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跟高层领导学读书
29395000000029

第29章 王首道:“学习小平文选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王首道:“学习小平文选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在变化的形势中不转向”

王首道(1906—1996)原名王芳林,曾化名王一。作为农家子弟,他曾幻想成为一名农业专家,然而他却走上了革命道路。他的一生都在应时代潮流的需要而读书。革命时期他读马列。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提倡广泛学习,首先要学习科学和经济。新时期,他认为“学习小平文选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在变化的形势中不转向”。

因读书走上了领导农民革命的道路

王首道出生在贫苦的农民家庭,出生时家中只有几间陋室。后得到亲友资助,进入初小就读,他深知读书机会来之不易,便加倍努力苦读。上课时他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先生,有不懂的就追问,在初小的几年中,每年都考第一名。每天放学回家,王首道还要帮哥哥放牛打柴,一边劳动一边回想一天的所学。王首道专心刻苦学习的态度受到老师的喜爱。半耕半读的生活练就了他吃苦耐劳的品格,农民生活的艰辛在其幼小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1921年,王首道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张坊高小,陈昌、夏明翰等早期马列主义者经常来校宣传新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使他第一次接触到革命理论。他开始知道什么是阶级,什么是社会形态。幼年的农耕生活,使他极为关注农民阶级的问题,他认识到中国是农业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部分,要解放劳苦大众,农民是劳苦大众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立志要改变中国农民的生活。

1922年,王首道考入长沙修业农业中专,开始努力学习农业知识。在这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更为活跃,他利用课余时间看了大量有关书籍与杂志,包括《新青年》、《湘江评论》等,还购买了专门介绍苏俄革命的小册子,最吸引他的是苏联革命中发动农奴的部分。随着学习的深入,他意识到造成中国农民贫穷的主要原因不只是种植技术的落后,其根本在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状态,农民受着层层盘剥,不去除压在农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就是产量再高也会被剥夺一空。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在这里(长沙修业农业中专)我懂得了农民贫困的根源,农业技术的改革不能给农民生活带来根本的变化,要改变中国的政体。在这个时代里,只读技术书,是远远不够的。

他认为,要组织农民运动,要读有关农民运动的书,这是时代的要求,而马列主义为他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与经验。

从那时开始,他广泛地涉及马列主义,将与农民相关的论述抄录下来,慢慢比对,精心研读。他积极参与省里(湖南)的革命活动,常到乡间演讲,组织农民联合会,传播马列主义。经过长期斗争,他的理论水平与实际革命经验都得到了提高,不久,便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王首道在回忆录中提到:《湘江评论》给了我很多启发,它分析了当时农村的状况,给我的早期革命工作带来了很多信息。它让我看清了中国农村的现状,让我找到了人生的理想与追求。

1925年冬,王首道进入毛泽东主办的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在讲习所期间,他经常与毛泽东、周恩来、彭湃等人讨论如何领导中国农民运动的问题,边听课边讨论,并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他在回忆录中说:“在此期间,我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年,王首道成为正式共产党员,同年春,任农民运动讲习所党小组长。1926年9月被派到湖南从事农运工作,先后担任省农运特派员、中共特支书记、县委书记等职务。从此,他走上了领导农民运动的革命道路。

王首道早年的刻苦读书与农村生活经历,使其看到农民运动将是时代的洪流,选择了农专;而农专的学习,使其接触到马列主义,并初步尝试革命;入农民讲习所进修,使其系统地学习了马列主义,并将理论付诸实践。读书,读符合时代潮流的书,使王首道走上了领导农民运动的革命道路。读书,指导了他的人生道路。

“现在不是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王首道任长沙市军管会副主任。一次到部队视察,全体官兵向这位老革命家征求对新时代战士的希望,他笑着说:“希望的话很简单,只有两句,一句是:练好身体,第二句是:抓紧学习。”

战士们听了都笑起来说:“这太简单了,我们想知道革命的真谛。”

王首道收起笑容说:“你们真以为简单吗?并不简单。说好说,但做起来就难了。特别是坚持下去,就很不容易。练好身体,不仅今天当兵需要,将来参加生产建设也需要。”

战士们听了也严肃起来,看着王首道,他接着说:

“讲学习,就更有些学问了。学科学、学经济、学文化、学历史、学习马列主义,越来越重要了。现在不是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文化。美国、日本发达,主要是科学文化发达,但社会制度有些毛病。我们如果把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提得高高的,再加上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一定能超过他们。”

“现在虽然不打仗了,你们也要锻炼身体,为了社会主义建设。举个例子:给你们一个养鸡场,你们总生病,鸡能养好么?”战士们听了都笑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又语重心长地说:

“你们现在有条件学习了,不是天天上岗,要把空岗时间花在学习上,见缝插针地学。我听说你们中有自学外语的人,这很好,要坚持到底……就这一点点希望。我做了一辈子还没做好,希望你们把这做好。”话刚说完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王首道深深懂得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更懂得与时俱进。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下,改变社会制度,是首要任务,他选择学马列,干革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学技术、学科学是首要任务,所以他对战士的希望便是多读书、多学习。正是早期对马列的系统学习,使他具备了发展的思维,使用抓主要矛盾的工作方法,多读书,读能为当今时代服务的书,是他读书学习的一贯观点。

新时期“学习小平文选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在变化的形势中不转向”

20世纪80年代初,王首道身边工作多年的秘书于霰夫公派出国留学,临行前希望王老为他题词。

他想了一下,挥笔写下了:“勤奋学习,关心同志,努力工作,讲究方法。”于霰夫有些迷惑不解,问:“王老,您平时总读马列主义著作,我也跟着您学了不少,这次出国,您让我勤学习,是要我继续学马列?”

王首道看着他说:“你正在青壮年,把你送出去是希望你在社会的大风大浪中好好闯闯。‘勤奋学习’的意思是,孜孜不倦地终身学习。社会在发展,科学在进步,知识在增加,靠一次学习想为终身所用,这是万万办不到的。出去了,同样要学习马列和毛泽东的著作,学习小平文选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在变化的形势中不转向。”

改革开放时期,人心浮躁了,针对此点,他要求年轻人在接受新知的同时坚持马列主义原则。可见,马列主义是王首道一生读不完的一本书,不同的社会时期,他都能从马列主义中找到方法,解决时代的问题。

他从马列主义中不只学到革命理论,而是将其作为一种观念、一种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