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治
30344100000052

第52章 蚕、蜂病(4种)(2)

传播途径为直接接触或经伤口感染。分生孢子随风飞散,当落入蚕座并附于蚕体壁后,在适宜的温湿度下经6~8小时发芽,并穿透体壁进人体内寄生。

蚕和野生昆虫均易感染。蛹和蛾也可感染。本病在各养蚕季节均可发生,但以温暖潮湿季节和地区多发。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病蚕体表散在暗褐色或油渍状病斑。死前呕吐和排软便,死后尸体逐渐硬化,有的从尾部开始呈现桃红色或全身酱红色。死后l~2天,自硬化尸体的气门、口器及节间膜等处先长出气生菌丝,继而布满全身。最后在菌丝上生出无数分生孢子,状似白粉。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初死时蚕体伸展,头胸部突出,稍吐液。体色灰白,手触软而有弹性。有时可见到淡褐色油渍状针尖大小的病斑,或在气门处出现1~2个圆形的大病斑,血液浑浊,尸体逐渐变硬,有时呈桃红色,最后被覆白色粉被,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病原检查:可取蚕血液在显微镜下检查,如有圆筒形成卵圆形的短菌丝及营养菌丝即确诊。

蚕白僵病为我国三类动物疫病,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无疫苗。

在生产过程中,严格进行蚕室、蚕具、蚕卵及环境的消毒工作。发生白僵病后,要隔离病蚕,严格处理白僵病的尸体及蚕鞘、蚕粪等。

驱除桑园虫害,防止患病的害虫及其尸体、排泄物等附在桑叶上混入蚕室。饲养中控制好蚕室的温湿度,特别是湿度,要控制在75%以下,以抑制白僵菌分生孢子发芽。

加强蚕体、蚕座消毒。目前使用的防僵药剂有漂白粉、灭菌丹、防僵粉等。这些防僵药剂可以抑制杀灭附在蚕体皮肤上的白僵菌孢子。

做好蛹期防僵工作。可适当推迟削茧鉴蛹的时期,一般在复眼着色后进行,在老熟上蔟前,进行蚕体和蚕蔟消毒。在削茧鉴别蛹时进行蛹体消毒。另外,在裸蛹保护过程中,可用硫磺熏烟消毒。

蜜蜂孢子虫病

蜜蜂孢子虫病又名微粒子病,是由蜜蜂微孢子虫引起的一种成年蜂消化道传染病。以下痢、中肠浮肿无弹性呈灰白色为特征。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蜜蜂微孢子虫系单细胞原生动物,为原生动物门孢子虫纲微孢子目微孢子虫科微孢子虫属。在蜜蜂体外以孢子形态存活,孢子长4~6微米,宽2~3微米,长椭圆形。

孢子对外界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在蜜蜂尸体内可存活5年,在干燥的蜂粪中能存活2年,在蜂蜜中可存活10~11个月,在水中可存活100多天,在巢房里可存活2年。孢子对化学药剂的抵抗力也很强,在4%甲醛溶液中能存活约l小时,在10%的漂白粉溶液里存活10~12小时,在1%的石炭酸溶液中能存活1分钟。高温的水蒸气只要1分钟就能杀死孢子,直射阳光需要15~32小时才能杀死孢子。

传染源为病蜂。每只病蜂体内有数百万个微孢子虫孢子,可通过粪便排出污染蜂箱、巢脾、蜂蜜、花粉、水等。经蜜蜂口器感染,孢子虫进入蜜蜂的中肠内增殖。迷巢蜂、盗蜂或换箱、换脾、合并蜂群可造成蜂间传染。

感染动物为蜜蜂成蜂。幼虫和蛹不感染。雌性蜂比雄性蜂,尤其是蜂王易感。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早春多发,晚秋次之,夏季和秋季少发。在我国广东、广西、云南、四川以2~3月,江浙一带以3~4月,华北、西北、东北以5~6月为发病高峰,7~8月份急剧下降,秋冬寒冷季节降到最低程度。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本病潜伏期,《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为60天。

