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尘世的眼光看世界,世界的万有既分分明明,又实实在在。所以,世人拼命追求世间万有,抓住“有”不放手,一旦“有”变成了“无”,不是追悔莫及,就是痛苦不堪,怎么也弄不明白,分明是实实在在的“有”,为什么又化为虚无缥缈的“无”。用禅眼看世界,你就会乐观、积极、开朗、洒脱、大气、淡定……从容应对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困惑、烦恼和心理障碍。
空心看世界
■
佛家认为尘世的一切都虚空不实,这难免让人感到疑惑:这件东西明明就在眼前,看得见,摸得着,闭上眼睛也能想象它的形状,怎么说是空的呢?
一位“外道”(即信奉其他宗教的人)问佛祖:“如果说一切皆空,那么,人的笑、哭、嬉戏、生气、愤怒、爱恨等事情,到底是空还是有呢?”
佛祖回答说:“它们就像梦境、幻觉、影子一样。”意思是说,它们似实而虚,似有而空。
佛祖还说:“乃至一切事皆如幻如化如梦如影,当如是见。”
■
禅来缠去
“色即是空”乃佛家的基本命题,可是,对我们凡俗之人来说,把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都看成空的,难免会不习惯,尽管佛祖不厌其烦地加以解释,仍让人难以理解。那么,“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马鸣菩萨说:“是故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三界”是指有情众生存在的三种界域,一是欲界,指各种欲望,如食欲、情欲等。二是色界,大概是指有具体形象的一切事物。三是无色界,大概指没有具体形象的一切事物,如鬼神等等。马鸣菩萨认为,三界的一切都是空的、假的,都不是真实存在的。因为它们都是心假造出来的。离开了心,一切都不存在了。但是在我们有心之前,那些东西明明存在嘛!在我们无心之后,那些东西也不会随之而灭,怎么能说一切都是我们的心假造出来的呢?
对此,马鸣菩萨又进一步解释说:“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以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法”不仅指方法,也包括观念、感觉等等一切由心灵萌生的东西。马鸣菩萨的意思是,人心所感知、所思考、所执著的一切都是错觉或偏见,也就是说,每个人心里的世界都是像照“哈哈镜”一样,被扭曲变形了,因而都是虚假不实的。比如说:对同一件事,有的人觉得它好,有的人觉得它坏,有的人觉得它是大事,有的人觉得它是小事。那它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到底是大事还是小事呢?都不是。只能说明每个人对这件事的扭曲程度和扭曲出来的形态不一样。
俗话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其实,世上哪有这么多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是我们自己无事生事而已。因此,佛家讲“色即是空”,讲“万法皆空”,就是要我们抛弃无事生事的愚见,抛弃放大事物的妄见,抛弃扭曲事物的偏见。抛弃了这些,也就抛弃了世间的一切烦恼和痛苦。所以,空心看世界,一切皆空。
参禅的三重境界
■
翰林学士苏东坡与照觉禅师论道时,谈及“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的话后,忽有省悟,因而作“未参禅前”、“参禅时”、“参禅悟道后”三偈,表明心得。
他未参禅前的境界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到了参禅时,他的心得是: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及至归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及至参禅悟道以后,他的心境是: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苏东坡参禅的三个层次,正如参禅悟道的三重境界,叫做: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这三重境界,就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三个阶段。
■
禅来缠去
第一重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是执著的境界。在这个时候,我们还没有破除世俗的见解,局限于感官的认识,常常被外在的色相所迷惑,“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如见到美女、美酒、金钱,就魂不守舍,意醉神迷,生起种种贪求、执著之心。第二重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是虚无的境界。通过一段时间的参禅,随着认识提高,我们对宇宙万象的真实相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知道了四大皆空,万法皆空;知道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知道了“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并且,这不可得亦不可得。我们感悟到一切都是无常,一切都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我们感悟到荣华犹如花间露,富贵好比草上霜;感悟到“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在这个时候,当然就有“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感受了。
第三重境界,“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是淡定的境界。在这个境界中,我们用不着刻意逃避外界的形相,青山绿水依然,而修炼有成的人,已经修成了金刚不动的禅心,用淡定从容的慧眼,看到了宇宙人生的本来面目。这时,山只是山,水只是水,我们对它们清清楚楚地觉察,却不计较,不执著,这就是《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就是《维摩诘经》所说的“善于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这就是《坛经》所说的:“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
参禅的三重境界,就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三个阶段,同时也是我们人生的三个境界:执著的境界;虚无的境界;淡定的境界。
百年一梦
■
金山昙颖禅师十三岁皈投到龙兴寺出家,号达观。十八岁时游京师,住在李端愿太尉花园里。有一天,太尉问他道:“请问禅师,人们常说的地狱,毕竟是有呢?抑是无呢?”
昙颖禅师回答道:“诸佛如来说法,向无中说有,如眼见空华,是有还无;太尉现在向有中觅无,手搘河水,是无中现有,实在堪笑。如人眼前见牢狱,为何不心内见天堂?忻怖在心,天堂地狱都在一念之间,善恶皆能成境,太尉但了自心,自然无惑。”
太尉:“心如何了?”
昙颖:“善恶都莫思量。”
太尉:“不思量后,心归何所?”
昙颖:“心归无所,如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太尉:“人若死时,归于何处?”
