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现代农业知识读本
29435700000018

第18章 生态农业(2)

塔的层次的多少,与能量的消耗密切相关,层次越多,能量利用率越低。例如,农田生态系统,塔的层次少,在这个系统只以粮食为生,能量的利用率就高。

从这个意义上看,人吃粮食、蔬菜和水果是最短的食物链,比较经济地利用了生产者从阳光固定下来的能量。如果把粮食拿来作为第二性生产原料进行再生产,收获其二性产品——肉、蛋、奶类,势必造成能量利用上的浪费,而维持消费者的个体数量将大大减少。但这仅是一个方面。

从食物的营养价值和人类健康需求来看,则增加人民食物组成的肉、奶、蛋类比例,却仍然十分必要。林德曼学说只是一般规律,不同种类的禽畜之间,饲料的转化率(转肉率)是有一定差异的,并且与饲料质量、饲养管理水平有密切关系。比如牛、羊等反刍动物,它们的瘤胃可容纳食物60%~70%;肠道也很发达,一般为其体长的20~27倍以上,食物在消化道内可停留7~8天。如以小麦喂牛其消化率可达39%,喂猪其消化率仅达10%,以小麦秸秆喂牛其消化率达42%,喂马消化率为18%,而喂到猪则基本消化。另外,牛羊还具有较强的消化粗纤维的能力。它们胃中有大量的细菌和纤毛虫。(据测定,1牛胃内容物中有细菌1000亿个,纤毛虫200万个)通过微生物分解形成各种有机酸,供牛羊吸收利用,同时,细菌、纤毛虫本身又是牛羊的生物蛋白来源。所以这类牲畜不供给饲料蛋白,照样可以成长。人们为了节省蛋白质饲料,用尿素,硫铵等非蛋白氮作饲料喂养牛羊,使牛羊胃中微生物旺盛繁殖,换取生物蛋白质同样可以收到良好的饲养效果。

3.腐解(残渣)食物链的利用腐解食物链主要是秸秆、糠麸、人畜粪便、动植物残体的逐级分解、还原,最后变成H2O、CO等无机元素。再又重新参与到物质循环中去。降解过程中,有机物中的化学潜能变为热能而散失。目前人类所利用的能量主要是草畜链中逐级固定、转换和传递的热量,而腐解链中能量则利用很少。如何使生态系统中的这部分熵值变为可供人们利用的能量,将具有重要意义。

沼气除了发酵种植食用菌,是腐解链节中一条重要的途径。其中包括不同来源粪便的再利用,绿肥饲料的“过腹还田”等。

(四)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

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技术,尽管在农业生产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对有效减轻为害损失功不可没,然而由于高效剧毒有机农药的大量使用,对作物、对人畜对害虫天敌,对生态环境的毒害、残伤、杀灭和污染也是鲜为人知的。

为开发生态型农业,保护好作物、天敌及至人类生活生存的环境,人们探索出了无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技术和方法,现介绍如下:

1.充分利用植物种间特异性防治病虫害

大白菜和卷心菜最易感染一种细菌性软腐病,但如果和大蒜实行套种,就能防止软腐病的发生,因为大蒜中的大蒜素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大蒜的挥发气味还能赶跑麦蚜、棉蚜等许多害虫。从这种生态来看,大白菜、卷心菜、小麦、棉花等作物与大蒜组合成复套种植,即可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又能生物防治病虫害,减轻环境污染。

洋葱也具有杀菌作用,可以杀死小麦黑穗病病菌、碗豆黑斑病病菌和马铃薯晚疫病病菌,所以人们将小麦、碗豆、马铃薯分别与洋葱组合成立体复合种植,使小麦黑穗病、碗豆黑斑病,马铃薯晚疫病大大减轻。

韭菜的驱虫杀菌作用可使甘蓝根腐病受到抑制,菜青虫减少。线麻在幼苗生长期有一种特殊的味道,当有翅蚜虫飞向大田产卵时,嗅到这种麻味就很快离开。因此,作物田中带种一些线麻可避免蚜虫对大田作物的危害。

目前鼠害猖獗是世界头疼的问题。在大田中混种些蓖麻则鼠害大减,还可采集蓖麻刺果堵塞鼠洞口驱赶家鼠。

根据植物之间的相互拮抗作用,我们可以优化组合、趋利避害,达到不用农药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2.制造植物性农药防治病虫害

