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管人术
29332300000037

第37章 运筹帷幄图决胜(6)

回避:当某种冲突没有严重到损害组织的效能时,领导者可通过回避对策,即不去追究群体间冲突的原因,或让双方有和平共处的机会,如果领导者想干预,就将两个群体的注意力引向他们之间的共同点,而尽量设法掩饰他们的分歧。

建立联络小组:当组织内的群体交往不很频繁,而组织目标又要求他们协同解决问题时,群体间可能产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者可以在群体间建立联络小组,通过联络小组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群体间的交往,以缓解其冲突。

树立超级目标:超级目标的作用在于使冲突双方的成员感到有紧迫感和吸引力,然而任何一方单独凭借自己的资源和精力又无法达到目标,并且超级目标只有在相互竞争的群体通力协作下才能达到。在这种情况下,冲突双方可以相互谦让,作出牺牲,共同为这个超级目标作出贡献,从而使原有的冲突与超级目标统一起来,既减轻了群体问的敌对情绪,又改善了群体间的关系,有利于保证组织自觉为这个目标努力。

提供“溢洪道”,设立“安全阔”: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认为,矛盾和冲突不能掩盖、压制,而应让它表现、发生、显现出来,这样有利于不同观点、情绪的宣泄,使对方情绪在心理上获得平衡,从而有利于矛盾的缓和解决。领导者的作用就是要善于创造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使不满情绪以一定渠道、途径和方式发泄出来,从而使组织得到稳定和有序运行。

23.派系斗争的应对方法

置身于派系斗争的枪林弹雨中极易受到伤害,但也提供了许多机会,曾经有人用两头削尖的铅笔来象征人事部门的两副面孔:“工会的人来了我们支持,管理人员来了我们也支持,而我们真正做的是获取我们需要的东西。”

在这种情况下,权力的关键是:分而治之。

这需要你在两方之间充当中间人的角色。权力中间人致胜的秘诀是:暗地里对每个人都表示赞同,同时把他们逼入角落。

假设你的经理和同事,为是否把一批质量低劣但价格暴涨的产品封仓入库,展开了争论。你对同事说:“你完全正确,我们应当坚持原则。”而对经理说:“你完全正确,我们应当实际一些。”开会时你又说:“我认为双方都有道理。”

这样做很有用,因为双方都不清楚你在拉拢对方,白以为获得你的支持而欣喜,当你把他们都逼入角落后,下一步就可以提出你自己的第三种解决方案了。

外交手腕之一是平易近人,这更是你获得权力的保障,因为人总是满意信任并褒奖自己感到适意的人。其关键在于:弥补别人的缺憾。

约翰王个子矮小,于是宫里的妾臣就穿着平底鞋,弯腰驼背地侍候他。而一位细心的员工总要等到他那气喘吁吁的同事平静之后,才开始谈话。

真正的外交家,都善于在不影响自己的权威,不损坏自己的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平易近人,这包括:①用别人可以接受的方式表达批评。②合情合理地说别人中听的话。

有些公司的业务比较广泛、分散,老板往往成为公司里惟一知道其他人都在干些什么的人。充当下属的“神经中枢”,是一件很艰难的工作,并且往往劳而无功。比如,当两个业务部门的同事开发同一项业务撞车时,就难以处理得两方都满意,很可能是支持一方,伤害另一方。作为老板,要尽量避免这种现象,使各方都不受到伤害,这就要求你在处理问题时,表现得像一个外交家,而不是滥用你的权威,这样做可能会使你显得优柔寡断,不过将得与失比较起来,这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牺牲。

24.协调关系的方法

协调是领导的控制职责之一。协调就是指协调关系。领导者协调的职能,在于使本组织中所有单位的活动同步化与和谐化,以便达到共同的目标。它影响到一个组织中的各个部门、全体人员以及全部活动。缺乏协调。就会造成彼此间关系紧张,就会在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上造成极大浪费。所以,要使下属各部门、广大职工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实现共同目标,领导者必须当好“指挥”,搞好协调。

协调是积极的平衡。矛盾存在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之中,在旧的矛盾解决之后,新质的量在稳定积累,这时事物进入一个平衡阶段。待事物内因发生变化,并有外因影响时,这种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直到新的矛盾解决,再出现新的平衡。虽然平衡只是相对的,不平衡才是绝对的,但相对平衡却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上级在对下级协调时就需要多做平衡工作。下级各部门,由于种种原因,工作中会出现不平衡现象:有的质量佳,有的质量差;有的进度快,有的进度慢;有的顺利,有的曲折。为了避免工作过程中的畸形发展,防止“单项突进”或滞后缓慢,领导者就要进行协调,即予以积极的平衡。有人把平衡当作“和稀泥”的手段,对下级中一些矛盾采取回避、遮掩或不愿承认等态度,以求下属之间相安无事、得过且过,这是一种消极平衡心态,是不会取得良好效果的。

协调思想

万事俱备,思想先行。思想混乱,步调就不会一致。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由于下级各个部门和每个人的理论素质不同,思想政治素质不同,他们所表现出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也不尽相同。由于每个人的年龄、经历、学识、性格、兴趣等因素不同,他们所表现出的道德水平、心理气质、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也就不尽相同。因而,对待工作的认识、看问题的角度、处理事情的风格、所得出的结论,就会产生差异。另外,由于世界范围内政治格局的变化,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攻势并未停止,也使得人们在改革开放中的思想情况呈现复杂化趋势。这一切,都说明思想协调是十分必要的。

