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节俗文化
29502100000040

第40章 端午节起源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存在很多说法,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及曹娥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为端午节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延传至今已逾千年。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很多说法:荆楚百姓过端午意在祭奠屈原;吴越民众则认为端午与伍子胥有着深厚的渊源;闻一多先生曾撰写《端午考》一文,认为端午节是“源于远古时代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等,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局限性,但大都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推崇的爱国、忠孝之理念。

纪念屈原说

最多的说法,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对国家社稷忠心耿耿,却遭奸人陷害,被贬为庶民,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被流放期间仍然心系家国,写下了不少忧国忧民的诗篇,如《离骚》、《天问》等。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悲愤交加,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五,因此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等习俗,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纪念伍子胥说

端午节纪念伍子胥的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伍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伍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赐伍子胥宝剑,伍子胥以此死。伍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伍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纪念孝女曹娥说

端午节的另一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曹娥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吴越民族图腾祭说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吴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表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为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吴越人,称端午节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

对于这些考古证据,其真实性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察研究。

延伸阅读

端午节的称谓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

端阳节,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重午节,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菖蒲节,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此外,还有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粽子节 、午日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等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