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节俗文化
29502100000023

第23章 执杖鞭牛的打春俗

立春之日民间有“鞭春”、“打春”的习俗,也就是鞭打春牛,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这种方式体现了人们对五谷丰登的美好期盼。

打春是立春节的另外一种习俗,这种习俗虽然也源自上古的迎春、庆春,但中古以后则更多指祈祝丰收——向春神乞求,向土牛祷祝。

打春的来历

立春节打春的习俗,传说源于隋末。

传说在隋大业十二年(616年),炀帝三下江都(扬州)游玩,不觉已到新年,又正值炀帝生辰,百官都来祝寿,奸臣乘机献媚呼:“万岁英明,国泰民安”。炀帝得意忘形,说:“今国泰民安,让耕牛也歇息吧!”众臣闻言,面面相觑,不解其意。有臣起奏:“万岁,春耕在即,为何让牛休息?”炀帝说:“朕属牛,今又牛年,岂不能休息!”并下诏:“耕牛今春放假,主人要好生饲养,违者严惩。”

全国上下顿时民怨沸腾。因炀帝连年出征高丽、山东等地“扫地为兵”,耕稼失时,田畴多荒,如今又加上给耕牛放假,无异于雪上加霜。因此,四方农民皆揭竿而起。吓得炀帝躲在宫里,不敢出来。因此,农民纷纷赶牛春耕,但牛已变得惰,须鞭打才愿下田。故农夫边打边唱:“春交六九头,手举鞭条打春牛;打得春牛下田去,打得昏君﹙炀帝﹚不露头。”立春打春牛的习俗也就流传下来了。

打春的历史

打春,又叫鞭春牛、鞭土牛,起源较早,汉代时就有土牛耕人、青帝句芒的记载。如《后汉书 祭祀志》:“立春之日,迎春人于东郊,祭青帝句芒,车旗服饰皆青,歌青阳八佾。”《礼仪志》说:“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令史皆服青帻、立春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但此时还未提到鞭春,唐代以后,出现了“执杖鞭牛”,也就是所谓鞭春、鞭春牛、打春牛。

宋代及其后的鞭春之举由皇帝、官吏或句芒神进行,因其所在地及规模、时代而不一。此时,进春、馈赠小春牛、以春牛碎片馈赠或祝吉的习俗也已经形成、流行。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就记载有北宋鞭春习俗:“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土牛)入禁中鞭春。”

明清时期,继承了古老的唐宋遗风。据清《潮州府志 岁时》载:“立春日,官长鞭春毕,争取鞭碎土牛,谓之压邪。虽得丸泥片纸为吉,不则意沮气馁,故奋臂直前,拥挤杂沓,官法不能禁也。”有的还在土牛腹中装满五谷,打破后五谷溢出,意为“五谷丰登,满地皆是”。

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如妇女们抱小孩绕春牛转三圈,旧说可以不患症病,今已成为娱乐。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吕梁地区盛行用春牛土在门上写“宜春”二字。晋东南地区习惯用春牛土涂耕牛角,传说可以避免牛瘟。晋南地区讲究用春牛土涂灶,据说可以祛蚍蜉。另外还有采茶祭春牛活动,湖北地区还举行龟子报春活动。除了皇历上有春牛图外,各地年画中也普43遍刻印春牛图,作为春节期间的吉祥图。

延伸阅读

《春牛图》

《春牛图》是刻版印刷后专供人们张贴的,它表现了人们祈求丰收的美好愿望。

这种版画的构图,通常有一个牧童和一头牛,牧童头有双,手执柳鞭,其实是句芒的象征,所以亦称芒童。绘图者也根据官颁立春时间来进行芒童站位的设计,如果是牵牛于后表示农事早,如果是骑于牛背表示农事平;如果是驱牛在前表示农事晚。农民们买回家去,既当年画张贴,又因此知道了立春的大致时间,此外,这种供给张贴的春牛图上,一般都写有恭贺新年的吉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