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腺瘤病
肺腺瘤病是病毒引起的成年绵羊的一种慢性、肺脏肿瘤性传染病。其特征是肺泡和支气管上皮进行性腺瘤增生,引起呼吸困难,并有咳嗽流涕,消瘦,最后死亡。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本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核酸为RNA。在56℃下经30分钟灭活,对氯仿和酸性环境都很敏感,能在病羊自身的肺细胞和绵羊胎肺细胞中增殖,并产生核内包涵体。-20℃下病肺细胞里的病毒可存活数年。
病羊是本病的传染源。经呼吸道传播,也可经胎盘而使羔羊发病。本病仅感染绵羊,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绵羊均可发病,但以美利奴绵羊的易感性最高。成年绵羊,特别是3~5岁的绵羊发病较多;母绵羊比公绵羊发病多。同群的山羊偶可感染。
本病以散发为主,有时也能大批发生。冬季寒冷以及拥挤环境,可促进本病发生和流行。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自然感染潜伏期2个月至2年,人工感染为3~7个月。
病羊持续、进行性虚弱,消瘦和呼吸困难,同时伴有体温升高。后期病羊发生咳嗽,从鼻孔流出大量分泌物,食欲减退,呈衰竭、消瘦、贫血,最终100%死亡。
病变局限于肺和心脏。早期肺尖叶、心叶、膈叶前缘出现弥散性灰白色肿瘤样结节,呈粟粒至枣核大,稍突出于肺表面。许多结节融合成肿块,使病变部位变硬,失去原有的色泽和弹性,像煮过的肉或呈紫肝色。
诊断与疫情报告
一般根据典型症状和病变情况即可作出诊断。在有本病流行的地区,病羊呼吸困难逐渐加剧,低头时从鼻孔流出鼻液;剖检时,全肺有灰白色结节状肿块;组织学检查肺腺瘤变化即可确诊。
应与梅迪病(不流鼻液、干咳)、巴氏杆菌病(发热、败血症状、大叶性肺炎、多呈急性经过,镜检可见两端浓染的巴氏杆菌)区别。
肺腺瘤病为我国三类动物疫病,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本病尚无疫苗。
严禁从有本病的国家、地区引进羊。进口绵羊时,加强口岸检疫工作,引进羊应严格隔离观察,证明无病后方可混入大群饲养。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无特异性的预防制剂可供使用。羊群一经传入本病,很难清除,故须全群淘汰,以消除病原,并通过建立无绵羊肺腺瘤病的健康羊群,逐步消灭本病。
传染性脓疱
传染性脓疱病又称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俗称羊口疮,是由口疮病毒引起的山羊和绵羊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患羊口唇等处皮肤和黏膜形成红斑、丘疹、脓疮、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羔羊最易患病,多为群发。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羊口疮病毒属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中的传染性脓疱病毒。病毒粒子呈砖形或椭圆形的线团状,其表面呈绳索结构,上下以若干“8”字形交织排列,颗粒外面有一层膜。该病毒可在牛、绵羊、山羊的肾细胞以及犊牛和羔羊的睾丸细胞上生长,并产生细胞病变。其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干痂在夏季阳光下暴露30天~60天才丧失传染性,散落于地面经秋、冬、春三季仍有传染性。干燥的病料在低温冷冻条件下可存活数年之久,在室温中可存活5年。该病毒对热敏感,但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如60℃30分钟和64℃2分钟可灭活,而55℃下20分钟~30分钟却不能杀死病毒。对乙醚有抵抗力,而对氯仿敏感。常用的消毒药有2%氢氧化钠溶液、10%石灰乳、20%热草木灰。
