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代西游记
29336400000003

第3章 童子的启示

进入二座最大的珍宝库,竟然没有发现想看的珍宝,没有看到国玺,不禁有些失望。那么欧洲最大的画廊国家美术馆中,是否有我们的国宝——世界最早的印刷品《金刚经》等7000多卷的敦煌藏经呢?

在自己的国家,看不全精美的敦煌壁画,看自己的国宝,还得跑到国外。抱着看不到国宝不罢休的决心。决定去国家美术馆探访一下。

伦敦中国城出发,沿着长宁十字路(ChaningCrossRoad),往南走不到三百米,就是特拉法加广场(TrafalgarSquare)。国家美术馆坐落于特拉法加广场的北面。

国家美术馆建于1824年,分为四个侧翼,馆藏着欧洲大部分的绘画,所有作品按照年代顺序展出。收藏了达芬奇(LeonardodaVinci)、伦博朗(Rembrandt)、特纳(Turner)、塞尚(Cezanne)和梵高(VanGogh)等历代大师的作品。从浪漫派到印象派几乎无所不包。大部分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的作品,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踪迹。

仔细寻访每个角落,这里的展品均为欧洲绘画,没有发现东方绘画的踪迹。尽管精美绝伦,但是也不免有一丝遗憾。

遗憾之余,看到一幅有趣的图景,左一堆,右一摊的小孩童,在对着一些名画进行临摹,有些孩童,干脆爬在地板上画。忍不住想拍一张照下来。可惜有不准拍照的禁令,只能作罢。

英国的孩子很大一部分时间,花在玩上,他们真幸福,这样想着。是啊,这些小孩从小就有这样的条件,接触世界上精美的好东西,学习的约束也很少。

反观我们的一些孩子,书包一个比一个沉,眼镜度数一个比一个深。白天要上课,晚上有做不完的作业,双休日、节假日还要补课。学校、家长像填鸭一样,唯恐少给了孩子们。

那么英国的孩子整天在玩,我们却在拼命努力,照理说,我们的孩子们的知识应该比他们强很多。然而往往结果不是这样。

这个国家,诞生过牛顿、富兰克林等大科学家。到今天,还动不动就诞生一个物理学家霍金(StephenHawking)、克隆出一个多利羊。这个民族,诞生无数的精英,我们熟知的比尔•盖茨、戴尔等,都也是英格兰人。这些精英,才是他们民族强盛不衰数百年的真正内因。

他们从小的培养,就是放眼整个世界,而不是一个小岛。笔者与一些英国人接触时,至今还有不少这个民族人们的眼里,美国是也他们的一块领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更是他们自己的土壤。笔者在一次与里奇女儿交谈中,这么稚嫩的小孩就说,美国总统,除了克林顿外,哪一位不与英国女王有血缘关系呢?对很多英国的青年,英国是英国人退休后回来养老的地方,而如果要发展,可以去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甚至想去的任何其他国家。

我们的不少学生,一到大学阶段,弱点就暴露无遗。从小的垂直教育,对外部世界知之甚少。没有见识过,哪来的想象?所以,创造力就相对缺乏。同时,很多人更带有明显的狭隘民族主义和地域主义色彩,视野窄小。

中国特色的模仿和拷贝,和这代青年的缺陷有关。西方你有什么东西,我中国人就敢仿你什么!在人家不屑转移出来的依靠体力、需人海战术完成的领域,我们进步很快。真正高科技的产品,我们还是不得不向他们买,而且,只要我们还掌握不了的,竟像买古董一样,都被炒成了天价。这虽是发展中国家客观上难以避免的现象,但我们必须争取及早改变。

当年,英国向我们学习,在我们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提高,得以超出我们,打败我们,成为一代列强。现在,我们是否也应该做些什么了?是否可以从给我们的孩子们进一步松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