九月是一年中的黄金季节,秋高气爽,云淡风清,又正值丰收季节,橘红橙黄,栗开榴绽,金桂飘香,遍野盛开的黄花,满山丰硕的果实,处处风光绮丽,是出外游览、登高临风的最好季节。是日,宁海有饮菊花酒、登高避灾之风,许家山则有吃阳糕或酒盅糕风俗。阳糕、酒盅糕用米粉做成,阳糕切成菱状,酒盅糕则以酒盅为模制成,吃起来有酒的风味。阳糕对应重阳,酒与“九”、“久”谐音,或许是寄托一种阳气充沛、天长地久的意思吧。

冬至

冬至古称“长至日”,是一年当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阳气上升,白昼一天比一天长,故宁海民间有“要嬉夏至日,要困冬至夜”之谣,俗谓过了冬至即人增一岁。此日多做糯米圆子,称“冬至圆”,有咸有甜,有炒有煮,先敬神祭祖,后合家食用。许家山出产番薯面,番薯面炒糯米圆可是别有风味。相传冬至夜的梦境最为灵验,所以有人特意到寺庙去托梦,或记住梦境,以卜未来。民间做坟、修墓,多择冬至和清明两日进行,以为大吉大利、百无禁忌。

腊月

腊月是许家山人最忙的月份了。家家掸尘,打扫房屋,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门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家家户户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到了腊月廿三,要举行祭灶活动。每家灶头上都供有灶王爷,相传他受玉皇大帝委派负责各家各户的灶火,百姓把他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供奉。传说灶王爷自上一年除夕以来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人,到腊月廿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一年来的善行或恶行。祭灶仪式多在黄昏举行,在灶头间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的糖果瓜蔬等,虔请灶王爷上天言好事,来年多降福。

接着是全家动员,做番薯烧(用番薯做的白酒),炒花生、南瓜子,打糖划糕,捣年糕,裹粽子,杀猪宰羊,购买南北干货,给孩子做衣服,准备拜岁的包头等等,只等除夕的来临了。

除夕

经过年里的忙碌,吃的、穿的、用的都准备好了,到了此日总算可以安顿下来。除夕,或叫“三十日”,或叫“三十年外”,当然还有些事要做,如贴年画、挂春联;接“灶神”回家,在灶头上贴灶神画像;还要“还福”(或称“谢年”),各户在堂中供牺牲祭礼,祀谢神明祖宗。那日,一家团聚吃“年夜饭”,共享天伦之乐。此前,背井离乡的游子都纷纷赶回家,与亲人团聚。年夜饭,是家家户户最热闹的时候,丰盛的饭菜摆满一桌,合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虽然许家山人过去经济拮据,但在除夕的年夜饭桌上,毕竟也有自己地里产的土豆、萝卜、番薯面,也有自家养的鸡、羊、猪等。长辈给子孙们分赠“压岁钱”。虽然不多,也是一份心意。除夕夜里,全家人围坐一起,中间摆一个火炉,放上柴株、柴爿等,一边烤火取暖,一边闲话家常。是夜,许家山家家户户灯火通明,灯光从没有抿缝的石头缝里透出来,铺在石头巷子里,充满了温暖的气息。亦有人通宵不眠,称作“守岁”,有时锅里焐着粽,灶洞里柴火通红,妇女们在灶前做着新棉鞋。深夜放鞭炮,经石头房子、石墙的回应,仿佛特别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