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一代名帅名将兵法——徐向前兵法
30061100000012

第12章 矫若游龙与收紧阵地(5)

徐向前决定以冒进到空山坝西南的敌左纵队9个团,作为反攻的首要打击对象。这是因为该敌是敌人的主力,打掉了这股敌人,对敌人震动最大。同时,该敌冒险突击,与其中、右纵队之间,空隙甚大;已处于红军的三面包围之中,断其退路,插翅难逃。

《历史的回顾》中,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版,第285页。

红军的具体部署是:以第十一师由空山坝以北向敌左侧迂回,断敌后路,第十、十二师由空山坝以东及山坪地区攻敌右翼;第七十三师继续坚守通向空山坝的咽喉之地大、小骡马及小坎子等阵地,伺机转为正面进攻。

当担任正面阻击的红军七十三师顽强地抵抗敌人进攻的时候,5月20日晚,红军十一师以三十三团为先锋部队,冒雨从空山坝以北的深山老林中穿过,秘密插入敌侧后。

21日拂晓,总攻击开始。十一师突然向敌左侧发动猛攻,敌人一下子被打乱阵地,顿时大乱。接着,七十三师从正面反击,十师、十二师从右翼发动猛攻,将敌左纵队9个团分割包围于空山坝以南之余家湾、柳林坝地区。经三昼夜激战,全歼敌7个团,溃敌6个团,毙、伤、俘敌旅参谋长李汉诚以下官兵近5000人,缴获长短枪3000余支,机枪20余挺,迫击炮50余门。

敌人左纵队遭此歼灭性打击后,中央纵队和右纵队纷纷夺路而逃,敌全线溃退,红军乘势发起追击,扩张战果。川军向有"川老鼠"之称,溃败时不仅跑得快,而且还耍些小花招,往往把枪支、弹药、衣物、银元等,沿路丢弃,让对方去捡,以为自己赢得逃跑时间。红军则下令一律不许去捡,不许打扫战场,只管穷追猛打敌人。这次追击,俘敌官兵6000多人。红军中的一个炊事员,一人就俘敌50余人。

敌人的三路围攻被彻底粉碎了。这次战役,历时四个月,红军共毙伤敌1.4万余人,俘敌1万人,缴枪8000余支。田颂尧苦心经营的实力,一下子被打掉了三分之一,他的川陕"剿匪"督办头衔,也被蒋介石一纸命令罢免了。

反三路围攻的胜利,说明了"收紧阵地"战法的正确性。这一战法完全是从川北的地形和敌情实际出发的。徐向前认为,一切从实际出发,应该是战争指挥的根本出发点,他说:"古往今来,没有一成不变的战略战术。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都是同当时当地的战场实际相结合,是从战争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指导战争,驾驭战争,一刻也不容忽视地形、民情、敌情、我力,不能离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

在反三路围攻中,徐向前的"收紧阵地"战法只是初试锋芒,而到历时10个月的反六路围攻战役中,徐向前将"收紧阵地"战法更是运用得娴熟自如,而且把"收紧阵地"和实行决战防御、大纵深迂回歼敌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使"收紧阵地"这一战法显示了强大威力。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动50万大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同时,任命刘湘为四川"剿匪"总司令,拨款20余万元,枪万余支,子弹500万发,限令三个月内将徐向前指挥的红军肃清。

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准备,刘湘制定了一个六路围攻的计划。

敌人的六路围攻部署是:以第二十八军为第一路,总指挥邓锡侯,率18个团,由广元、昭化向木门、南江方向进攻,阻止红军"西窜";以第二十九军为第二路,总指挥田颂尧,率24个团,由阆中向巴中方向进攻;以新编六师和第二十三师为第三路,总指挥李家钰,率15个团,由南充向仪陇、巴中东南的曾口场方向进攻;以第二十军为第四路,总指挥杨森,率12个团由逢安向鼎山场、通江方向进攻;以刘湘之第二十一军主力为第五路,总指挥王陵基,率24个团,由开江、开县向宣汉、达县和万源方向进攻,并负责支援各路;以第二十三军和陈国枢部为第六路,总指挥刘帮俊,率18个团,由开县、城口向万源方向进攻。总计敌人在西北起广元、东迄城口的千余里弧形线上,集中了110余团的兵力,约20万人,另有两个队的空军,18架飞机,妄图分三期围歼红军于大巴山下。

