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节俗文化
29502100000062

第62章 七夕节乞巧习俗

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女儿节”,是过去女儿家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女儿家在这一天晚上以瓜果朝天拜,向女神乞巧,她们除了乞求针织女红的技巧,同时也乞求婚姻上的巧配。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各种乞巧活动,但乞巧的方式因历史时期的不同会有区别,包括以下几种:

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代,流于后世。史料中多有记载,如《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这也可以说是最为普遍的一种乞巧方式。

喜蛛应巧

喜蛛应巧,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它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但历代验巧之法略有不同。

如南北朝时,要视网之有无。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唐朝时,视网之稀密。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唐玄宗与妃子于是日良宵,在华清宫歌舞会宴。宴后让宫女们各捉一只蜘蛛,放在首饰盒中,看第二天是否结网,以结网疏密、网形周正与否来确定是否得巧。“民间亦效之”。

而后世一般遵唐俗。如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也有记载,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

投针验巧

投针验巧是明清两代盛行的七夕节俗,它其实是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

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中记载了投针验巧的具体方法:即在七月七这天上午,拿一盆水曝晒日中,待水面凝成薄薄的一层膜后,把平日缝衣或绣花的针投入盆中,针便会浮在水面上。丢针的妇女便会全神贯注地看水底的针影,如果成云雾花朵之影,或细直如针形者,便是“乞得巧”。因为这些影子表示织女赐她一根灵巧的绣花针;如果水底针影粗如槌,或者弯曲不成形者,就表示丢针的妇女是“拙妇”,因为织女给她的是一根石杵。

清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也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延伸阅读

乞巧的由来传说

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传说中,织女是个勤劳、善良、多情的典型女性形象,是令人尊敬的劳动巧手。她与牛郎成亲后,能养蚕,会抽丝,还能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村子里人都说织女的织布机是从天上带来的,织出来的绸缎做成衣,冬暖夏凉。这消息传了出去,引来了山南海北的丝绸商人,都争着前来争购南阳绸。这事轰动了白河两岸,伏牛山区的千家万户,都送自家的姑娘来学织。织女心地善良,乐于教人,不到两年,家家户户都学会了养蚕抽丝织绸缎。同时,织女牛郎更用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所有人。

所以历代的妇女都要在农历七月初七这天,去向织女乞巧枣乞求劳动技巧和婚姻匹配的巧。

拜织女、魁星祈愿

七夕节,少不了祭拜活动。旧时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礼拜织女,祈求巧手和美满的婚姻;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则拜魁星,祈求保佑自己考运亨通,以期平步青云。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节在千百年的流变中,逐渐形成了节日气氛浓郁的各种祭拜活动,包括拜织女和拜魁星,无一不潜藏着人们乞生、乞美、乞爱、乞乐的人生情致。

拜织女

由于牛郎织女故事的深入人心,织女就被当成天神中巧妇的代表,妇女们希望通过祭拜织女星,使自己手巧。

拜织女,又称“拜七姐”,其实就是一场女眷们的聚会。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的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需要斋戒一天,并且在七夕夜要尽情梳妆打扮,用天河水沐浴、洗头发,然后换上锦绸裙袄、旗袍,头上梳发髻,戴上白兰、素馨等花饰;再画眉、抹脂粉、点绛唇、额上印花;用凤仙花汁染指甲。经过这番打扮,女儿们一个个如同仙子下凡,打扮停当后准时都到主办者的家里来。

在主办者家中,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还有素有“五子”之称的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

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吟诗作对,行令猜谜,玩七巧板,或奏琴箫等乐器。直至半夜十二点,织女下凡之吉时,女眷们将所有的灯彩、香烛都点燃,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

据说拜织女时,只要马上下拜,说出自己的心愿,不管是求富、求寿、求巧还是求子,莫不灵验。但只能有一个愿望,而且要连乞三年才会灵验。

拜魁星的来历

女眷拜织女,文人拜魁星。俗传魁星文事,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魁星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叫魁星或魁首。根据民间传说,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长满斑点,又是个跛脚。有人还曾写了一首打油诗来取笑他:“不扬何用饰铅华,纵使铅华也莫遮。娶得麻姑成两美,比来蜂室果无差。须眉以下鸿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莫是檐前贪午睡,风吹额上落梅花。相君玉趾最离奇,一步高来一步低。款款行时身欲舞,飘飘度处乎如口。只缘世路皆倾险,累得芳踪尽侧奇。莫笑腰枝常半折,临时摇曳亦多姿。”

