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节俗文化
29502100000006

第6章 节俗文化及精神宗旨

节日中,人们的生活和活动,不是为生计实用而进行的,而是有社会教育意义的精神性的活动,寄托着整个民族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与憧憬,以期达到人人和谐的社会和“天人合一”的境界。

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名目繁多的各种节日,有的纪念祝贺,有的祭祖拜佛,有的祈寿祈福,有的艺演欢歌,还有的消遣娱乐。但上述种种,都只不过是中国传统节日所采用的各种名目和采取的各种活动类型,而不是节日的主旨。

那么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到底要达到怎样的目的呢?

追求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的节日,共同追寻着一个深层的终极目的,那就是,所有的节日都各自在适当的时间、适宜的场合,运用节日中的各项活动,来适时地调节和协调人与人、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也就是协调着“天、地、人”的关系,以期达到人人和谐的社会与“天人合一”的境界。

“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天道”和“人道”或“自然”与“人为”的合一,即天人协调,天人合一。如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郊祀、春祀、秋祀以及腊祭,都体现了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先民们认为“天”是有意志的人格神,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主宰,天、人之间是相通的。《尚书 洪范》中说:“惟天阴鹭下民。”“天”是保佑民众的。因此,先民们在春节等节日中,都要祭天祭地,表示祈求和感激之意。这种朴素的“天人合一”思想,使先民们与自然始终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这对于今天的生态环境保护不无启迪。

休养生息

古人重视休养生息,而节日就好比是从人生那相续不断的工作日——休息日——工作日的时间长河中所冒出的一段,“与前后时间截断、而似脱节的时间段落”。这段“与前后时间截断、而似脱节的时间段落”,也就是节日。

例如,二月二的春游习俗就是一次修养生息的活动。在漫长的冬季里,人们很少外出活动,体力下降。春季来临,能趁春游的机会到田间走一走,活动活动,这对恢复体能、陶冶性情大有好处。所谓“春季田间游,百病不露头”,“阳气吸在身,百病不缠身”,二月二春游的民俗,正合此意。

此外上巳节临水祓禊,清明时节踏青,重阳节登高赏菊,等等,都是一次次的休养生息,节日的喜庆也使人们对枯燥的生活有了期待和想象。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看,中国的传统节日就是选择了恰当的时间、适宜的空间,营造了与日常的工作与休息内容相脱节的独特的人文气氛,采取了相应的艺术形式和各种相应的民俗活动,以及时调节人们自身的生理与心理、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人与天地万物的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

可以说,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人人以喜悦与欢快的热情,主动参与到节日的各项活动中去。人人都是节日中活动的主角,并在节日的各项活动过程中,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和熏陶,在精神上受到感染和震撼,在意识上得到净化和升华。这就是中国节日文化的主旨所致。

延伸阅读

“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早在先秦时期,老子就提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认为人应当效法“天”(自然)。

孔子提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其孙子子思解释说,只要扩充“诚”的德性,就可以帮助天地培育万物,就可以与天地并列,达到“合一”的境界。

孟子把天道和人性联系起来:“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孟子尽心上》)认为人性天赋,善端与生俱有,因而性、天相通,知性则知天,即“天人合一”。

庄子追求一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主张“无以人灭天”,反对人为地破坏自然本性。

儒家、道家学派的主要人物的这些观点,说明了“天人合一”是他们的共识,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主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