昙颖:“未知生,焉知死?”
太尉:“生则我早已知晓。”
昙颖:“请道一句,生从何来?”
太尉正沉思时,昙颖禅师用手直捣其胸曰:“只在这里思量个什么?”
太尉:“会也,只知贪程,不觉蹉跎。”
昙颖:“百年一梦。”
太尉李端愿当下有悟,而说偈曰:
“三十八岁,懵然无知。及其有知,何异无知?”
“滔滔汴水,隐隐惰堤。师其归矣,箭浪东驰。”
■
禅来缠去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这是一般人经常想到的问题,甚至不少人都在探究的问题,但都没有人揭破这个谜底。释迦牟尼佛和历代禅师们道出了原委,又不易为人了解。生命有隔阴之谜,意即换了身体就不知过去一切,故千古以来,生命之源,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生命的形相虽千差万别,而生命的理性则一切平等,佛教的缘起性空、三法印、业识、因果等的义理能通达明白,则生从何来?死去何处?即不问可知了。
诸佛祖从无中说有,在无意义的空虚人生中找出了生命的意义,从而获得了解脱。世间万物均为烦恼所缚,因此,想在现世的生命意义中寻求未来不死的灵魂,如同水中捞月,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心,不去过多计较成败得失,放下心中的不快,把握好现时的人生,才能安心体会生命的意义。
芥子纳须弥
■
唐朝江州刺史李渤,问智常禅师道:“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未免失之玄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可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是骗人的吧?”
智常禅师闻言而笑,问道:“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可有这回事?”
“当然!当然!我岂止读书万卷?”李渤一派得意洋洋的样子。
“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如今何在?”
李渤抬手指着头脑说:“都在这里了!”
智常禅师道:“奇怪,我看你的头颅只有一粒椰子那么大,怎么可能装得下万卷书?莫非你也骗人吗?”
李渤听后,脑中轰然一声,当下恍然大悟。
■
禅来缠去
一切诸法,有时从事上去说,有时从理上去解,要知宇宙世间,事上有理,理中有事,须弥藏芥子是事,芥子纳须弥是理,若能明白理事无碍,此即圆融诸法。小大之辩则强调的是天道至理。如果芥子与须弥都是由法力所造,那么既然同质,自然可以相互包容。从科学的角度说,空间不是只有一种,这样,如果从不同空间来看,一粒芥子也未必纳不下一座须弥山呢。所以说,世间一定有一个普遍的规律存在,牵引着世界的演化,只是我们还是燕雀、冬虫,无法窥的全貌罢了。“芥子纳须弥”是禅者独特的思维方式之一,我们更可以看出禅者可纳天地的胸襟与气魄。
用心看世界
■
一位信者问无德禅师道:“同样一颗心,为什么还有大小的分别?”
禅师并未直接回答,他告诉信者道:“请你将眼睛闭起来,默造一座城。”
于是信者闭目冥思,心中构想了一座城。
信者:“城造毕。”
禅师:“请你闭眼默造一根毫毛。”
信者又照样造了一根毫毛。
禅师:“当你造城时,是否只用你一个人的心去造?还是借用别人的心共同去造呢?”
信者:“只用我一个人的心去造。”
“当你造毫毛时,是否用你全部的心去造?还是只用了一部分的心去造?”
信者:“用全部的心去造。”
于是禅者就对信者开示道:“你造一座大的城,只用一个心;造一根小的毫毛,还是用一个心,可见你的心是能大能小啊!”
■
禅来缠去
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所以天空广阔无边;
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所以高山雄伟无比;
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所以大海浩瀚无边。
心既可如宇宙般广博,也可如蝼蚁般渺小。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世间的凡事纷扰有许多种,容得下是一片浩瀚的海洋,奔流直率,容不下是乡间泥泞小路,为自己平添烦恼。同样的心,盛纳不一样的天空!真正的智者,其心胸宽如海洋,能包容世间的一切。
枯萎与灿烂俱美
■
惟俨和尚是唐代著名禅师,晚年住在澧州(今湖南澧县)的药山,人称“药山惟俨”;他与许多高僧一样,善于从眼前小事入手,启发弟子们的悟性。
有一次,惟俨指着林中一棵枯木,问弟子道吾和云岩:“你们说,是枯萎好呢,还是向荣好?”
道吾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向荣的好。”不料惟俨断然否定道:“灿烂终将归于消灭。”这一来,答案似乎已经明确,所以云岩随即转口说:“我看是枯萎的好!”谁知惟俨同样认为是错的:“枯萎也终将成为过去。”
这时,正好另一位高沙弥从对面走来,惟俨便以同样的问题“面试”他,机灵的高沙弥不偏不倚地答道:“枯萎的让它枯萎,向荣的让它向荣。”
惟俨这才颔首赞许道:“高沙弥说得对,世界上任何事情,都应该听其自然,不要执著,这才是禅的态度。”
■
禅来缠去
“荣的好”,表示一个人的性格热忱进取;“枯的好”,表示一个人的性格清净淡泊;“枯者由它枯,荣者由它荣”,这是顺应自然,各有因缘。而真正体现禅义的答案则是第三个,所以有诗云:
云岩寂寂无窠臼,灿烂宗风是道吾;
深信高禅知此意,闲行闲坐任荣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