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只爱一个人
30048400000012

第12章 愿随明月到苍山(4)

起初,她有着幸福的生活,有一个做小官的爱人乔知之。她美貌如花,能歌善舞,乔知之深深地爱着她,也没有再娶过小妾,专心地宠爱着窈娘一个人。他们齐彼同心鸟,譬此比目鱼。

窈娘的美丽被武承嗣知道了。武承嗣是女皇帝武则天的侄儿, 是高高在上的太常卿,他想要的,就一定能得到。他派人抢走了窈娘,占为己有。

乔知之无法和武承嗣抗衡,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心上人被抢走, 却无能为力。他悲痛交加,在细绢上写下了一首诗:

石家金谷重新声,明珠十斛买娉婷。此日可怜君自许,

此时可喜得人情。君家闺阁不曾难,常将歌舞借人看。

意气雄豪非分理,骄矜势力横相干。辞君去君终不忍,

徒劳掩袂伤铅粉。百年离别在高楼,一旦红颜为君尽。

这首《绿珠篇》用绿珠和石崇的故事,影射了武承嗣强抢人妻的蛮横和霸道。

窈娘在武承嗣府中,茶饭不思、夜不能寐,每天以泪洗面,当她看到这首诗时,她满腔的思念和委屈都化作了无尽的勇气。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她偷偷地跑出武府,准备去和心上人团聚。

武家的爪牙很快发现窈娘逃跑了,立刻追了上来。窈娘再也不 愿意自己的清白之身落人武承嗣之手,她看见旁边有一口水井,于是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一代红颜,就这样香消玉殒。

那一天夜里,河水暴涨,冲垮了天津桥,将窈娘投身的井深深地掩埋了,也掩埋了窈娘的悲伤和冤屈。

后来,每当人们经过这里的时候,就会想起窈娘一这个美丽而坚贞的女子,于是,人们就把这个地方叫“窈娘堤”。

窈娘(生卒年不详),美貌如花,能歌善舞,唐朝武则天时期 左司郎中乔知之的妻子。

乔知之(? 一公元697年),唐代同州冯翊人,代表作《倡女行》《绿珠篇》,与著名诗人陈子昂交情颇深,官至左司郎中。

千里相思共明月

中路怜长别,无因复见闻。

愿将今日意,化作阳台云。

她和他青梅竹马,门当户对,父母早早地就给他们订下了娃娃亲。

可惜,到了快婚嫁的年纪,他的家道忽然中落,他成了落魄公子,人人避之不及。她的豪门父母怕她嫁过去受苦,想要悔婚,他顿时万念俱灰。她立刻给他写诗,表明自己的心迹:

汝心重石坚,我扣冰雪洁。

心去未千里,相思共明月。

他顿时释然了。为了让她风风光光地出嫁,为了让她的父母不再阻挠,他踏上了科考之路。从小饱读诗书的他,果然高中榜眼。 顿时,一切似乎都云开雾散了,等待他们的,是花团锦簇的好日子。

没想到,在他心急如焚赶回家的路上,一场急疾却夺走了他年 仅21岁的生命。

听到噩耗,她悲痛欲绝。她的父母劝说道,不要太悲伤了,你还这么年轻,又如此花容月貌,再找一个如意郎君,并没有问题。

可她却说,中路怜长别,无因复见闻。愿将今日意,化作阳台 云。她发誓永不嫁人,死也要和他同穴相依。

多年后,她因相思过度,伤心过度,而含恨千古。

她死之后,她的两个奴婢也因为伤心,不久之后死了。孰料, 她生前养的三只鹦鹉,竟也郁郁而终。

她的父母把她和他、两个奴婢以及鹦鹉们都葬在了一起,把她写的诗汇集成《兰雪集》,放在他家的祠堂里。

直到几百年过后,有人发现了这本《兰雪集》,人们才终于知 道:在宋代,有一个坚贞如玉的女子叫张玉娘,她曾经把自己一颗 白玉般的心,都献给了一个叫沈佺的男子。

张玉娘(公元1250年一1276年),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 松阳人,出生在仕宦家庭,与李清照、朱淑贞、吴淑姬并称“宋代 四大女词人”

沈佺(公元1250年一1271年),又名杰,字超凡,松阳人士。 他是宋徽宗时状元沈晦的第七代孙,沈元生之子。1271年中榜眼。

只把君身当妾身

女人的爱情就是这样,哪怕自己在地狱中,

在煎熬中,

在生不如死中,在不停地靠近死亡中,

可只要她的男人好好的,那么,

一切炼狱都是天堂。

本来,他们和和美美地过着小日子,男耕女织,娇儿添喜。可偏偏,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血气方刚的他,纠集了一票人马起兵,想要和不公平抗争。可是他们失败了。

他被抓进牢中,她和孩子也没有例外,四目相对,泪水长流。 他对她,只有满满的愧疚。可她没有退缩,没有慌乱,对他说道:“按照现在的律法,你一定活不了了。不如你带着孩子逃走吧,以后重找个女人过日子。我留在这里,代君一死。”她一副视死如归 的样子。

