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华养生精典
30119600000042

第42章

调整饮食增强体力。到了秋天,天气转凉,人们都会食欲大振,使热量的摄人大大增加。再加上气候宜人,使人睡眠充足,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来,人体内还会积极地储存御寒的脂肪,因此,身体摄取的热量多于散发的热量。所以,在秋季既要多吃有营养的东西,增强体力,另一方面也要小心体重增加,尤其是本身就肥胖的人。注意多吃一些低热量的减肥食品,如赤小豆、萝卜、竹笋、薏米、海带、蘑菇等,不吃油腻的食物,免得加重肠胃负担,还会使体温、血糖上升,使人萎靡不振,产生疲惫感。

4.冬季

冬天气候寒冷,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为了避免受寒,应早睡晚起,注意衣被温暖干净,室内温度应适宜,过暖则出汗,反易受到寒邪的侵袭。有寒潮时不宜在户外活动,大雾时不宜外出锻炼。冬天是老慢支、心脏病发病的季节,运动时慎防过量。另外,冬季气温较低,人们在锻炼的时候很容易受伤。每次锻炼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使人体的关节、韧带充分预热。这样,锻炼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在户外锻炼应注意呼吸方法。锻炼时不要大口呼吸,而应采用鼻腔和口鼻混合呼吸的方法,以降低寒冷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另外,大风、大雾的天气不宜在户外锻炼。冬天锻炼时,对暴露在外的手、脸、鼻和耳朵等部位,除了经常揉搓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外,还应抹上适量的防冻膏、抗寒霜等以防止皮肤冻伤。

多做有氧运动

1.什么是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相对无氧运动而言的。什么是无氧运动?就是运动时人体需要的氧气不能满足需要,在运动后得到补偿的运动。如举重、短跑、拳击等激烈运动和比赛就属于此类运动,这些运动是对人体力量与速度极限的挑战,不利于身体健康。

有氧运动是提高体质的有效方法,可许多人对有氧运动只有一个模糊概念。其实,人体中糖的分解代谢在氧供应充分的情况下,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在氧供应不充分的情况下,即启动无氧代谢,生成乳酸中间产物,再在有氧的情况下,代谢成水和二氧化碳。有时,运动太剧烈了,氧供应不足,乳酸生成就多。剧烈运动后感到肌肉疼痛就是这个缘故。由此可知,有氧运动就是不太剧烈的运动,能保证体内充足氧气供应的运动。

由于有氧运动是以增强人体吸人、输送氧气,以及与使用氧气能力为目的的耐久性运动,这些活动能有效改善心、肺与血管的功能,对人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2.有氧运动的形式

常见的有氧健身运动有:步行、慢跑、滑冰、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跳健身舞、做韵律操、打门球、打乒乓球等。但轻微的运动不是有氧运动,也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只有达到一定强度的有氧运动,才能锻炼心肺循环功能,提高人的体力、耐力和新陈代谢潜在能力,才是最有价值的运动。也就是说,有氧运动在达到或接近它的上限时,才具有意义。而这个上限的限度,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

3.掌握有氧运动的尺度

(1)心率。运动时达到多少心率才是最适当的呢?一般来说接近而不超过“靶心率”,靶心率为(MHR为220—你的年龄)的60%~75%。比如一位40岁的朋友,最大心率为220—40—180。则心率保持在180的60%~75%,即108~135左右的锻炼才有效并安全。你在运动时,可随时数一下脉搏,心率控制在135次/分以下,运动强度就是合适的,当然这是指健康的运动者,体弱多病者不在此列。如果运动时的心率只有80次/分,离靶心率相差甚远,就说明没有达到有氧运动的锻炼标准。

(2)时间。据研究,有氧运动前15分钟,由肌糖元作为主要能源供应,脂肪供能在运动后15~20分钟才开始启动,所以一般要求有氧运动持续30分钟以上,可长至1~2小时。主要根据个人体质情况而定。

(3)地点。氧气是有氧运动的关键所在,在运动时必须保证足够的氧摄入量,所以最好在户外或通气良好的室内做有氧运动。

(4)频率。一下子要求做30分钟的有氧运动,大部分人没有这样的体能素质。有的人勉强坚持完成,但工作时没精神,这是因为耐力的提高是不可能通过一两次运动就达到的,所以运动时间要循序渐进,没有运动基础的可一周两次锻炼,留出足够的时间使你的身体适应新的代谢节律,一段时间后,可视情况增加到每周三次,至多每周四次。

4.提高有氧运动的质量

(1)运动前预热。一是活动各关节与肌群,增加弹性和活动范围,逐渐进入适当强度的运动状态。二是逐渐提高心率,使身体做好高强度运动的准备,以防发生意外和损伤。

(2)自我感觉是掌握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包括轻度呼吸急促、感到有点心跳、周身微热、面色微红、津津小汗,这表明运动适量;如果有明显的心慌、气短、心口发热、头晕、大汗、疲惫不堪,表明运动超限。如果你的运动始终保持在“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程度,心率距“靶心率”相差太远,那就说明你的锻炼不可能达到增强体质和耐力的目的,还需要再加点量。

