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宋朝那些事儿
30131500000070

第70章 忧国忧民范仲淹(六)

事实上,范仲淹此行是有备而来,早已将筑城工具准备齐全。一声令下,将士齐心,只十天时间,便筑起了一座新城,这便是锲入宋夏夹界间那座著名的孤城——大顺城。

西夏不甘失利,派兵来攻,却发现宋军以大顺城为中心,已构成堡寨呼应的坚固战略体系。西夏军中渐渐流传出这样的话,说“不能轻易攻取延州了,如今小范老子胸中有数万甲兵,不似大范(范雍)老子那般好对付。”

去年,范仲淹派遣种世衡筑“清涧城”,种世衡经营极佳,东北边防已趋稳固。如今又有了“大顺城”,更是加强了防御力量。

转眼春去秋来,范仲淹为了严密防务,亲临“大顺城”勘察。他已是五十四岁,满头白发,站在城中高地上,面对塞上秋景,一首《渔家傲》诞生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还采取了一些办法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宋朝皇帝的诏旨中曾规定了各级将领统率军队的数目,若遇敌侵犯,地位低的军官就带军队先行出阵抵御。范仲淹说:“战将不选择适当的人,只以官阶高低作为出阵先后的标准,这是自取失败的办法。”于是,他认真检阅了延州的军队,淘汰了一批怯懦无能的将校,选拔了一批经过战火考验的有才干的人代替他们。他又淘汰老弱,选择一万八千名合格士兵,把他们分成六部,让每个将领统率三千人,分别予以训练,改变了过去兵将不相识的状况,临战时根据敌军多寡,调遣他们轮流出阵抗敌。

范仲淹又积极召募士兵。由于原来守边的大都是从内地调来的已经腐化的禁军,这批人既不耐劳苦,又因久戌思乡,斗志不高,而从本地人民中召募士兵,熟悉山川道路,强悍敢战,又因保卫家乡,斗志较强。

范仲淹赏罚分明,奖励勇猛杀敌的士兵,提拔重用立功的将领,对克扣军饷的贪污分子则当众斩首,毫不留情。

正是在范仲淹的苦心经营下,西北军中涌现出了有勇有谋的名将,狄青、种世衡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直到范仲淹离开,他们都将担负起抵御西夏的重任。种世衡更成了“种家军”的开山人。

范仲淹很明白,动兵时久,百姓受累,眼见防御措施日益显效之际,他希望兵戈停止,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因此迫不及待修书给李元昊,劝其归顺朝廷。

结果,朝廷怪罪他擅自与敌人通信,撤去他延州知州的职务,改任庆州知州。

在李元昊尚未称帝建国之前,宋朝每年会给西夏送去大量的银、娟等财物,成为“岁赐”。由于战争爆发,“岁赐”取消了,宋廷还关闭了边疆的榷场,禁止西夏所产的盐入境,西夏失去了直接的经济实惠。西夏境内粮食、绢帛、茶叶以及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奇缺,物价飞速上涨,民声载怨。

连年战争使西夏民穷财尽,人怨沸腾,阶级矛盾与********加剧,境内部族人民纷纷起而反抗,或逃奔宋朝。西夏兵力到战后已处于“死亡创痍者相半,人困于点集”的境地,李元昊想要再发动战争已然十分困难。同时,李元昊也认识到战胜地广人众的宋朝绝非易事。宋朝在战略上的优势是西夏望尘莫及的。

坐观宋朝、西夏相争的辽国也没闲着。辽国利用宋夏对立,向宋讨价还价,从中渔利。李元昊同辽国本属“甥舅之亲”,辽国为了自身利益,却时常牺牲西夏利益从宋朝换取实惠,李元昊为此极度不满,导致两国关系恶化,联盟开始破裂。

李元昊感到处境孤立,为免除两面受敌,决意与宋朝议和。

从宋朝来说,自李元昊叛宋,宋军的边防开支陡然膨胀起来。政府为了扩大收入,不得不增加百姓的负担,从而引发了各地反抗朝廷的暴动和骚乱。

外患还未完全平息,内忧又起,仁宗再也坐不住了,他意识到必须立刻稳定政局。

仁宗将西线三名统帅夏竦、韩琦、范仲淹一同调回京师,分别任命为最高军事机关的正副长官——枢密使、枢密副使。同时扩大言官编制,亲自任命欧阳修、余靖、王素、蔡襄为谏官,号称“四谏”。

“四谏”上任,一奏:夏竦为身为西北主帅,军功寸无,应该罢免,仁宗准许,以杜衍生、富弼为军事长官。二奏:宰相吕简夷近年来只图私利,浑忘国家,必须罢免,仁宗准许,彻底罢免了吕简夷的军政大权。三奏则驱逐了副宰相王举正,以范仲淹取而代之。

新的领导班子建立起来了,仁宗皇帝便连日催促仁宗连日催促范仲淹等人,拿出措施,改变局面。

其实,改革思想范仲淹已经酝酿已久,他很快便呈上了新政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