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节俗文化
29502100000044

第44章 端午佳节吃粽子

端午节的饮食习俗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吃粽子。人们在享受中华传统美食之余,图个吉祥、平安、和谐,更让深远的爱国情怀得以释放与升华。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令食品。粽子以米为原料,用菰芦叶包裹,煮熟后色、香、味俱佳,具有清热降火之功能。粽子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粽子的由来

粽子最初是用作祭祖及神灵。我们从粽子的古称“角黍”可溯其源。“黍”原为中国北方的一种农作物,五月成熟。古人用菰叶包上黍米,成为类似祭坛上牛头的形状,作为祭品,称“角黍”、“角粽”。东晋范注《祠制》说:“仲夏荐角黍。”说明当时有夏至以角黍祭祀祖先神灵的习俗。

那么古人为何要把粽子包成牛头的形状呢?

这是因为古代先民祭祀时喜用带角的动物来作祭品,以祈求年丰。古人认为,动物角是人、神沟通的灵物,所以上古祭祀神灵所供奉之物,均以角为贵,来表示祝福。《诗经周颂》:“杀时牡,有其角,以似以续,续之古人。”如果译成现代白话:杀了那头大公牛,弯弯双角美无比。用以祭祀社稷神,前人传统后人继。诗中反映出周代人们以带角的牛来祭祀社稷的习俗。古时早期的棕子包成角形,称“角黍”,正是对动物角的模仿,以赋予粽子祭祀的意义。

到了战国时期,因屈原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粽子又成了祭祀屈原的物品。后人附会又编制出一些相关的传说。南朝梁吴均在《续齐谐记》中云:“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曲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曲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当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曲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人们用粽子来纪念屈原,实际是用传统的方式表达对心中英雄人物的敬仰和祭奠。

端午食粽的历史

粽子作为祭祀用品,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但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是在晋代。并且这一时期,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了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元代,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

明清两代,粽子更是作为一种吉祥食品。相传,那时凡参加科举考试的秀才,在赴考场前,要吃家中特意给他们包制的细长的像毛笔样的粽子,称“笔粽”,取其谐音“必中”,为讨吉言口彩。另一说法,这种笔粽吃到肚里,胸中会有神来之笔,考场答卷,可妙笔生花。

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延伸阅读

各地粽子趣闻

广东子咸又甜:潮州的双拼子是在一个子内,一边包裹肥肉、白菜、蛋黄,另一边包裹莲蓉,成为半咸半甜、极具风味的 子。

苏州子四角菱:苏州人吃子爱包成菱形,多用猪肉、枣泥、白莲、芝麻、核仁等,配料极为考究。传说乾隆皇帝有一次下江南经过苏州时,地方官用其为御膳,万岁爷食之大悦,日后四角菱形成为贡品。

湖南子怕不辣:因当地多山高林密,空气湿度大,人们爱用红椒加上烟熏鱼包子,即辣椒熏鱼,吃完一个子会辣出一身汗。

河北子口味多:河北的子里能见到整粒的红枣,也会放红豆、火腿,甜咸口味都有。小孩子还会在端午这天拿煮熟的鸡蛋和鸭蛋,互相用力顶,看谁先把手中的蛋顶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