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好难做的事
29395700000052

第52章 给人好处不要太实在

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要一味的钻牛角尖,计较个人得失。如果身边的人做错了什么,应学会得理也要让三分。博大的胸怀,是谅解的基础;得理也要让三分,其实是一种无言的教诲;学会得理也要让三分,可以使敌人变为朋友,使朋友变为挚友;学会得理也要让三分,可以使你摆脱狭隘的烦恼;愉快地面对生活。学会得理也要让三分,方可显出你的大度,更有利于大家的团结。

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蒋琬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总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像话了!”

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

后来,有人称赞蒋琬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得理也要让三分意味着理解和体谅他人的劳衷,给人以改错的机会。在这个社会的大家庭中,人与人每天生活、学习在一起,难免会有磕磕碰碰,当自己的利益与别人的产生冲突、造成矛盾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应该是舍利取义,多一点宽容,多点礼让,便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争执,就可以与人相处得和睦融洽。看到大肚的弥罗菩萨,想到“大度难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再大的事情,只要做到“宰相肚里好撑船”,得理也让三分,世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因此,如果您是一位嘴巴不肯饶人的人,那么您在与同事交谈时,一定要学会克制自己,不能总想在嘴巴上占尽同事的便宜,否则时间长了,同事就会逐渐疏远您的。例如,有些人喜欢说别人的笑话,讨人家的便宜,虽是玩笑,也绝不肯以自己吃亏而告终;有些人喜欢争辩,有理要争理,没理也要争三分;有些人不论国家大事,还是日常生活小事,一见对方有破绽,就死死抓住不放,非要让对方败下阵来不可;有些人对本来就争不清的问题,也想要争个水落石出;有些人常常主动出击,人家不说他,他总是先说人家。

穿梭于茫茫人海之中,面对一个有意或无意的过失,有时只需要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句轻轻的歉语便可解决,这就是宽容——得理也要让三分;在人的一生中,常常因一件小事、一句不注意的话,使人误会、不理解或不被信任,这个时候请不要得理不饶人,应该以律人之心律已,以恕已之心恕人,这也是宽容。所谓“己所不欲,未施于人”也寓理于此。学会得饶人处且饶人,意味着您心中处处充满欢乐。

法国十九世纪的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雨果的话虽然浪漫,却也不无现实启示。

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可见人是讲理的,也深知没有理就很难得到大家的认同,就会感觉理亏,可是得理了,“理”在你手中了,你会如何?先摘录一个故事:查尔斯·史考勃是美国著名的钢铁大王。一次中午休息时间,他经过自己的钢铁厂,看到有几个工人在抽烟,而就在他们的正上方,高悬着一块大牌子——“禁止吸烟”。史考勃思考了一下,面带微笑地朝吸烟者走去,友好地递给他们几根雪茄,幽默地说:“各位,如果你们能够到外面抽掉这些雪茄,那我真是感激不尽了。”顿时,几名吸烟的工人马上把烟火掐灭,并对史考勃产生了好感和尊敬之情。因为史考勃没有直接责骂他们,而是用充满人情味的方式让他的下属乐于接受自己的批评。这个小故事中,钢铁大王可谓很有理了,可他没有盛气凌人,没有用粗暴简单的方式,而是得理让人,结果他的工人不但纠正的错误还对他心存感激。

在日常生活中,当没有缘分的“对手”,出于内心的丑恶,在你背后说坏话做错事时,此时你想伺机报复,还是得饶人处且饶人?当你最亲、最敬、最爱的人,无意或有意做了令你伤心难过的事情,此时你想从此分手,还是得理也要让三分呢?冷静地想一想,还是得饶人处且饶人为上。这样于人于己都有好处。因为,得饶人处且饶人之后,你再从对方的角度去把事情重新整理一下,也许你会觉得他做得没错。