协调目标

一般说来,下级在完成任务时往往较多注意自己的小目标。当然,小目标是其本职工作,又是大目标分解后的一个组成部分。实现小目标是必要的。但有时下级容易孤立地看待小目标,使之与大目标脱节,甚至为了小目标而不惜损害相邻单位的小目标乃至整体的大目标。发生这种情况,有时是无意的,而有时则是为小团体主义所驱使,是有意的,人为的。

对于这些问题,领导者必须重视目标协调,一是教育下级摆正大目标小目标、大局小局、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使之自觉地经常地以大目标为基准点,不断修正和调整自己的航线和尺度。二是要通过一切手段,及时地、主动地、科学地调整组织内部各种关系。使之与大目标协调一致,禁止各行其是,自作主张。三是认真实施目标责任制、岗位责任制,使下级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出了问题也能及时分清,查明责任,免得相互推诿。有的单位经常出现无人负责、无人干活、无活可干、到处扯皮等现象,都与没能严格实行岗位责任制、目标责任制有关,也是领导者目标协调不力的结果。

协调权力

协调权力,对分权制或授权制是必不可少的。上级把一定的权力分配或授予下级以后,下级的权力与责任是否相符,各单位领导是否能正确对待权力,合理地使用权力,相互之间有无越权行为,有人是否以权谋私,这就需要上级对下级进行权力协调。

协调权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上级在必要时运用自己的权力,对下级下达命令、指令,或进行人员变动,使下级接受、服从;二是对下级权力的运用进行监督检查,如发现侵权、越权、弃权、弄权等行为,立即予以制止、纠正或调整,确保权力运用的合理、正当、健康、有效。

协调利益

利益是一个最受人们关注、最为敏感的问题。按理说,下级在完成工作之后,必然会得到一定的合法合理的利益。但在对待利益的问题上。下级由于认识、觉悟、条件等种种原因,往往会出现一些偏差。有的斤斤计较,有的想少干而多得,有的侵害他人或整体利益,有的左攀右比。尤其是子女安排、职工住房,以及职工的提拔、工资、奖金、职称等。都是众人瞩目的问题。处理不好,既妨碍大家的积极性,影响团结,又容易被不正之风钻了空子,导致干部群众关系紧张,群众之间也不团结。领导者应根据下级实际,在进行思想协调的基础上,依据现行政策和各人的贡献,予以利益上的协调,既要鼓励人们多劳多得,又要引导人们讲奉献、讲风格;既要奖优,又要罚劣;既要使一部分人勤劳致富,又要反对社会分配不公,提倡共同富裕。对“热点”和“难点”问题,领导者必须高度重视,精心协调,公正、圆满地予以解决。

协调信息

协调信息主要是信息沟通。当今世界信息沟通十分重要。上下级之间若缺乏信息沟通,容易导致领导者指挥不灵,耳目闭塞;下级之间若缺乏信息沟通,则往往“老死不相往来”,失去联系和平衡,就要打乱仗,甚至出现误会、猜忌、内耗。所以,领导者要在上下级之间和下级相互之间这两个方面、两个层次上加强信息沟通和协调。可以通过个别交流看法、座谈会、碰头会、办公会、汇报会等形式,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使人们都能了解整体目标完成的情况,本部门和自己工作进展的情况,以及局部在整体中所处的位置,知人知己,消除隔阂,增进了解和友谊。

有不少单位,下级对上级有意见,下级之间也有意见,其实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尽是误会。之所以如此,往往是因为通气不够、不打招呼的结果。但这些误会不可小看,久而久之不消除,就会变为成见、疙瘩,造成严重后果。要避免导致这样的后果,领导者就要重视信息协调工作。

25.协调关系的要素

及时

协调应注意抓住时机,及时进行,不能等事过境迁之后再去动手。滞后的结果,一是会丧失有利时机,给工作造成困难;二是会使问题堆积起来,积重难返,甚至成为“老大难”。要做到及时,就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发现问题,抓住苗头,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不使其酿成复杂问题。

微调

微调就是强调渐变,注意连续性,避免大起大落。转变要和缓,避免出现大的震荡。出现苗头性的东西,要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不要等成了“气候”再去解决,那就会增加难度。要搞好微调,首先必须及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动手解决,否则拖延下去,就免不了要进行“大调”。

方法得当

协调要特别注意方法。针对不同情况、不同问题、不同原因、不同程度、对症下药,不要小题大作、小病大治也不能千篇一律、一方治百症,尤其是协调的政策要因事而宜,切合实际情况。

强而有力

协调必须具有较强的宏观调控能力。“协”要动起来,联得上;“调”要令行禁止。有的领导者缺乏魄力和组织能力,工作椎不动,说话无人听,致使单位和下属处于软弱涣散状态,这是领导者和领导班子不够坚强有力,或者模范带头作用差的原因。缺乏权威性的上级,就可能推动不了下级,甚至出现“反客为主”、受制于下级的不正常局面。或者出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失控现象。这是领导工作的大忌,也是协调的大忌。要协调,必须强,必须硬,切忌软和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