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代西游记
29336400000016

第16章 曼城印象

曼彻斯特(Manchester)是英国第二大城市,其市区总人口240万,在英国排名第二,仅次于伦敦。曼彻斯特是英格兰北部的工业、科技、交通重镇,被誉为英国工业之都。

地处大不列颠的中心,曼彻斯特是通往全国各地的必经之地、河道也十分发达,这一切,决定了这个城市在英国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曼彻斯特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世界上第一条城市运河和地下排水系统、第一条铁路、第一条城市公共汽车、第一个机场等都是诞生在这里。历史上,很多先驱,也给曼彻斯特带来了荣耀:

1765年,哈格里夫斯(JamesHargreaves)发明珍妮纺纱机,“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许多根棉线,比旧式纺车的纺纱能力提高了8倍,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率。珍妮机的出现,使大规模的织布厂得以建立,从而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

1810年,工程师斯蒂芬森(GeorgeStephenson)开始制造蒸汽机车,斯蒂芬森制造出了性能良好的“火箭号”机车(这辆火箭号火车头,在上面提到的伦敦科学博物馆展出),使从曼彻斯特到利物浦的铁路线,完全用蒸汽机车承担运输任务。

当年,恩格斯就是在曼切斯特学习观察了多年,研究资本主义时期英国的工人阶级和雇主之间的关系,给马克思提供了很多的素材和启发,使其写出了《资本论》。

曼彻斯特历史上的名人不计其数:奠定现代化学基础的道尔顿(JohnDalton)、发现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焦耳(J.P.Joule)、现代建筑派大师诺曼•福斯特(NormanFoster)等等。

曼彻斯特人对科学的热情支持和参与,让这座城市,几百年来,创造发明层出不穷。城市的创新力,让整个世界刮目相看。

2004年,曼彻斯特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的安德烈•海姆教授(Prof.AndreGeim)等人发现石墨烯(Graphene),第一种已知的1个原子厚的材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材料。2008年,他们又用世界上最薄的材料——石墨烯制造出了一种超小型晶体管,这种晶体管只有1个原子厚、10个原子宽。这使人们朝制造可靠的纳米级超小型晶体管的方向迈出了重要里程碑的一步。

著名的摩尔定律认为,IC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但摩尔定律总有终结的一天,当普遍采用的硅材料尺寸小于10纳米时,用它制造出的晶体管稳定性变差。10纳米成为硅材料技术无法再发挥作用的小型化极限。石墨烯制造的超小型晶体管出现,将硅材料的10纳米的级别,提高到了1纳米的级别,而且性能更稳定。笔者愚见,这种材料日后必将取代硅材料。

科学探索,不是一夜就可以诞生的,也不是靠闭门造车可以创造出来的。很多重大的发现和创造,基于前人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瓦特发明的蒸汽机,斯蒂芬森就没有可能造出火车。

正如诺贝尔获奖者格拉肖博士(Dr.SheldonL.Glashow)所说,“发展离不开先人的努力成果,真正具有划时代革新意义的研究是很少的,很多重要成果都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成的(AGiant‘sShoulder)”。站在巨人肩膀上,有二层含义,第一层是怎样爬上去,也就是怎么知道这些巨人在研究什么?也就是我们怎样获取现代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的信息。第二层含义,就是怎样超前。

这里牵涉到一个信息和交流的问题。现在国内很多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大部分公司,都是封闭性的。信息是封闭的,别说学校间、研究机构间、公司间互相封锁信息,甚至是同一机构的不同部门间,信息也是互相封闭的。这种结构,连第一步,去了解巨人的想法也不可能做到,怎么可能站在巨人肩膀上,创造更新的成果呢?所以,要打破这种格局,我们的体系,还得从破茧而出开始。

在后面的探索篇中,将详细讨论英国的信息共享和成果交流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