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学洒脱斋夜话
2949800000065

第65章 自由灵魂独唱

山西作家李锐给自己的一本书起名曰《拒绝合唱》。

很有点意思!

要说合唱也是很美的一种声乐演唱形式,尤其是那四部混声合唱很有艺术感染力。

可惜文学创作不能搞合唱。作家要能言人所不敢言、不能言、不尽言,都唱一个调子如何使得?是以作家理应都是独唱家!便是古人同题作诗,也讲究各出心机,自成绝响。

然而,多少年来中国文坛上少有独唱作家,多为合唱把式。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领唱者往往都不是作家,是作家他爷!

如今可不同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随着信息网络发展不可阻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年突飞猛进,体制文坛上的合唱队已然溃不成军。民间作家群起于青萍之末,呼啸于四野八荒,虽则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但最为可贵之处在于:个个都以独唱作家自居,人人都怀揣一个自由灵魂。笔者敬称其为“自由灵魂独唱”!

这本《情韵》的作者梅雨女士,就是“自由灵魂独唱”。

大合唱时代讲究写农业题材的作家,写工业题材的作家,写军事题材的作家。梅女士则工农兵全不写,只写她爸她妈她哥她姐她师友她同事她邻居她最感恩的人她最怨恨的人她最瞧不起的人。

应该是满怀一腔革命激情歌唱祖国和人民,一支笔专奏主旋律。梅女士却满纸的风花雪月、儿女情长、柔肠百结、哭笑任我,一会儿《夜深沉》,一会儿《看见月亮就想哭》,一会儿又是《女人要可爱》。

初登文坛嘛,你应该拜师访腕,在老师们亲切指导之下先写写诗,再写写散文,再写写短篇小说中篇小说之类,而且先在县市级刊物上发表,再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再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一级一级慢慢来嘛。梅女士倒好,一上来就不门不派,单打独斗,十八般武艺,诗歌散文小说杂文全部上,而且不走正途,一股脑都捅到网络上去,呼朋引类共赏析,七嘴八舌发议论,自己一伙先热闹了个欢,全不顾国有国法,行有行规呀!

从来出书都要送交出版社三审通过,官方正经渠道发行,搞个首发式,来个签名售书,请几个圈内大腕文学评论家吹吹风,想方设法评上个什么文学奖,弄个会员理事先当当,名利双得,旱涝保收。梅女士又不同,自编自审,自掏腰包出书,比如那本《我和亲人》就是如此运作,印了几百本想送谁送谁,就是没有送给评委和圈内领导。这本新着《情韵》虽然有了书号,但还是自费打理,与稿酬、评奖、名利等等了然无涉。

所以,不管《情韵》的艺术品位如何评断,其真价值就在于:确乎是“自由灵魂独唱”。

张籍说“酒边多见自由身”,司空图说“忙闲皆是自由身”,罗隐说“世间难得自由身”,寇准说“无荣无辱自由身”,朱熹说“三山虽好在,惜取自由身”。这些古代名作家非常在意一个文人的“自由身”,心气已然很高了。可是,没有一个“自由心”,没有一个自由的灵魂,能得到真正的“自由身”吗?21世纪初的中国作家们,首先是梅女士这些新生的民间作家们,终于开始了“自由灵魂独唱”,其意义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文学价值。

中国文学的希望正在于此!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