本病只危害山羊和绵羊,以3月龄~6月龄的羔羊和幼羊最为易感,常呈群发性流行,羔羊发病率可高达100%;成年羊发病较少,多为散发。人和猫也可感染发病。病羊和带毒羊是主要传染源,特别是病羊的痂皮带毒时间较长。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健康羊常因皮肤、黏膜擦伤处接触到病源而感染发病。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春夏季发病较多。由于病毒的抵抗力强,羊群一旦被感染则不易清除,可持续危害羊群多年。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潜伏期为2~7天。
绵羊主要发生在羔羊,而山羊则无明显的年龄限制。主要在口唇周围、口角及鼻部特别严重。亦可发生在蹄部和乳房等皮肤部位。病灶开始出现稍高起的斑点,随后变成丘疹、水泡及脓疱三个阶段,并形成痂块,痂块呈红综色,以后变为黑褐色,非常坚硬。除去硬痂后露出凸凹不平锯齿状的肉芽组织,很容易出血,有的形成瘘管,压力之有脓汁排出。病变发生在硬腭和齿龈时,容易溃烂成片,痂块往往24小时后脱落,长出新的皮肤,并不留任何瘢痕。
主要在口唇周围、口角及鼻部形成痂块,痂块呈红综色,以后变为黑褐色,非常坚硬。除去硬痂后露出凸凹不平锯齿状的肉芽组织,形如桑椹。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不难做出诊断。确诊需做实验室诊断。
可用病羊的脓泡、痂皮制成乳剂作为抗原,与其阳性血清进行琼脂扩散和补体结合试验,以检查其抗原性。
主要与羊痘相区别。羊痘的痘疹多为全身性,病羊体温升高,全身反应严重,痘疹结节呈圆形,突出于皮肤表面,界限明显,似脐状。另外要与坏死杆菌病相鉴别。坏死杆菌病一般不发生水泡和化脓,主要表现组织和皮肤的坏死。
传染性脓疱病为我国三类动物疫病,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用于本病的疫苗有两种:一种是痂皮强毒苗,另一种是细胞弱毒苗。痂皮强毒苗成本低,制备简便,免疫期约为7~8个月,但免疫力产生慢,需21天左右,且接种后有数天发病期,容易散毒,可能在产生坚强免疫力前造成疫病的暴发和流行,最终接种局部还要结痂,痂皮脱落又可污染场地,故此疫苗仅限于疫区使用。紧急进行疫苗接种,常用皮肤划痕接种羊口疮细胞苗和牛睾丸细胞苗。
保护皮肤、黏膜以防发生创伤引起感染。禁止从疫区引进羊只,如引进需进行严格的隔离检疫。发生本病时,对全部羊只进行检疫,病羊隔离饲养进行治疗,并用2%氢氧化钠和10%石灰乳或20%草木灰彻底消毒用具和羊。此病传播迅速,一旦发生,隔离往往收不到理想的效果。轻症一般无需治疗可自愈,重症者每天涂抹2~3%碘酊和3%的龙胆紫。同时对圈舍进行彻底消毒。
羊肠毒血症
羊肠毒血症又称“软肾病”或“类快疫”,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的,主要发生于绵羊身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本病以急性死亡、死后肾组织易于软化为特征。
病原及流行病学
本病的病原是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杆菌。本菌可产生多种毒素,以毒素特性可将魏氏梭菌分为A、B、C、D、E5个毒素型,羊肠毒血症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
发病以绵羊为多,山羊较少。通常以2~12月龄、膘情较好的羊只为主。魏氏梭菌为土壤常存菌,也存在于污水中,通常羊只采食被芽胞污染的饲草或饮水,芽胞随之进入消化道,一般情况下并不引起发病。当饲料突然改变,特别是从吃干草改为采食大量谷类或青嫩多汁和富含蛋白质的草料之后,导致羊的抵抗力下降和消化功能紊乱,D型魏氏梭菌在肠道迅速繁殖,产生大量毒素,毒素进入血液,引入全身毒血症,发生休克而死。本病的发生常表现一定的季节性,牧区以春夏之交及抢青时的秋季牧草结籽后的一段时间发病为多;农区则多见于收割抢茬季节或采食大量富含蛋白质饲料时。一般呈散发性流行。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