大蒜汁农药

取红蒜250g,加水浸泡片刻,捣成蒜末,加水稀释成20倍液,可喷雾防治蚜虫、麦田红蜘蛛、介壳虫、小麦线虫、灰霉病等病虫害。或取50g大蒜辫捣成泥加水10kg搅拌,浸泡1~2小时,取其滤液喷雾防治蔬菜上蚜虫。

辣椒上清液

取干红辣椒50g,加清水1000g,煮沸15分钟,过滤取清出液喷雾可防治蚜虫、白粉虱、红蜘蛛、地老虎、蝽象等害虫。

韭菜汁液

取鲜韭菜1kg,加少量水捣烂后取菜汁,用1kg原液兑水10kg,进行喷雾可有效防治蚜虫、红蜘蛛、杀虫率90%以上。

烟梗加洗衣粉浸液

取烤烟、旱烟鲜叶50g,或烟梗100g,泡在3kg水中一昼夜,用手反复搓烂后过滤,再加入0.1%~0.2%的中性洗衣粉,配成浸液,可喷雾防治蚜虫、叶蝉、粉虱、卷叶虫、红蜘蛛、蓟马、蝽象等多种害虫。

木醋液

用米糠、作物秸秆、果树皮枝条等,置于铁罐中焚烧,在冒烟处收集一种浅黄色的液体即“木醋液”。按1∶50的比例兑水稀释后在作物上喷雾。用这种比例的醋液30℃浸种,用500倍稀释液播前喷药大田可代替土菌消、百菌消、百菌通等农药,实施无农药防治。

食醋液

用食用醋按1∶100的比例兑清水(自来水)制成醋溶液喷雾在菜叶上可熏杀小菜蛾、蚜虫、甘蓝夜蛾、螟蛉等害虫,害虫受到醋液的熏杀后,会像喝醉酒似的摇摇晃晃,很快会从菜叶上掉下来,是被熏闷了,但并未杀死,要经过3天以上时间还会爬到其他菜叶上。所以要喷雾两次以上,以免再次为害。

白酒稀释液

用35℃以上日常用的白酒,按1∶1000的比例兑水稀释成酒精溶液,然后灌入喷雾器喷洒病株,以将白色锈状物冲洗干净为标准。对粮食和蔬菜作物上的白粉病均有防治效果。它不仅是一种治疗剂,而且还是一种营养保护剂。

白糖水

白糖加水按1∶1000的比例制成糖水营养保护剂喷雾,可恢复初受冻害的蔬菜。

草木灰液

用1∶50的比例将草木灰浸泡水中一昼夜,取滤液兑敌百虫少量,能对蚜虫、红蜘蛛等害虫起杀伤作用,同时能增强小麦抗倒伏能力。用干草木灰撒施于刚出苗的大田甜菜、大白菜可防治多种害虫幼虫。

以肥治虫

一些肥料对害虫具有一定的腐蚀熏蒸作用,故可作以肥治虫。用2%尿素液或1%碳铵液进行叶面喷雾,每隔7天喷1次,连续2~3次,能控制红蜘蛛、蚜虫等为害。

3.充分利用天然诱饵及昆虫趋性消灭害虫

利用害虫食性防治害虫。菜蛾最喜欢食大白菜,可在每亩(0.067hm2)甘蓝田中松散有序地种植20棵大白菜,菜蛾幼虫就会全部集中到大白菜植株上取食,为集中消灭害虫创造了条件,而以便消灭之。

烟草毒蛾对酸浆(即红姑娘或挂金花)的果实有喜食特征,所以可作为诱饵,在大田作物中定植挂金花,当土壤中的烟草毒蛾蛹孵化成第一代幼虫,并聚于挂金花时,一网打尽。

利用昆虫的避光性防治害虫。菜蛾类害虫具有躲避黄色光的特性,所以在蔬菜大棚内置黄色荧光灯进行防治。

利用昆虫趋光性防治害虫。夜蛾科昆虫都具有趋光性,可在蔬菜地、大田中或棚室旁设置日光灯杀夜蛾科各种害虫。在菜蛾、菜螟、斜纹夜蛾等成虫羽化期,采用灯光诱杀。即每0.67hm2菜地安装1盏20W的黑光灯。时间在4月中下旬至6月初和9~11月中下旬。对诱杀菜螟、菜蛾、斜纹夜蛾、银纹夜蛾、甘蓝夜蛾、甜菜夜蛾等蔬菜类害虫和榆裳夜蛾、桃裳夜蛾、柳裳夜蛾等林木害虫及灯蛾类成虫效果甚佳。