几番争辩,几番推辞,他根本拗不过她。

她想尽办法打开牢门,让他带着5岁的儿子逃走了。他一步三回头,她却面带笑容,仿若这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刻。她想方设法隐 瞒着,直到她估计他们巳经走到官兵再也无法找到的地方了,才报告了狱卒。

不用说,她被残忍地杀害了。可她死的时候,一定像带着儿子 走出监狱的那一刻一样满足,一样面带微笑吧?因为她知道,她的 牺牲,换得了他从此以后的平安和美好。

女人的爱情就是这样,哪怕自己在地狱中,在煎熬中,在生不 如死中,在不停地靠近死亡中,可只要她的男人好好的,那么,一切炼狱都是天堂。

这个叫赵媛姜的女子,用自己的死,换取爱人盛道的生。而盛道,以终身不娶,来回报她的痴情。

赵媛姜(生卒年不详),东汉时期益州犍为郡盛道的妻子,典出《后汉书》。

人间最美是相守

爱不只是在一起风光,在一起甜蜜,在一起富贵,

爱也是大难临头时一起面对,

是当死神来临时,不放开你的手。

他只是一个小小的通判。蒙军渡江成功,势如破竹,守护长官弃城而去。危难之际,他毅然挑起了知州的担子,火速组织全城军民,加固城墙,修筑防御工事;又发动老百姓广聚粮食,做好坚守的准备。可不管他用什么方法,到了第二年二月,城终于守不住了。他在家中摆下宴席,和亲朋诀别。之后,他对妻子说:“我是 守城者,城在人在,城亡人亡,我不能走,你快走吧。”

她淡然一笑,说:“夫君是忠臣,我是忠臣的妻子。生生死死,我们都要在一起。”他竭力让她走,她以死相挟,他感动流涕。

她从容不迫,拿出家中银两细软,散与家人、朋友和家奴,让他们各自逃命;并告诉他们,留得青山在,来日定复仇。

很快,敌军逼近了城池。早上,他和她穿得整整齐齐,他牵着她的手,来到了厅堂里,双双自缢。桌上,有他写下的字:“君不可叛,城不可降,夫妻同死,节义成双。”

她的脸上没有悲伤,没有痛苦,没有惋惜。仿佛此刻,她只是跟这个叫赵卯发的男人,牵手去后花园赏梅。

后来,大元丞相知道了这件事,吩咐将他们厚葬,并赠他华文阁待制,谥文节,夫人雍氏赠顺义夫人。

赵卯发(生卒年不详〕,字汉卿,宋朝时昌州人,曾做官至遂宁府司户、潼川签判、宣城宰,后来被命为彭泽令。

弱水只取一瓢饮

有些情感就是这样,

纵使周围万紫千红,

可是,他只爱最不起眼的那一朵。

他2岁,是刚刚封立的太子;她21岁,是他贴身的侍女。

他被废掉太子身份之后,连他的母亲每次来看他,都是步履匆匆,不敢停留,害怕连累到自己;那些以前围着他转的宫女太监,

全都曲终人散。小小的他,尝尽了世态炎凉、人情险恶。只有她, 守护在他的身边,不离不弃,把永远的温暖给他。

17岁,他做了皇帝,有了皇后。可是,他却撇下新婚年轻貌美的皇后,夜夜缠绵在她的床榻上。

因为她的无理,皇后命人教训了她,他一气之下,就废了皇 后,以举动轻佻、礼度率略为理由。皇后的家人,以及与皇后有关的人,都受到了惩罚,只因为她。

他欲封她为后,只可惜,她出身卑微,皇太后以死相挟,他只好无奈地放弃。

她为他生了一个孩子,他喜出望外,赶紧封她为皇贵妃。虽然 她并不是皇后,可是,在他的心目中,她才是真正的皇后。她的父 亲,以前只不过是个低等差役,却因为她,成了锦衣卫的指挥使。

每一次,当他外出的时候,她都穿着一身戎装陪伴在他旁边, 否则他就坐立不安,必须立刻回宫;他的身体有疝疾,每天夜里, 只有她温柔的抚摸,他才能安然人睡。多少年了,他对她仍是一日不见,思之如狂。

可惜,她的儿子还没满月就夭折了。她于是排斥所有的嫔妃, 不允许她们怀孕生子,如有生了儿子的,母子都会被害死,而他, 因为宠她,竟然听之任之。

她在57岁的时候,得了重病,2年后就离世了。他悲痛万分, 对别人说,她走了,我也活不长了。此恨绵绵无绝期,她死后仅过 了 8个月,他抑郁而终,年仅40岁。

朱见深一明朝的皇帝朱宪宗,无论他有多少嫔妃,直到死,他都深深地眷恋着万贵妃,这个比他大19岁,几乎可以做他母亲的女人。

有些情感就是这样,纵使周围万紫千红,可是,他只爱最不起眼的那一朵。

明宪宗朱见深(公元1447年一1487年),明英宗长子,明朝第 八代皇帝,能体谅民情,励精图治,在位23年,在位末年好方术。

万贵妃(公元1428年一1487年),原名万贞儿,青州诸城人氏,明宪宗朱见深的宠妃,比朱见深大19岁。

何须壮语做情辞

不是每个女人,都会有赵四娘那样的机会,能被一个王爷爱上并成为宠妃。

也不是每个女人,都能有她那样的机会,能为自己心爱的人战死沙场,含笑而去。

她本是官家小姐,可16岁的时候,她的父亲下了大狱,母亲被气死,无处生存的她只好去了青楼。她雪肌滑肤、蛾眉明眸,可她毕竟是武官的女儿,不爱描眉画眼,不爱霓裳羽衣,偏偏喜欢一身短装。英姿飒爽地舞剑弄枪,在莺莺燕燕琴棋书画的温婉里,别有一番情趣。

