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爱好有益健康128种室内植物
30446900000024

第24章 新增28种有益健康的室内植物(4)

【养护要领】水:不耐干旱,盆土干时即要浇水,注意保持盆土湿润,满足红背桂生长发育时对水分的需求。春秋两季可以每隔2~3天浇一次水,夏季可每天傍晚浇一次水,冬季可每隔十天或半月浇一次水。

光: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的生长环境。但在夏季,红背桂不能忍受强烈的阳光照射,特别当气温高达38℃时,应适当进行遮光。

温度:不耐寒,生长适温为15~25℃,冬季室温保持在0℃以上即可。

土:宜于在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

肥:红背桂喜肥,但不喜欢浓肥。可在其生长期每月施淡饼肥料1~2次。

繁殖:采用扦插法进行繁殖。

【室内用途】1.红背桂是天然的除尘器,其纤毛能吸收空气中的飘浮微粒及烟尘。

2.红背桂是优良的盆栽观叶花卉,常用以布置家居的厅堂、办公会场等场所。

黑美人

【别名科属】别名弹簧草、披散爵床;爵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外观形态】茎:植株低矮,高仅5~10厘米。

叶:叶对生,心形或广卵形,微皱面卷曲,酷似黑人的头发,因此得名,成株丛生状,枝叶密集不易凌乱。

【养护要领】水:黑美人喜湿润的生长环境,生长期应保持土壤湿润而不积水,若土壤长期干旱缺水,植株虽然不会死亡,但会引起生长停滞,叶片发黄,甚至枯萎;若盆土长期积水,则会造成鳞茎腐烂。可经常向植株喷水,避免叶子顶端干枯。

光:喜充足的阳光。

温度:生长最适温度22~30℃。冬季需注意预防寒害,避免叶片因滞水隔夜而被冻伤。

土:以肥沃的沙质壤土为宜。

肥:可每月施肥一次。

繁殖:采用扦插法进行繁殖。

【室内用途】1.黑美人对于清除室内的甲醛、苯、氨等有害气体有一定的作用。

2.黑美人是较好的观叶植物,放置于室内有较好的绿化环境的作用。

大岩桐

【别名科属】别名大雪尼、落仙花;苦苣苔科大岩桐属多年生球根类草本花卉。

【外观形态】茎:大岩桐的块根茎呈扁球形,地上茎极短,株高15~25厘米。

叶:叶梗通常对生,肥厚而大,卵形,有锯齿。叶脉间隆起,自叶间长出花梗。

花:花葶从球茎顶端的叶腋间抽生,花朵喇叭状,花瓣丝绒质,先端浑圆,大而美丽。一丛丛的喇叭状花朵呈现青色、紫色、黑色,光泽细腻,十分鲜艳。

【养护要领】水:喜湿润的生长环境,浇水应根据花盆干湿程度每天浇1~2次水。

光:大岩桐属半阳性植物,喜半阴环境。故生长期间要注意避免强烈的日光照射,环境也不可过于干燥。在夏季,要放置在有散射光且通风良好的地方养护,否则极易引起叶片枯萎。

温度:大岩桐生长适温1~10月为18~22℃,10月至翌年1月为10~12℃。冬季休眠期盆土宜保持稍干燥些,若温度低于8℃、空气湿度又大,会引起块茎腐烂。

土:盆栽常用腐叶土、粗沙和蛭石的混合基质。

肥:大岩桐较喜肥,从叶片伸展后到开花前,每隔10~15天应施稀薄的饼肥水一次。施肥时不可沾污叶面。否则,易引起叶片腐烂。

繁殖:采用播种、扦插和分球茎等方法来进行繁殖。

【室内用途】1.大岩桐具有一定的除尘作用。此外,大岩桐还能降低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具有一定的净化室内空气的作用。

2.大岩桐花大色艳,花期又长,一株大岩桐可开花几十朵,花期持续数月之久。是节日点缀和装饰室内及窗台的理想花卉。把它摆放在会议桌、橱窗、茶室,更添节日欢乐的气氛。

南洋杉

【别名科属】别名鳞叶南洋杉、尖叶南洋杉;南洋杉科南洋杉属常绿乔木。

【外观形态】茎:生于原产地可高达60~70米,盆栽0.5~2米。幼树大枝平展,树冠尖塔形;老树则成平顶状,树枝轮生下垂。主干直立,侧枝平展,分层清晰,成金字塔形。

