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节俗文化
29502100000037

第37章 放风筝,驱秽气

清明前后,春风正盛,是放风筝的季节,因此放风筝成为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之一。每逢清明时节,可见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风筝,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筝文化。

风筝别称纸鸢,此外也叫风禽、纸鹞等。这些称谓都与禽鸟相关,概了其能飞的特点。而称作风筝,则是因为在鸢首缀一个小竹筒,风入筒中,其鸣如筝。这有些像绑在鸽子身上的风笛。而更有在风筝上装置简单簧片琴弦的,叫“鹞琴”。

风筝历史

中国是风筝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风筝最初并不是一种娱乐工具,而是战争时通讯和侦探的重要工具。像《鸿书》中“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的记载,和韩信“作纸鸢放之,以量未央宫远近”等典故中提到的木鸢和纸鸢,便是这种用途。后来梁武帝被侯景包围在台城的时候,也用纸鸢告危求援。

“风筝”的称谓,当是五代以后。相传在五代时,有个叫李邺的人,在风筝上拴上竹笛,微风吹动,嗡嗡有声,近似古筝的声音,因而得名风筝。

唐代以后,风筝成为一种娱乐工具,但只限于皇宫和贵族子弟游玩。风筝的形状也更加丰富,除了鹊、鸢、鹞等鸟类,虫、鱼、人、神均有之。北宋以后,放风筝开始流行于民间,而且日盛一日。

明清以来,风筝的制作日趋精巧,以至于曹雪芹竟心为所动,撰著《南鹞北鸢考工志》,记载了几十种扎、糊、绘、放风筝的工艺。此时的风筝,已经不只是一种娱乐用具,也成了一种工艺品,并出现了不以施放为目的而是用作装饰品的风筝。

至今,放风筝仍是一种盛行的民间娱乐活动,而且十分普及,多姿多彩的风筝中也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值得传承。

清明放风筝的习俗

清明放风筝是中国古代普遍流行的习俗。这一习俗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

清明时节放风筝,应是唐宋以后北方民间流行的活动。在古人眼里,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放风筝可以带走自己的秽气。清明节后就过了东风的时令,不再放风筝了,所以,古人会在清明时,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祸疾病都写在风筝上面,然后等到风筝升到天空中时就剪断风筝线,让它随风飘逝,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一年平安吉祥。如《红楼梦》中便有李纨劝林黛玉放风筝的描写。李纨就劝黛玉说:“放风筝图的就是这一乐,所以叫放晦气,你该多放些,把病根儿带去就好了。”后来当紫鹃要去拣别人的大蝴蝶风筝时,林妹妹学乖了,笑着劝阻道:“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丢出去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

清人潘荣陛在《帝京岁时记胜》中也把放风筝写得活灵活现:“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盆,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记载了当时倾城男女“各携纸鸢”,清明扫墓后施放较胜的盛况。

此外,清明时节,人们还有在夜间放风筝的活动。夜里在风筝下或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延伸阅读

风筝起源的不同说法

关于风的起源,学术界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风起源于先秦时代。《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中记载:春秋战国时,东周哲人墨翟,曾“为木,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

第二种说法是,韩信是风的发明者。“高祖之征陈也,信谋从中起,故作纸放之,以量未央宫远近,欲以穿地隧入宫中也。”

第三种说法认为风最早是在南北朝时期,由羊车儿制造。《资治通鉴》中这样描述:高州史李迁仁、天门太守樊文,将援兵万余人至城一。台城与援军信命已绝。有羊车儿献策,作纸系以长绳,写于内,放以从风,冀达众军,题云:“得送援军,赏银百两。”太子自出太极殿前乘西北风纵之。贼怪之,以为厌胜,射而下之。

第四种说法是风由五代时期的李发明。明代陈沂在《询录》中这样写道:五代李于宫中作纸,引线乘风戏。后于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如鸣,故名风。

此外,还有说法认为,风的直系祖先不是木,而是测风的旗。旗缘于以鸟羽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