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黄瓜栽培技术
29429100000009

第9章 栽培管理技术(2)

(4)追肥冬春一大茬黄瓜结瓜期长,需肥总量大,但每次的追肥量不宜过大。采用嫁接苗的南瓜根比黄瓜根吸肥能力强,吸肥范围广,一次施肥多了容易引起茎叶徒长。另外在深冬季节,黄瓜的生长量不大,浇水量小,此期追肥量一定不能过大,以免引起土壤浓度过大,形成浓度障碍。

根据植株长势在根瓜采收前结合第一次灌水进行第一次追肥,一般按下面的规律进行:采收前期一般8—10天追一次肥;进入低温期后,一般15天左右追一次肥;春季气温升高后黄瓜进入结瓜旺盛期后,追肥间隔时间逐渐缩短至8—10天,追肥量要逐渐增大。结瓜高峰期过后,植株开始衰老,追肥和浇水也要随之减少,以促使茎叶养分向根部回流,使根系得到一定恢复,以延长结瓜期。

追肥宜以尿素、硫酸钾复合肥为主,配合钾宝、全营养水溶肥,一般每次每亩施尿素10—15千克,隔次加施钾宝或全营养水溶肥。也可进行叶面追肥,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或800—1000倍叶绿精,15—20天一次。

(5)光照管理定植后的3—4天内,如光照充足,可适当放半苫遮阴,利于缓苗。黄瓜整个生育期都要求充足的光照,应选用透光性好的新膜,并经常清扫膜上的尘土,生长后期光照弱时在温室后墙中部张挂反光幕可有效改善光照条件。

(6)湿度管理空气湿度的调节原则是,嫁接到缓苗期宜高些,相对湿度达到90%左右为好。结瓜前适当高些,一般掌握在80%左右,以保证茎叶的正常生长,尽快搭起丰产的架子。深冬季节的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以适应低温寡日照的条件和防止低温高湿下多种病害的发生。入春转暖以后,湿度要逐渐提高,盛瓜期要达到90%左右。

(7)放风操作定植后的一段时间里要封闭温室,保证湿度,提高温度,促进缓苗;缓苗后要根据调整温度和交换气体的需要进行放风。但随着天气变冷,放风要逐渐减少。冬季为排除室内湿气、有害气体和调整温度时,也需要放风。但冬季外温低,冷风直吹到植株上或放风量过大时,都容易使黄瓜受到冷害甚至冻害。所以,冬季放风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室温变化,防止温度下降过低。春季天气逐渐变暖,温度越来越高,室内有害气体的积累会越来越多,通过放风调整温度和交换气体,要求逐渐加大通风量。春季的通风要讲究技巧,要和预防黄瓜霜霉病结合起来。首先,棚膜的破损口要随时修补,下雨时要立即封闭放风口,防止霜霉病孢子进入室内。另外,超过32℃的高温有抑制霜霉病孢子萌发的作用,这也是在放风时需要考虑到的问题。当外界夜温稳定在14℃—16℃时,可以彻夜放风,但要防雨水滴入室内。日光温室的黄瓜一直是在覆盖下生长的,一旦揭去塑料棚膜,生产即告结束。

二、秋冬茬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在宁夏日光温室中,8月份播种,9月上中旬定植,10月份开始采收,直到第二年1月上中旬结束的这茬黄瓜称为秋冬茬。

1.品种选择

秋冬茬苗期高温多雨,后期低温寡日照。黄瓜生长期间,日照由长变短,由强变弱,温度由高变低,与自然环境下生长的黄瓜生育条件相反。选用的品种必须耐热又抗寒,长势好,抗病力强,中后期产量高。目前较适合宁夏秋冬茬栽培的品种主要有:

(1)津杂1号为一代杂交种,抗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植株生长健壮,叶片深绿色,瓜条棒状,绿色,白刺,刺瘤较明显。抗苦味性好,侧枝结瓜能力强,后期产量高。

(2)津杂2号其性状与津杂1号基本相似,但采收期比津杂1号稍迟,产量较高。

(3)津春4号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能力强,较早熟,主侧蔓均有结瓜能力,为确保早期产量应摘除底部侧枝。长势中等,瓜条长30—35厘米,棍棒形,白刺,棱瘤明显,心室小于瓜横径1/2。瓜绿色偏深有光泽,肉厚,绿色,质密,脆甜清香。

(4)津绿4号植株生长势强,叶深绿色,以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着生在第4节左右,雌花节率35%左右。瓜条长棒形,长35厘米左右,单瓜重约200克。瓜把短,瓜皮深绿色,瘤显著,密生白刺,果肉绿白色、质脆、品质优,商品性好。早熟,从播种到采收约60天。耐热性强,在34℃—36℃高温下生长正常。对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的抗性强。

(5)津杂4号植株长势强,叶片肥大而浓绿,主侧蔓均有结瓜能力,主蔓第5—6节着生第1朵雌花,瓜长32—36厘米,横径3.8—4.1厘米,深绿色,顶部有浅黄色条纹,刺瘤密,白色。肉厚1.3—1.5厘米,白色,单瓜重350—500克。抗霜霉病、枯萎病和白粉病。品质优。

2.播期的确定

宁夏适宜的播期为8月上旬,一般苗龄为25天左右,定植后约30天开始采收,从播种到采收历时55天左右。育苗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播种早了,容易造成秧苗徒长和发生多种病害;播种晚了,在冬前较好光热条件下培养不起壮株,严冬到来后就可能失掉拿产量的机会,所以播期一定要认真掌握。

