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在荒漠上成长的果实法布尔的故事
29165100000005

第5章 沃克吕兹师范学校入学状元

两年过去了,罗纳河两岸的尼姆、博凯尔、塔拉斯贡等许多城镇都留下了法布尔徘徊的身影。在饥寒交迫的流浪生活中,法布尔长大了。

1839年的初夏,法布尔来到罗纳河右岸的城市阿维尼翁。

在罗纳河大桥上,法布尔停住了脚步。

桥下,水面清澈,微风掀起阵阵细浪。岸边,一丛丛芦苇随风摇摆,向他点头和招手,欢迎这浪迹天涯的客人。

法布尔在阿维尼翁看到一张师范学校招生的布告,上面写着:经过考试合格被录取后,免费学习三年并解决食宿。

法布尔心里一动,浑身燥热起来。他想:两年没学习了,能考上吗?

但这是一个机会,他看到机遇在向他招手,他决心试一试,参加了考试。

这所师范学校叫沃克吕兹师范学校,就设在阿维尼翁的古教堂旁边。那座教堂就是圣马谢尔古教堂。这所教堂的钟楼顶上有一个锈了的风标,风一吹就轧轧响。到了晚上,许多大蝙蝠在教堂周围飞来飞去,猫头鹰躲在阳台的柱子上叫着。教士们已经迁走,教堂现在是给那些有钱的中学生做课堂的。

发榜这一天,法布尔来到了这里。因为师范学校的校舍比教堂低矮,就把录取名单按考试名次张贴在教堂前。

法布尔站在人群的最后面,悄悄地张望着。他不敢朝那名单上看,但又不能不看。他想,哪怕是倒数第一,只要榜上有名就行。他战战兢兢地从最后一名开始看起,慢慢往上看过去。没有,还是没有。他失望了,几乎要走开了。

“啊!”

法布尔不由自主地喊了起来,人们都转过身子,奇怪地看着他。

原来,在第一名的位置上,清清楚楚地写着“让·亨利·法布尔”。这个衣衫褴褛的人,以最优秀的成绩,被沃克吕兹师范学校录取了。

师范学校的校舍很简陋,伙食也不太好,可是再也不用为吃饭发愁了,再也不用躺在大树下望着星空过夜了。这真是比以前的生活好太多了。

晚上,法布尔斜倚在木床上,轻松极了,也高兴极了。他从窗口望出去,星空是多么辽阔,多么美好。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了钟声,这钟声,预示着新生活的开始。

法布尔闭上了眼睛。两年来,他第一次睡得这样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