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节俗文化
29502100000034

第34章 寒食、清明溯源

清明节,有着悠久而多变的历史。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隋唐年间,和寒食节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

据宋代陈元靓的《岁时广记》中所说:“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岁时百问》一书也曾做解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可见,清明节是由其所处的时令在气温、光照、降雨各方面俱佳而得名。

节气清明

追溯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清明最开始是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存在。清明的原意是大自然已经到了转暖的时候,万物开始复苏,可以春耕播种了。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中国古代又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由于是节气,所以那时的清明多是农时方面的活动。如东汉崔《四民月令》说:“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涂隙穴,具槌、持箔、笼。”唐末五代韩鄂《四时纂要》也记载:“清明之日,修蚕具蚕室,宜蚕。”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关系。

寒食与清明

节气是中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由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便渐渐与寒食合二为一,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古代的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日,相传起源于春秋时代,当时晋国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又名介子推)便护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希望日后他安然回国,当上国君,并勤政爱民。十多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并逐一犒赏流亡期间曾协助他的人,却忘了介之推,他经旁人提醒,才赶忙差人请介之推前来领赏。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已到深山隐居。晋文公与臣子在山中遍寻不获,有人提议放火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会救母亲出来。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之推背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将二人安葬在柳树下。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

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但由于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连,同时都有怀念祖先、祭祀前人的情感诉求,所以唐朝以后,清明与寒食渐渐相融在一起了。如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中有“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的诗句。

到明清,“清明”之称多于“寒食”。现代,大多数地方的百姓更是只知“清明节”,不知“寒食节”之名了。

延伸阅读

蚕神的传说

汉代以来,人们认为清明是预祝蚕室的吉时,直到明清时期,“暖蚕种”、“蚕姑”仍是清明的农桑习俗。

蚕姑也就是蚕神,还有蚕女、马头娘、马明王、马明菩萨、蚕花娘娘、蚕丝仙姑、蚕皇老太等多种称呼,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司蚕桑之神。相传有一位妇人非常想念因为远行而久久不归的丈夫,于是许诺谁能找回他的丈夫就将女儿许配为妻。谁知她家的马挣脱疆绳跑了,回来时竟驮着妇人的丈夫。丈夫不让他的女儿许配给马,一怒之下把马杀掉了,并且剥掉马皮,放在太阳下曝晒。这时忽然刮起一阵大风,将他的女儿和马同时卷起,他们随风飘荡,直到遇到桑树才停下来,并且都变成了蚕,人们就将他们合称为马头娘,祭为蚕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