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金羊毛的寻找者
29419200000121

第121章 民俗学家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满教授

王堡山兰

1995年3月下旬,土耳其首都安卡拉正是阳光明媚、林木吐芽返青的早春时节,“国际突厥民族‘诺鲁孜节’文化研讨会”在这里召开,来自亚、非、欧的代表聚集一堂。一位中国新疆的维吾尔族代表在会上作了《维吾尔族传统节日“诺鲁孜节”文化观》的学术报告,受到与会者一致赞赏,他就是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民族民间文化学博士生导师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满教授。

阿·热合满于1941年12月生于新疆喀什噶尔农村。喀什噶尔地区向来被认为是维吾尔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丰厚古朴的民风民俗,集弹唱、歌舞于一体的传统“麦西莱甫”活动,喀什噶尔“巴札”(集市)上摆满了传统彩陶、刺绣、玉石工艺品,还有各式各样的东西方古代铜币上的图样,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在他的童年生活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为他日后从事民族民间文化研究工作奠定了优越的思维定势。1959年夏末秋初,阿·热合满以优异成绩考入新疆大学中文系学习,1964年秋季毕业留校任教,长期从事维吾尔民族学、民间文学、民俗学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1986年评为副教授,1992年晋升教授,1989年起一直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专家。1997年起,担任维吾尔民族民间文化专业博士生导师,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优秀专家。

自20世纪踟年代以来,阿·热合满先后出版了《维吾尔民间长诗集》、《乌孜别克民间长诗集》、《娜枝桂姆》(维吾尔民间叙事诗选集)、《维吾尔情歌集》、《维吾尔谜语选集》等5部民间文学作品和《维吾尔民俗学概论》、《维吾尔民俗志》、《从文化所引起的断想》、《民间文学与书面文学》、《“木卡姆”先驱》、《丝路民族文化视野》等6部专著。其中《维吾尔民俗学概论》一书出版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祖国报》发表了题为《民俗学家的新功劳》(1989.12.17)的书评称:“这是一部较高水平的民族文化学的专著,填补了中亚地区各民族民俗文化的空白”;《维吾尔民俗志》一书以土耳其文出版,土耳其共和国文化部长伊·卡哈里曼先生为该书撰写的序言中指出,该书“以丰富的历史文献和现实生活中的民间口头资料相结合,运用比较化方法论,科学地阐述了维吾尔民俗的民族性和地域特点,是目前中亚地区民俗文化研究的新成果。”

阿·热合满在长期的维吾尔文化研究活动中,其著述已形成自己明显的特色,诸如重视田野作业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的理论建构;重视从今溯古、以古证今、上承下连的源和流探索;重视学术性、知识性和通俗性相结合的著述手法。以上三点,充分体现了他广积薄发、博与精相辅相成的学术功底。

在培养新疆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研究的高层次人才方面,阿·热合满作为博士研究生导师,他对学生总是按“高标准,严要求”六个字进行教育。新世纪伊始,学术殿堂欣欣向荣,迎着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满教授正信心百倍、精神饱满地在民族民俗文化研究和教学岗位上默默无闻地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振兴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

(原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