真是气势汹汹。

面对军阀的联合进攻,徐向前和方面军其他领导人在通江召开会议,研究对策,办法有两条:一是积极防御,诱敌深入,和反三路围攻一样,收紧阵地,节节抗击,待机反攻,重点突破;一条是广泛发动群众。

通江会议同时确定了反六路围攻的具体部署:以东线为主要方向,根据当时部队的分布情况,以四军全部、九军和三十军各两个师,以及三十三军,共20余团,布于万源迄宣汉、达县的东线地区,由徐向前亲自指挥,对付主要进攻方向的敌人;西线为牵制方向,以三十一军主力、三十军和九军各1个师,共10余团,配置于北起广元沿嘉陵江以东迄营山、渠县以北的西线地区,由副总指挥王树声统一指挥;另以三十一军的两个团监视陕南方向敌军。

12月中旬,敌第一期进攻开始。六路敌军,同时在东西两线向红军发起进攻。

在东线,敌人以第五路为主,辅以第六路,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分路强渡川河、前河。徐向前指挥部队,乘敌半渡之机,挥军击敌。经两天激战,歼敌3000余人后,主动撤离宣汉、达县两城,收紧阵地至庙场、井溪场、东升场、双河场、碑牌河、北山场一线。

西线红军在王树声指挥下,抗击了四路敌人的进攻,予敌以重大杀伤。尔后,主动放弃仪陇,收紧阵地至旺巷坝、千佛岩、尹家铺、江口一线。

从12月中旬至次年1月中旬,红四方面军英勇抗击敌第一期进攻,毙伤敌1.3万余人。

在逐步收紧阵地中,徐向前十分讲究布阵艺术,即主次相应,虚实结合。"每道防线,均利用有利地势设置若干主阵地,以主要兵力作纵深梯次配置,依托山险要隘,构成集团工事和多道堑壕,积大量鹿砦及滚木雷石等,反复抗击和杀伤敌人。次要阵地亦不容忽视,以少数兵力结合地方武装、赤卫队防守。利用密林险崖,遍树红旗,广布疑兵,假假真真,迷惑敌人,并适时机动作战,策应主阵地的固守。"而且,川北的山势很有意思,自北而南,多为斜坡;自南而北,多为断崖绝壁。敌人自南而北向我进攻,处处遇到深涧陡崖的阻挡,遇到红军阵地的阻击,结果,付出的代价惨重,进展却十分缓慢。

3、4月间,刘湘令六路军阀,向红军连续发起第二期、第三期总攻。

3月3日,刘湘下达第二期总攻令。在西线,敌企图在一个月内将红军压至通江和巴中以北、木门以东地区;在东线,夺取万源,推进到石盘关至竹峪关以北之线,封锁川陕边界至镇巴门户,企图截断红军退往陕南的通道。

西线的四路敌军齐头并进,来势汹汹。其第一路攻旺苍坝,第二路攻恩阳河,第三路攻玉山场,第四路攻鼎山场。西线红军力量单薄,战线又长,经几天激战,歼敌2000余人,遂陆续撤出玉山场、鼎山场、旺苍坝、恩阳河、巴中城和木门。

在东线,敌人鉴于前一时期全面进攻失利,这次改为重点进攻。妄图集中优势兵力,突破一点,全面推进。3月12日,敌先以第四师三个旅和一个独立旅,猛攻我东西两线的接合部红灵台地区,企图在红军东西两线结合部打开一个缺口。激战三日,红军歼敌1500余人,阵地巍然屹立。22日,敌又集中五个旅的兵力,改向东线中段老鹰嘴、毛坪地区猛攻,激战两昼夜,又被红军歼灭2000余人。东线敌军的重点进攻,遂告失败。

4月初,敌第三期总攻开始,妄图在东线夺取万源,西线进占南江、通江,而后东西两线相向合围,消灭我军。红军为进一步集中兵力,继续诱敌深入,再次收紧阵地。西线部队撤出江口、长池、南江,转移到贵民关、观光山、得胜山一线。东线部队撤至万源城以南,西经镇龙关至刘坪一线。收紧阵地过程中,红军利用敌前进运动、立足未稳之际,在东线的庙垭场,西线的杀牛坪、新座子、甄子垭等地,进行了多次阻击和反击战斗,给敌以重大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