有人说宽容——得饶人处且饶人是软弱的象征,其实不然,有软弱之嫌的宽容根本称不上真正的宽容。宽容是人生难得的佳境——一种需要操练、需要修行才能达到的境界。俗话说:“何必拿别人的过错来处罚自己。”而得饶人处且饶人,意味着你不会再为他人的错误而用气愤和悲伤的情绪来惩罚自己。

心胸狭窄的人与气愤和悲伤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生气的根源不外是异己的力量——人或事侵犯、伤害了自己的利益或自尊心等,一言以蔽之,认定别人做错了,于是勃然大怒,恶从胆边生;咬牙切齿,怒从心头起。凡此种种生理反应,无非是在用别人的过错在惩罚自己,何苦呢?为何不得饶人处且饶人,更进一步就是得理也要让三分的宽容地对待你的敌人、仇家、对手,以大局为重,不仅会使自己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化干戈为玉帛的喜悦;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喜悦,也更能表现出自己的胸怀。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并非只有一你一个人的存在,所以即使心地最和善的人也难免要伤别人的心,如果冤冤相报,非但抚平不了心中的创伤,而且只能将伤害者捆绑在无休止的争吵战车上,让人永远活在痛苦之中。

三国时,诸葛亮初出茅庐,刘备称之为“如鱼得水”,而关、张兄弟却未然。在曹兵突然来犯时,兄弟俩便“鱼”呀“水”呀地对诸葛亮冷嘲热讽,诸葛亮胸怀全局,毫不在意,仍然重用他们。结果新野一战大获全胜,使关、张兄弟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果诸葛亮当初跟他们一般见识,争论纠缠,势必造成将帅不和,人心分离,哪能有新野一战和以后更多的胜利呢?

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宽容是一种智慧,他能唤醒人的理智,不使情绪控制自己,它能包容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得饶人处且饶人是一种境界,它能使人举止大方磊落的台阶。只有得饶人处且饶人,才能“愈合”不愉快的创伤;只有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宽容,才能消除人为的紧张。

很久以前,有一对生活在毗邻的兄弟因纠纷而发展到反目成仇的地步,弟弟在两个庄园之间开了一条渠,以示永不往来。

一天,哥哥请来一个木匠,他想在两个庄园之间造一个两米高的围栏,以示永不相见,以此来回敬弟弟。

但是,当哥哥外出干活回来时,惊得目瞪口呆,因为他的眼前并不是什么围栏,而是一座美丽的小桥,小桥穿过小渠连通了两座庄园。

这时,弟弟也回来了,见状便从桥那边走过来,抱住哥哥说:“您真伟大!在我做了对不起您的事之后,您还建了一座美丽的桥。”

当两兄弟重归于好时,木匠便收拾工具要走了。“等一下,我这里还有许多活需要你来做。”哥哥对木匠说。木匠回答说:“我倒是愿意留下来,但是还有很多桥等着我去造。”

在木匠的心里,如果他真的听哥哥的话造了围栏,不是把他们兄弟的怨恨往更深里踢吗?这时,必须有人做出让步,只有宽容,只有得饶人处且饶人,才能解怨。于是,他便冒着被主人斥骂的危险,为两兄弟的和好架上了一座“桥”,让他们俩兄弟通过这座桥重新修好他们间的关系。

做人大度一点,反而会有一些意外的收获。‘人’字有一长一短。世间没有只有长处没有短处的人,也没有只有短处没有长处的人,因此,做人,要学会宽容,要学会大度,要学会得理也要让三分,由此才能读到一些有益于自己的东西,才能读出高尚,才能读出欢乐,才能读出幸福,才能觉得生活其实是很充实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冲突都是由于一方或双方纠缠不清或得理不让人,一定要小事大闹,争个胜负,结果矛盾越闹越大,事情越搞越僵。其实,做人大度一点宽容一点最好,不要事事分个清楚分个明白,懂得谦让,得饶人时且饶人,不要得理不让人,生活的路才更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