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现代农业知识读本
29435700000006

第6章 绪论

21世纪我国农业的发展定位在现代农业上,农业发展更加国际化,农业科技日新月异,农业面临的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约束越来越大。要把握这一历史机遇,赢得新世纪新农业的新发展,必须先要认清农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理解现代农业的科学内涵。

首先,21世纪农业基础地位仍不会动摇。随着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二、三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农业的比重相对减少,然而这样并不意味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任何时候不会改变,不会动摇。就我国的国情看,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匮乏,预计到21世纪30年代,我国人口将突破16亿,按目前人均占有粮食400kg的低限安全指标计算,要供养16亿人口需要6.4亿t粮食。同时肉食产品要增长60%~80%,水产、果蔬、蛋类等农产品也需相应增加。如此巨大的增长需求,世界上哪一个国家都无法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

农业一旦出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即无粮不稳)、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存。

就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看,农产品如粮食、油料、棉花、麻类、果蔬等是轻纺工业和食品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

再者,农业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积累。据国家统计部门计算,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40年中,全国农业通过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和农业税流出的纯收入累计达1万亿元以上。由于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所以国家新世纪中的积累仍然依靠农业。就发达国家看,他们也历来都重视农业,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保护农业。美国农村人口虽然占总人口的

2.43%,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很小,然而并没有因此放松农业,而是采取了许多强有力的政策保护,来扶持农业。因为农业问题谁都明白,农业出问题就会受制于人。据联合国经济发展组织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日本、美国每年对农产品贸易的补贴高达500亿~800亿美元,特别对农业科技方面的投入,是发展中国家的10~15倍。以色列国家只有4万hm2耕地,每年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投入8000多万美元。

其次,21世纪农业必定是以科技为支撑的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生命科学、生物科学、信息科学、新能源新材料科学、航空航天科学等众多科学向农业的渗透,必将给农业增长、农民增收方式带来突破性的转变,就目前科技发展动态看,正在或已经形成五种新型农业。

一是可持续农业。由生态农业演化而来。所谓生态农业主要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基本上不用化工产品,如化学肥料、农药、化学添加剂等,完全靠农业自身的有机质循环,来维持农业生产。而可持续农业则主张“尽可能减少化工产品,如化肥、农药、添加剂等的使用,节约资源,降低成本,促进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

二是生物农业。目前,世界各国科学家已采用基因导入法和基因重组法培育出了大量农作物、畜禽、水产、果蔬等新品种,而且这些新品种在增产、抗病、抗逆、品质提升以及满足人类某种特殊需要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另外,目前科学家还在研究或已经取得成果的细胞工程技术包括克隆术(即无性繁殖)、脱毒技术、染色体工程、单倍体育种、细胞融合、原生质培养等,在未来农业生产中将发挥巨大的作用。科学家曾预言,农业遗传工程中回收的利润将比医学高出10倍,利用生物技术获取的效益为生产投资的40倍,届时农业将会摘掉弱质产业的帽子。

三是设施农业。即通过采用先进的农艺措施如农业工程措施,推进农业集约化、一体化、工厂化生产。比如:以色列滴灌节水工程、日本“全自动蔬菜工厂”、中国式日光节能温室和电脑控制的现代化滴灌系统装有电子传感器及测定水肥需求量的智能农业,可以把水肥的最适量输送到作物根部,加上温室、大棚的配套开发,使土地周年都可以进行生产。以色列的温室农业从20世纪80年代的900hm2发展到2005年4333hm2,用电脑控制水肥、气候、自动调节温度、湿度和气、光、热等,结构先进的温室如同一个工艺先进的生产车间。日本一座占地7hm2的现代化玻璃温室的日照、温度、湿度、供电、供气及灌水施肥等设备全部由电脑控制。

四是网络农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在农业上广泛应用,使农业的生物性生产行业劣势得到改善。许多发达国家通过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改善基础设施,农业实现了工业化的自动和半自动生产,使生产效益提高5~10倍。网络农业走在最前列的是美国,目前有40%的农民在商务活动中使用电脑,近40%的农民和70%的牧场拥有计算机并联入因特网,网络农业已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翼。中国在这方面相对滞后,但已经起步,并开始发挥作用。21世纪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将能改变农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五是太空农业。随着航天科学的发展,太空农业也将发展起来。农业科学家利用太空这一特殊环境诱变基因培育农作物新品种,未来人们有可能会在其他星球上研究、开发和从事农业生产。

