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歌圩是广西壮族的传统歌唱节日,历经千百年而不衰,向人们展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广西壮族人民不同凡响的艺术创造力。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对歌又是节日里的一项主要活动,所以又称“歌圩”或“歌节”。歌圩,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在壮语中被称作“窝墩”、“窝岩”,意为“出野外玩耍”。由于这种活动相互酬唱,彼此对歌,所以古代称之为“墩圩”。
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初八、五月十二和中秋节等都有歌会,这其中的“三月三”歌圩最为隆重。它起源很早,早在宋代就已经流行。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载,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到了清代,“三月三”便形成了成千上万人参加的大型活动。每到这一天,方圆数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兴高彩烈地穿上节日盛装赶来参加,少则几百人,多的时候甚至有数千人或上万人。人山人海,歌声嘹亮,那里顿时成了歌的海洋。
关于歌圩的来历,在壮族民间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说法是纪念“歌仙”刘三姐。据说,在壮族有一个小女孩,她聪颖过人,12岁就能通经传,看着什么都能马上自编自唱,而且绵绵不绝,不失音律,优美动人,被认为称为“歌仙”。她从小父母双亡,靠打柴为生。在劳动中,她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财主们对她又恨又怕。所以,有一年的三月初三,财主派人乘刘三姐在山上砍柴的时候砍断山藤,结果刘三姐坠崖身亡。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刘三姐遇难的这天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三月三”歌圩开始前,众人先抬着刘三姐的神像游行一周,目的是纪念刘三姐,并祈求她赐予歌才,保佑“三月三”歌圩中人人对歌如意。敬完“歌仙”刘三姐后,人们争相亮开歌喉,相互对唱。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答应,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爱慕歌”、“交情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内容包括天文、地理、民族历史、现实生活、生产知识等,随编随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青年男女经过对歌后接触,建立一定感情,相约下次歌圩再会。
歌圩节一般会持续两三天,地点通常是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以接待外村歌手。对歌虽然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是老人小孩也都会来旁观助兴。歌圩旁边,摊贩云集、商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也会为来赶歌圩的人提供食物和住所,无论相识与否,壮族人都会热情接待。
在“三月三”歌圩节这天,不仅有男女青年集体对歌,而且家家户户要做五色糯饭,欢度节日。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主要目的是娱乐,但也有定情的含意。
延伸阅读
“三月三”歌圩节的绣球
壮族自古以来就有制作绣球的传统,他们制作的绣球是广西众多的刺绣工艺品中最为精美的。
绣球是壮族姑娘们用手工精心制作而成,以圆形最为常见,也有椭圆形、方形、菱形等。多以红、黄、绿三色做底及面料。绣球大多为12瓣,每瓣皆绣上各式吉祥物,如梅、兰、菊、竹等花卉图案或春燕、龙、凤等。绣球大如拳头,内装棉花籽、谷粟、谷壳等,上下两端分别系有彩带和红坠。
人们在茶余饭后互相抛接绣球以娱乐身心,起到沟通感情的作用。在歌节上,绣球却是维系爱情的使者。如果姑娘对眼前的小伙子人才、歌才都比较满意,便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将怀中的绣球赠与意中人,小伙子则回之以手帕、毛巾之类的物品,作为定情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