以下痢,中肠膨大失去光泽、弹性,呈灰白色或乳白色为特征。病蜂萎靡、衰弱,行动迟缓,翅膀发抖,飞翔无力,常被健蜂追咬,多趴在框梁、箱底板上或蜂箱前草地上,不久死亡。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采取壮年可疑病蜂20只左右,放入乳钵内研碎后,加灭菌水10毫升,制成悬浮液。取悬浮液1滴,放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在400~600倍显微镜下检查,如发现多量椭圆形具有蓝色折光的孢子时,即可确诊。

蜜蜂孢子虫病为我国三类动物疫病,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无疫苗。

蜂群越冬饲料要用不含甘露蜜的成熟蜜。要把蜂群放在向阳、高燥的地点,保持环境安静。越冬室温要保持在2~4℃,并注意通风良好和干燥。

病群的蜂王或病王及时处理、更换。在早春,选择室外温度不低于10℃的晴天,让病蜂群做排泄飞行。

每年春季对所有的蜂箱、巢脾、巢框以及蜂具等进行一次彻底消毒。

可用4%福尔马林溶浸泡空巢脾或喷脾,然后将其消毒过的巢脾放入空蜂箱内密闭,20℃室温下4小时以上。也可用福尔马林蒸汽消毒或80%的醋酸蒸汽消毒或用火焰喷灯灼烧蜂箱及其他木制、竹制的蜂具以及用2%氢氧化钠刷洗蜂箱及其他木制、竹制的蜂具进行消毒。

白垩病

白垩病又叫石灰质病,是由蜂球囊菌寄生引起蜜蜂幼虫死亡的一种真菌性传染病。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蜂球囊菌为一种真菌,只侵袭蜜蜂幼虫。蜂球囊菌是单性菌丝体,为白色棉絮状,有隔膜,雌雄菌丝仅在交配时形态才有不同,为雌雄异株性真菌,单性菌丝不形成厚膜孢子或无性分生孢子,两性菌丝交配后产生黑色子实体,孢子在暗褐绿色的孢子囊里形成,球状聚集,孢子囊的直径为47~140微米,单个孢子球形,大小为3.0~4.0微米×1.4~2.0微米,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在自然界中保存15年以上仍然有感染力。

病死幼虫和被污染的饲料、巢脾等是本病传染源。主要通过孢子囊孢子和子囊孢子传播。蜜蜂幼虫食入污染的饲料,孢子在肠内萌发,长出菌丝并可穿透肠壁。大量菌丝使幼虫后肠破裂而死,并在死亡虫体表形成孢子囊。

感染动物为蜜蜂幼虫,尤以雄蜂幼虫最易感。成蜂不感染。

孢子囊增殖和形成的最适温度是30℃左右,蜂巢温度从35℃下降至30℃时,幼虫最易感染。因此在蜂群大量繁殖时,由于保温不良或哺乳蜂不足,造成巢内幼虫受冷时最易发生。每年4~10月发生,4~6月为高峰期。潮湿、过度的分蜂、饲喂陈旧发霉的花粉、应用过多的抗生素以至改变蜜蜂肠道内微生物区系、蜂群较弱等,都可诱发本病。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白垩病主要使老熟幼虫或封盖幼虫死亡。幼虫死亡后,初呈苍白色,以后成灰色或黑色。幼虫尸体干枯后成为质地疏松的白垩状物,体表布满白色菌丝。

诊断与疫情报告

从病死僵化的幼虫体表面挑取少量幼虫尸体表层物进行镜检,发现有白色棉絮菌丝和充满孢子的子囊时,结合临床特征可确诊。

白垩病为我国三类动物疫病,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无疫苗。

把蜂群放在高燥地方,保持巢内清洁、干燥。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不用陈旧发霉的老脾。在发生本病后,首先撤出病群内全部患病幼虫脾和发霉的粉蜜脾,并换清洁无病的巢脾供蜂王产卵。换下来的巢脾用二氧化硫密闭烟薰消毒4小时以上,硫磺用量按10框巢3~5克计算。

经换脾、换箱的蜂群,要及时饲喂0.5%麝香草酚糖浆,以后每隔3天喂一次,连续喂3~4次,麝香草酚要先用适量的95%酒精溶解后加入糖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