第三,21世纪农业经济运行将趋向“五化”。根据国际和国内农业发展的趋势,21世纪农业经济运行将走向“五化”:一是市场化。21世纪的农业将是市场化农业。在农业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中,虽然还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然而它们只是暂时的,会通过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和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机制而逐渐消除。在指导农业生产的实践中,既要研究现实的市场需求,又要研究预期的市场需求;既要研究整体的、年际间的市场趋变,又要研究不同埠地、不同时节、不同产品的市场变化;既要研究产地市场,又要研究销地市场,最大可限度地掌握市场的“变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围绕市场需求组织农业生产经营,调整农业的投资结构和产品结构,使农产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

二是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大趋势。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快速上升和自然资源的限制,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下降,从而开始把着眼点转向国际市场,到国外去投资建设生产基地,这给我国农业引进外资和技术无疑提供了机遇。随着我国WTO过渡期的终结,农业将更积极、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分工,实现资源优势互补。诚然,我国也同时受世贸组织有关贸易原则的约束,使农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国际竞争压力,对我国农业产品的出口创汇造成影响,这对我国农业来说将又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但不管怎样,农业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势不可挡,只有及早行动,主动适应这个大潮流、大趋势,才能抢得更多的国际农产品市场份额,才能分享国际贸易的平均利润,才能在国际农产品贸易谈判及规划制定中取得话语权。

三是区域化。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在优势产区发展主导产品,能够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释放和形成新的生产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密集科学技术,提高生产的技术水准和管理水平,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程式化生产,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绿色”品质;能够相对集中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针对一种产品研制开发全程机械化技术,使优势产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实行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形成优势产区和规模优势,是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业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成功经验。如美国形成了有竞争力的优质专用小麦、玉米、柑橘产业带,法国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酿酒葡萄优势产区,我国的山东省建成了“寿光蔬菜之都”。从国内外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看,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施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选择一些优势农产品,在一些最能发挥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优势的区域进行集中生产,能够达到较高的生产水平,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降低成本,优化品质,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区域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于抵御进口农产品的冲击,扩大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是产业化。所谓产业化就指农业的产、加、销一体化。它是指农业生产企业(农户、农场等)与其他关联生产部门,如加工业、商贸业、服务业、金融业等在专业化和协作的基础上紧紧相连、协调发展,在组织上、经济上结为一体的经营形式。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形式的产生,意味着工业资本或其他非农资本进入农业领域,通过这种形式,可使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从而使农业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进而提高整个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和效益。作为世界第二大农业产品出口国的法国,其农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就是生产经营的高度一体化。

五是管理企业化。就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看,农场制、集团式、工厂化生产才是现代化农业的最有效的生产经营方式。所以,逐步建立专业化、协作化的集中生产体制,实现工厂化生产是现代农业的归宿。那么,对农业生产的管理也就自然引入企业的经营机制,实行企业化管理。其生产目标不再是自给自足,而是市场需求;经营方式不再是以户为单位的松散式经营,而是相对集中的规模化、工厂化生产;同时更加注重精细的成本核算。

第四,21世纪农业发展思路和方式方法。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农产品总量短缺的状况已经得到根本改变,农产品需求基本趋于平衡,丰年有余。市场供求关系的深刻变化,标志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一新的阶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质量效益,转变增长方式,千方百计为农民增收广开门路和新来源,是农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的分阶段变化,21世纪农业发展思路和方式方法是抓好四个转变。

一要由注重单一生产向生产、流通并重转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必须牢固树立市场意识,紧紧围绕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使农产品供给结构同市场需求结构更相应。

二要由单纯注重数量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农产品国际竞争更趋激烈。只有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才能增强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有效抵御国外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三要由单纯注重速度向速度、效益并重转变。随着市场和资源环境约束的加大,单纯追求发展速度的路子走不通了,必须走集约经营、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要注重和讲求效益和速度。

四是工作方法要由注重行政命令向更多地用经济、法律手段转变。发展市场经济,农民已经成为生产经营的主体。那么,从事农业和农村工作,必须要尊重农民的权益,善于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指导工作,用说服教育、示范指导和提供服务的方法处理同农民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