3.穴盘育苗技术

(1)育苗场地的准备

(1)育苗设施选用宁夏第二代高效节能日光温室育苗。

(2)育苗床架利用地面畦床、育苗床架或旋转育苗架放置育苗盘。

地面畦床:宽115—120厘米(两个穴盘的长度),长度不限,整平拍实床面或硬化地面,床面上铺一层塑料薄膜,畦床四周开排水沟。

育苗床架:架高80—100厘米,宽115—120厘米,东西放置,长度不限,床架之间留宽45—50厘米人行道。

旋转育苗架:利用工厂化旋转育苗机,自动定时旋转,使幼苗均匀见光。

(3)灌水设备育苗温室要有水池或放置较大的储水罐,将地下水提前预热,防止水温偏低引发病害。安装行走式或固定式自动喷水设备,喷水要均匀。也可用安装细孔喷头的软管或喷壶浇水。

(4)场地消毒播种前做好育苗场所、穴盘和苗床消毒工作,预防猝倒病、立枯病等土传病害。主要措施如下:

育苗场所消毒,育苗前一周进行。用40%甲醛100—150倍液喷洒,密闭一昼夜;或每立方米用硫黄粉3克+80%敌敌畏1毫升+锯末3—6克混合点燃熏烟、密闭12小时;以杀虫剂与杀菌剂防除室外作物、杂草上的有害生物。

穴盘及用具消毒:将清洗干净的穴盘及用具放置在密闭的房间,按每立方米用4克硫黄粉+6克锯末用量,点燃熏蒸,密闭一昼夜;或将洗净晾干的穴盘及用具浸入高锰酸钾1000倍液或40%甲醛100倍液中,浸泡30分钟,取出晾干备用。

苗床消毒:喷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2次。

(2)选用穴盘规格选用长52厘米,宽26厘米,高5厘米的50孔(孔径5.0厘米×5.0厘米)或72孔塑料穴盘(孔径4.0厘米×4.0厘米)。

(3)育苗基质使用富含有机质和黄瓜苗期生长所需营养元素、不含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理化性好的轻型育苗基质。育苗基质可自行配制,也可直接购买商用成品基质。自行配制基质的基本材料可选用:草炭、腐叶土、蛭石、珍珠岩、菇渣等。常用的基质配方有:草炭:蛭石=2:1、腐叶土:珍珠岩=7:3,一般每立方米基质中均匀掺入粉碎的硫酸钾复合肥0.5千克、过筛后的膨化鸡粪10千克。目前宁夏广泛采用的商用基质是农友公司生产的“壮苗二号”、“天缘I型、II型”及“鲁青基质”。

(1)基质消毒提前7—10天对基质消毒,已注明经过消毒的商用基质可不采取消毒措施。用过的旧基质每立方米可用40%甲醛40—100毫升兑水稀释后喷洒拌湿、拌透基质,覆膜堆闷3—5天,摊晾,甲醛味散失后使用;新基质每立方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克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75克与基质拌匀,覆膜堆闷2—3天,摊晾,药味挥发后用。

(2)基质预湿装盘前先把基质拌湿,调节含水量至55%—60%,即用手紧握基质,有水印而不形成水滴。堆置2—3小时使基质充分吸足水。

(3)基质装盘将预湿好的基质装入穴盘中,用刮板从穴盘的一方刮向另一方,使每个孔穴都装满基质,装盘后各个格室应能清晰可见。

(4)播种

(1)种子质量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田间植株的生长和果实的品质,因此,播种前必须做好种子的选择。除去杂籽、杂物、破损籽、秕籽等,选留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符合品种标准的种子。

(2)种子处理

温汤浸种将种子倒入55℃的温水(要不断添加热水保持水温恒定)中浸泡30分钟,按顺时针方向不断搅拌种子使之均匀受热。

药物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小时,或用40%甲醛150—200倍液浸种20—30分钟,或用10%磷酸三钠液浸种20分钟(此法主要针对病毒病),或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2小时(主要防细菌性病害)。药物浸种后必须用清水充分淘洗干净,方可转入下一步操作。

浸种经温汤浸种或药物浸种后的种子,除去秕籽和杂质,用清水将种子上的黏液洗净,保持25℃—30℃水温浸泡2—3小时。

(3)催芽为使出苗整齐一致,要对处理过的种子进行催芽。

将吸足水分的种子吸去种子表面水分,用消过毒的湿毛巾或脱脂纱布包起,置于恒温箱中,前期保持30℃催芽24小时,后期保持25℃催芽24小时。催芽期间每天早、晚用25℃—30℃的温水漂洗种子和毛巾等物。有五至六成种子“露白”时及时移至冷凉处准备播种。如种子出芽后因天气等原因不能及时播种,应将种子摊开,盖上湿布保湿,放在10℃左右的条件下短期保存,抑制生长,防止播种时胚根太长,降低种子的顶土能力,影响出苗。为防止伤芽,播种时可用镊子或筷子代替手工操作。

有催芽室设备的,播种后再催芽,将播种后的苗盘放入催芽室穴盘架上,启动加温、增湿与调温设施进行催芽,等种子60%拱土时挪出。

(4)播种将装满基质的穴盘整齐码放至一定高度,最上面放置一张空穴盘,人工适当用力压穴,使穴坑深达1—1.5厘米,每穴播1粒种子,注意种子平放、芽尖朝下,播种深度1—1.5厘米。播种后,覆盖一层基质或蛭石并将多余基质用刮板刮去,使基质与穴盘格室相平。覆土后用细孔喷头浇透水,以穴盘底部渗出水为宜。

(5)苗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