(3)后发症状即运动过后的不适感觉,也是衡量运动量是否适宜的尺度。一般人在运动之后,可有周身轻度不适、疲倦、肌肉酸痛等感觉,休息后很快会消失,这是正常现象。如果症状明显,感觉疲惫不堪、肌肉疼痛,而且一两天不能消失,这说明中间代谢产物在细胞和血液循环中堆积过多。这是无氧运动的后果,你下次运动可就要减量了。

(4)循序渐进。这是所有运动锻炼的基本原则。运动强度应从低强度向中等强度逐渐过渡;持续时间应逐渐加长;运动次数由少增多。以上这些都要在个人可适应的范围内缓慢递增,不要急于求成。年老体弱者或有慢性疾患的人,更要掌握运动的尺度。最好在运动前去看医生,全面查体,由医生根据个人情况,开出具体的有氧运动处方,再依方进行锻炼。

5.健脑是健身的关键。

中医认为“脑为元神之府”,脑是精髓和神明高度汇聚之处,人之视觉、听觉、嗅觉、感觉、思维记忆力等,都是由于脑的作用,这说明脑是人体极其重要的器官,是生命要害的所在。健脑是健身的关键,健脑方法,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节欲。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说:“善养生者,必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当益壮,皆本乎精也。”

(2)练气功。练气功,可充分发挥意念的主观能动作用,大大激发健脑强身的自调功能。气功功法很多,有不少以补脑强身为目的的功法,具体练习以有气功师指点为好。

(3)注重道德修养。如豁达大度,恬淡寡欲,不患得患失追名逐利,悠然自得,助人为乐,就利于养脑;如胸襟狭隘,凡事斤斤计较,七情易动,引起脏腑气血功能失调而致病。故健脑养生,尤当注意于此。

(4)药补。分析古今健脑方药,一般以补肝肾、益精血(如山萸肉、地黄、首乌、枸杞、菟丝子、五味子、杜仲、牛膝、当归等),助元气、活血脉(如黄芪、人参、丹参等)为主;以化浊痰、开清窍(如石菖蒲、远志、茯苓、泽泻等)为辅。临床应用当以辨证论治为原则,有针对性地配伍。此外,芝麻、动物脑等食补亦可取。

几种简单易行的运动养生方法

1.步行。分变速行走法和匀速行走法两种。变速行走法是两腿按一定速度行走,可促进腹部肌肉有节律地收缩。加上双臂的摆动,也有助增加肺的通气量,使肺功能得到加强。每日步行路程以1000~2000米(根据自己身体状况而定)为宜。行走时尽量挺直胸部,配合呼吸锻炼,一般可采用走四步一吸气,走六步一呼气。每天行走l~2次,早晚进行最好。

匀速行走法是每天坚持行走1500~3000米的路程,行走速度保持均匀适中,并且不中断地走完全程。可根据体力逐步增加行走路程,每次走完以略感疲劳为度。长距离行走主要是训练耐力,有助增强肺活量。此法需长期坚持,方能取得明显效果。可每天行走1次,较适合于年老体弱者。

在进行步行运动时要注意,如出现明显头昏、眼花、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应暂停锻炼。呼吸道感染或合并心衰的老人,不宜采用步行锻炼。

2.跳绳。实践表明,跳绳运动对减肥有明显的效果,特别是有助于减少腿部和臀部的多余脂肪。同时,跳绳对心血管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1)跳绳减肥的要领:每跳5分钟为一节,每天可跳5~6节,每周跳6天,待适应后可逐步加量。长期坚持,一定可以有效地减轻体重。

(2)跳法

①双脚齐跳,有弹回动作:每跳一次绳子,双脚再一齐在地上颠一下。

②双脚齐跳,无弹回动作:即连续不断地跳过绳子。

③单脚跳:就是两只脚轮流跳,很像跑步的动作。

(3)跳跃的速度:慢跳平均每分钟60~70次,快跳平均每分钟140~160次。

(4)注意事项:虽然跳绳是个不错的健身方法,但不小心很容易受伤,要注意:

①跳绳者应穿质地软、重量轻的高帮鞋,避免脚踝受伤。

②绳子软硬、粗细适中。初学者通常宜用硬绳,熟练后可以改为软绳。

③选择软硬适中的草坪、木质地板或泥土地的场地较好,切莫在硬性水泥地上跳绳,以免损伤关节,并易引起头昏。

④跳绳时需放松肌肉和关节,脚尖和脚跟用力需协调,防止扭伤。

⑤偏胖的人宜采用双脚同时起落,上跃不要太高,以免关节过于负重而受伤。

⑥跳绳前先让足部、腿部、腕部、踝部做些准备活动,跳绳后可做些放松活动。

3.打乒乓球。乒乓球在我国普及程度很高,是我国的“国球”。很多家长让孩子从小学打乒乓球,目的是为了锻炼身体。最新研究表明,打乒乓球可以治疗近视。该研究主要是针对青少年进行的。近年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有些学校的学生近视患者占到80 9/6。研究证实,单纯性近视多发生在10岁左右,孩子正常视力应在1.2以上,若视力低于1.0,应马上采取综合措施调整或治疗,因为这是预防和治疗近视的最佳时间。