衡王朱常庶喜欢上了她,一眨眼,她由青楼女子,变成了尊贵的王妃。

在王府之中,她将所有的女眷都集合起来,穿上铠甲,弄刀舞 枪,训练攻守之术,一连三年,天天如此。昔日柔弱温婉的女眷, 都变成了英姿飒爽的女兵。衡王愈发爱她,称她为“姽麵将军”。

那一年,陕晋一带大旱,流贼王子用攻打青州,将衡王围困在一座小山上。留守的将士们准备开门降服,可她杏眼一瞪,叱责将士贪生怕死,背信弃义。她穿上盔甲,提上双剑,组织起了所有的娘子军,前去迎杀流寇。

敌军一众将士看到这些涂脂抹粉的纤纤女子,顿时哈哈大笑, 可这些小小娘子军,却奋勇杀敌,巾帼不让须眉。可毕竟寡不敌众,她们和敌军的人数相差实在太远,最后,娘子军的其他女子被敌人杀死,只剩下了她。

流寇王看她眉清目秀,许诺放她一条生路,她却倔强地说:放了我的夫君,否则刀枪相见。她越杀越猛,最终跌下马来,死在了敌人刀下。

因为她带领的娘子军拖延了时间,又让敌军元气大伤,随后而来的援军轻而易举就让敌军全军覆没。

衡王被救,他痛苦地抚摸着她那还没有冰冷的身体,拥抱在怀中,心碎肠断。虽然厚葬了她,可他心中从此有了一个永远的缺口。

红颜力薄难为厉,惠质心悲只问禅。她的名字叫林四娘,虽然 她一生中只参加了一场战争,可是却那样悲壮,那样美好。

林四娘(生卒年不详),明末人,出身于武官世家,因家道中 落,沦为秦淮歌妓,后成为衡王朱常庶的宠妃,被衡王称为“姽姻 将军”。

春蚕到死丝方尽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是世界上最真、最疼、最好的爱了吧?

风光冉冉东西陌,几日娇魂寻不得。

蜜房羽客类芳心,冶叶倡条遍相识。

几首《燕台诗》,改变了柳枝的一生。

那一年,柳枝17岁,是洛阳城富翁的千金,有着笙歌过院落、 灯火下楼台的生活。

她听到李商隐的诗,惊为天人。她搜集他的每一首诗,在闺中抄写、吟诵,心中的爱恋,像潺潺流水,永不停歇。她那样喜欢他,便央人带去自己的罗帕,让他为自己赠诗。

他见到了她。他听到她幽婉的笛声,看到她娇羞不胜凉风的姿态,顿觉神清气爽,失魂落魄。

她读了他的诗,就爱上了他的诗;她见到了他的人,便又爱上了他的人。

她对他说,三日之后,奴焚香等候。这是一个女子,能说出的 最赤裸的誓言。她要把自己全部给他。

可是,三日之后,他却没有来。那时,他负有盛名,虽然为她 心动,可一个人人皆知的才子,怎么能将她作为生活中的唯一呢? 虽然,他确实也很想见她。可真的不巧,他的朋友要他去参加一个 重要诗会,其实他已经拒绝了,可朋友为了他的前途,将他灌得酩 酊大醉,拖上马车便带走了。等他醒来,已经身在长安。她独守着香炉,望穿秋水,落泪通宵。

冬天,他从长安归来找她,她已经嫁给了一个达官贵族。

可是,她这一辈子,只爱他,绝对不会委身他人。就算,他不来找她,他不爱她。她只想遵循自己的心。

新婚之夜,她剪断了自己的罗裙,以决绝的姿态对丈夫说,这一生,我都是他的人。

恼羞成怒的丈夫,把柳枝卖到了遥远的湘楚之地,做了烟花女子。不管怎么样,她都不会让任何人染指自己的。就算,此时的李 商隐对她来说,已经只能是个旖旎的梦境了。不久,柳枝就含恨离世了。至死,她都没见到那个让她魂牵梦萦的男人。

李商隐无比震惊,也无比懊恼,心碎之余,他含泪写下了《柳枝五首》,题在柳枝的旧居上。

从此,他再也无法忘记她。他一遍又一遍地回忆她的娇俏和伶俐,写下了: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5岁时,他因为病痛离开人世,去和她团圆了。而他和她的故事,他写给她的诗句,却永远留在了人间。

李商隐(公元813年一858年),唐朝官员、诗人,字义山, 号玉谿生、樊南生。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 “温李”,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著有《李义山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