4.充分利用害虫天敌防治害虫生物防治是无农药防治的发展方向,利用自然界益虫、食虫鸟或微生物去捕食寄生于害虫体内,从而减少害虫数量,既消灭了害虫,又减少了污染等,保护了环境。

蚜虫天敌有各种瓢虫、大绿食蚜蝇、大草岭、小花蝽等十几种。瓢虫全球已知的有5000多种,我国发现的瓢虫也多达530多种,其中常见的有七星瓢虫、六班月瓢虫、异色瓢虫、龟纹瓢虫和红点唇瓢虫等。瓢虫均以成虫和幼虫捕食各种蚜虫、木虱叶螨及鳞翅目害虫卵等。具试验作物单株蚜量100头左右时,每两株放1头异色瓢虫2龄幼虫,7天后防效可达70%以上;当作物单侏蚜量达320头左右时,每株放2头异色瓢虫成虫,7天后防效可达73.8%,七星瓢虫我国每年发生4~8代不等,成虫寿命长达2~3个月,单雌产卵量为200~3000粒,每头成虫每天可取食蚜虫120头。龟纹瓢虫成虫和幼虫日平均食蚜量达118.6头,当田间飘蚜比为1∶60~80时,不需施药即可完全控制为害。红点唇瓢虫是盾瓢蚧、粉虱、叶螨的重要天敌,当田间飘蚧比为1∶200~400时,放瓢虫45~65天,蚧蚜口减少73.7%~94.4%,而对照同期则增加1345.85%~1482.3%。

食蚜蝇常见的有大灰蚜蝇、大绿食蚜蝇和黑带食蚜蝇。它们主要以幼虫捕食蚜虫、介壳虫、叶虫草、蓟马、小型鳞翅目幼虫等。据试验,大灰食蚜蝇1~3龄幼虫平均日食量分别为13.8头、41.8头和100.9头。田间蝇蚜比为1∶10时,能有效抑制蚜虫为害。黑带食蚜蝇日平均食蚜量为42头。

草蛉全世界已知的约1400种,我国约100种,田间常见的有中华草蛉、叶色草蛉和大草蛉。草蛉类主要以幼虫捕食鳞翅目害虫卵和低龄幼虫、蚜虫叶螨等。据观察,1头叶色草蛉一生可食棉铃虫1龄幼虫400~500头,中华草蛉1~3龄幼虫分别捕食蚜虫29头、72头和28头,一生共可捕食蚜虫384头。大草蛉也喜食蚜虫。

小花蝽以蚜虫、木虱、介壳虫、叶螨、蓟马、鳞翅目昆虫卵及幼虫为食,是棉田、麦田的主要天敌之一。据观察,一只小花蝽日平均捕食棉铃虫孵化出幼虫14~27头,雌成虫每日可取食棉铃卵5~8粒。田间益害比为1∶1时,捕食率为95%,防效为78%;1∶3时,捕食率为80%,防效为59%。小花蝽在棉田生态系统中的发生量以麦套棉田系统中的发生量高于纯棉田,单作春棉田高于夏棉田。以此为依据可实行小麦与棉花套种和单作以春棉为主要生产方式保护小花蝽。

寄生性天敌有蚜茧蜂,生物天敌有蚜菌等。菜粉蝶、菜蛾的天敌有赤眼蜂、澳洲赤眼蜂、绒茧蜂、舞毒蛾等十几种。

保护天敌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施用化学农药应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不能随意加大药量及浓度,以确保天敌安全生存、繁衍,增加其种群数量,以助消灭抑制害虫,减轻危害。在蔬菜上充分利用杀螟杆菌粉剂、青虫菌粉、强力311、312等生物农药,杀灭害虫,保护天敌,减轻污染。小麦抽穗至灌浆期,是蚜虫、粘虫、锈病等的盛发期,也是天敌控制害虫的关键时期。例如在粘虫发生地块(25~50头/m2)天敌不能控制时,用仿生农药的20%幼脲1号每亩(0.067hm2)用量10g,或25%的幼脲3号每亩(0.067hm2)用量30g,于孵化期2龄幼虫期喷药防治,均能有效防治粘虫保护天敌。

5.利用性激素防治害虫用活雌蛾制成诱捕剂诱杀雄虫。或捕捉2~5头未交尾的活雌蛾放进尼龙纱网制成的小笼子里,吊挂在水盆上方,雌蛾发出的性激素可诱来前来交尾的雄蛾,1次可诱杀200~500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