造成近视的重要原因是眼睛疲劳。长期近距离看事物,晶状体总是处在高度调节状态,同时,看近处物体时,两眼球会聚向鼻根方向,使眼外肌肉压迫眼球,天长日久就造成近视。打球时,双眼以球为目标,不停地上下调节运动,可以改善睫状肌紧张状态,使其放松和收缩;眼外肌也可以不断活动,促进眼球组织血液循环,提高眼睛视敏度,消除眼睛疲劳,从而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让患近视的孩子经常打乒乓球.每天练习l~2小时,坚持两到三个月,就会收到明显效果。对老人,同样可以提高视力,消除眼睛疲劳。

4.垂钓。钓鱼能够消除烦恼,培养耐心,还能慢慢领会到垂钓过程中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养生之道。

(1)垂钓要“动”——不时抛竿、提竿、换饵、站立、下蹲、前俯后仰,包括了体操的几种动作。甩竿时双腿站立似骑马,抛竿时一手掐线,一手执竿如射箭,很像练八段锦功法;钓到大鱼时手舞足蹈,以骑马蹲裆、扬鞭催马、海底捞月等多种姿势集于一身才能完成。如此,可使韧带、肌肉、颈、肩、肘、踝乃至手指等各部位关节得到均衡的锻炼,达到活动筋骨、振奋精神、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的目的。

(2)垂钓要“静”——静坐河边塘侧,面对旷野村色,呼吸着新鲜空气,无愁无忧,不急不躁,悠然自得,疲劳顿消,烦恼皆无,目视鱼漂,全神贯注,凝息静气,浑然忘我,杂念皆空。是一种心态的调整过程,也是定力的培养过程,心情浮躁变得温顺谦恭,情绪低沉变得心胸开阔。如此,可促进人体的生理功能优化,起到祛邪除病、延缓衰老作用。

5.游泳。游泳帮助患慢性疾病的人尽快恢复健康,不仅去除了生理与心理上的疾病,而且能塑造出健美的体形。为什么游泳能够塑造人的优美体形,带给人健康快乐呢?

水的阻力比空气大800多倍。当人们游泳时,双臂划水、双腿蹬水或双脚打水,颈、胸、背、腰、臀等全身的肌肉都参与协调运动。根据流体力学速度与阻力平方成正比的定律,人体在水中的运动速度如果增加两倍,阻力就增加4倍。因此,泳速越快,阻力就越大,越能刺激大脑皮层,反射性地调动更多的肌群运动起来,这就促使全身的肌肉得到统一有序的锻炼,尤其是胸大肌、三角肌、肱三肌和上半身的背部肌肉群。同时,游泳属于周期性的运动方式,紧张和松弛有节律地交替,长此以往,肌肉会变得柔软、坚韧而富于弹性。

当人体漂浮在水中时,四肢关节和脊柱在运动中不会受到来自周围的物理性的硬性冲击,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损伤,而且有利于锻炼骨骼系统的灵活性和柔韧性。

胖人每天坚持游泳半小时左右,可以很快起到减肥、健美双重效果,而瘦型的人坚持游泳,会增加食欲,改善消化吸收功能,逐渐健壮起来。

儿童经常游泳则会促使骨骼钙化,能有效地防止佝偻病和软骨病的发生。游泳对慢性病的辅助治疗更是很见效果,因胸腹部受到水的压力,呼吸肌得到被动的锻炼,所以有利于气管炎、肺气肿病人的康复。游泳还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着良好的调节作用,对健忘、失眠、忧郁症和神经衰弱的人来说,能很快消除症状。对老年人则是改善心肺功能和脑微循环、延缓衰老的最佳锻炼方式之一。

6.门球。门球运动适合各个年龄层次的人参加,这项趣味性和竞技性很强的运动项目,有利于促进人们体魄的增强。门球是一种打击球类。场地为300平方米至500平方米,场内分设三个不同方向的钢筋制小球门,称为一门、二门、三门。场地中央有根立柱,叫做终点柱。比赛时,运动员分红白两队,每队上场5人,一方为单号(一、三、五、七、九号击红球),另一方为双号(二、四、六、八、十号击白球),并佩带与号码相同的号码布,按顺序号依次上场击打与自己号码相同的实心球。比赛开始后,每个队员必须依次将球击进一号门、二号门和三号门,最后碰触终点柱。按照比赛规则,比赛中,运动员将球通过第一个门后,在撞击到其他球后还可以续打闪击球,即把他人的球拿到自己的球近旁,脚踏两个球,用球槌击自己的球,使其靠闪击力把他球击出。全场比赛时间为30分钟,如果一个队员依次将球击进三个门并最终将球碰到终点柱,就算赢得满分,在30分钟内率先全部得到满分的队获胜。若比赛结束时,双方队员都未得满分,则以双方的得分多少定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