然而这位魁星爷志气奇高,发愤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试时,问他为何脸上全是斑点,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的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皇帝很满意,就录取了他。

所以每逢七月七,读书人都郑重的祭拜魁星,以求功成名就。

延伸阅读

古代妇女与凤仙花

在古代,妇女们每到七月七日那天晚上,总要聚集在一起,用她们自制的染料,将十个指甲染得通红。这种染指甲的染料一般是用凤仙花。如清朱象贤《闻见偶录》记载:“七夕,妇女采凤仙花捣染指甲,红如可爱。”

凤仙花俗名“染指甲草”,也叫“好女儿花”。据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书记载,这是一种腐蚀性很强的植物,花开之后,取其花、叶,放在钵里反复捶捣,捣碎以后,加入少量明矾,便可用来浸染指甲。以凤仙花染甲,需要一定的程序:首先,必须把指甲洗干净,将丝绵做成与指甲一样大小的薄片,浸入花汁,等吸足花汁后取出,再轻轻地安放在指甲表面,然后用布条缠裹过夜,一次浸染不够,可连续浸染三五次,染成之后,色彩鲜艳,数月之内不会消失。

直到20世纪初,中国妇女的染甲材料,仍然是以凤仙花为主。

七夕节饮食文化

七夕节的传统食物,与七夕节的另一个名称——“乞巧节”相关,有巧果、巧人、巧巧饭、巧芽汤等,都含有乞巧的意思。

七夕节的饮食风俗,历朝历代和各地不尽相同,不仅做法五花八门,吃法也是花样百出。

巧果

巧果是七夕最具代表性的食物。又名“乞巧果子”、“巧饽饽”、“巧花”等,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巧果的做法也很简单: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可。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巧果的历史悠久,据庞元英《文昌杂录》载,唐代时七夕的节食就已经是“乞巧果子”。宋代时,巧果又被称为“笑靥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如《东京梦华录》载:“又以瓜雕刻成花样,谓之‘花瓜’。又以油面糖蜜造为笑靥儿,谓之‘果食花样’,奇巧面端,如捺香方胜之类。”说明这一时期的巧果品种繁多且精巧,以精巧的面果作为“乞巧节”的食品,正含有乞巧之意。不仅如此,宋朝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若购买一斤巧果,其中还会有一对身披战甲,如门神的人偶,号称“果食将军”。

巧人

还有许多民间糕点铺,喜欢做一些织女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又称为“送巧人”,此风俗在一些地区流传至今。

巧巧饭

鄄城、曹县、平原等地有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据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巧芽汤

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该地的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据说这一习俗源于宋代用“巧芽”乞巧的活动。为培植巧芽,北宋东京的人们习惯在乞巧节前十天,就用水浸泡绿豆、小豆或小麦,每天换一两次水,等到长至五六寸时,芽苗可以自立不倒,再移置于小盆中,到乞巧节这一天,芽苗可长至一尺许,称为“生花盆儿”,乞巧时,把“巧芽”的芽尖置于盆中水面上,视其影像的形状、大小而决定得乞否。

此外,历史时期及地区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食俗。例如魏朝流行于七月七设汤饼;唐代“七夕”的节食,除巧果外,还有祈饼、明星酒和同心脍,并定七月七为晒书节,三省六部以下,各赐金若干,以备宴席之用,称为“晒书会”。

“七夕”同时也是适宜配药的日子。据说有一种神奇的药丸,以松柏为药材,以七月七的露水调配合成,服一丸可延寿十年,服两丸可延二十年。此外,还有饵松实、服柏子、折荷叶等,均号称长生不老的仙药。当然,其功效究竟如何,只有吃过的人才知道。

延伸阅读

七月七日曝衣晒书

七月七晒棉衣的风俗由来已久,据说起源于汉代。汉朝建章的北面有个叫太掖池的地方,池的西面有汉武帝的晒衣阁,到七月七日的时候常看见宫女在晒衣服。

魏晋时,晒衣之俗逐渐演变出晒书的习俗。

据说司马因为权利太大而受到魏武帝的猜忌,因此装疯躺在家中,魏武帝派人去探查,那天正好是七月七日,司马不仅没有生病,还正在家中晒书呢。魏武帝知道后命令司马立刻回朝任职,若敢违命就拘捕他,于是司马不得不回朝从命。

其实当时的文人都讲究虚名,往往用晒书来显示自己知识渊博,因此形成晒书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