叶:叶互生,覆瓦状排列,呈针形或广披针形,坚硬,叶长1.5厘米左右,亮绿色。

花:雌雄异株,雄花花序顶生或腋下,大型,圆柱状。雄花花蕊中具有3~7个药囊。雌蕊花圆球形,种磷具有3~7个胚球。

【养护要领】水:喜湿润环境,保持盆土湿润,但不能有积水。夏季可适当多浇水,雨天需防雨淋。冬季要控制浇水,以防水大烂根。

光:喜光,惧强光,夏季应遮蔽阳光,以免灼伤叶片,冬季在室内应放置于光照充足处。若将南洋杉放置在室内阴暗处,应每半个月挪至阳光充足处一次,否则易使植株生长衰退。

温度:喜温暖环境,冬季室温应不低于10℃,最好保持在15~25℃之间,若温度长期低于10℃,南洋杉易遭受冻害。夏季高温季节应经常喷水增湿降温。

土:呈微酸性且通透性较好的沙质壤土,可用腐叶土、田园土、细河沙按5:3:2的比例混合经消毒后使用。

肥:可在其生长期每月施一次以磷、钾肥为主的稀液肥,如过多施用氮肥易使植株长高,不利于观赏和在室内摆放。南洋杉每两年换一次盆,应于春季进行,可视植株生长情况换大一号的盆,在盆底放几片马蹄片做基肥,添加适量新土浇一次透水后放置于阴凉处,一周后进入正常管理。

繁殖:采用扦插、播种法进行繁殖。

【室内用途】1.南洋杉含有挥发性油类,具有显著的杀菌功能,能有效过滤有害气体。

2.南洋杉是观叶植物中的极品,可装饰家居的客厅等面积较大的居室,有清新雅致的装饰效果。

梅花

【别名科属】别名春梅、红梅、绿梅、香梅、紫梅;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

【外观形态】梅花主干挺拔直立,野生环境树高可达1~8米,树冠分层伞状或扁圆形。茎干皮面为暗红色、暗绿色、黑褐色或灰褐色。小枝细长,大枝略向下垂。

叶:叶柄短,先叶开放,多为白色或淡红色。叶片阔卵形至椭圆形,边缘有细锯齿,叶长4~6厘米。叶柄顶端有二腺液。幼时两面均生短绒毛,后逐渐脱落,背面粗糙,叶脉也有绒毛革质。

花:花着生于叶腋处,单生或两朵并生。花瓣分单瓣、半重瓣和重瓣三种。花味芳香。花柄短,花蕾卵形,花形碗状、碟状不等。花期为1~3月。

【养护要领】水:冬春两季梅花需水不多,除了在花期里使盆土略潮之外,其他阶段使盆土保持微潮偏干的状态即可。夏秋两季是梅花需水最多的阶段,应该见干就浇水。但在6~7月时,花芽开始分化,此时要对梅花“控水”几次,即减少浇水次数,梅花叶片微卷时再进行浇水,这样梅花才能更好开花。

光:喜充足光照,光照充足时梅花生长健壮,着花较多。因此,保证盆栽梅花每天接受4~6小时的日光照射是十分必要的。在梅花的花期里,特别是其花芽开始膨大后,每天接受数小时的日光直射有利于开花,当梅花的花朵开放后,则要把它摆放在无日光直射的明亮处,否则花朵会很快凋谢。

温度:适宜生长温度为16~23℃。温度可控制花开放的时间。

土:对土壤要求不严,凡排水性良好的轻粘土壤均可。pH值在5.5~6.5之间更好。

肥:梅花喜肥,然而供肥要适时适量,从春末至夏初可以间隔10天左右追施稀薄液体肥料一次。冬末至春初,当梅花花蕾开始明显生长至透色前,应该每隔5天追施稀薄液体肥料一次,以使梅花的花朵开得色艳味香。

繁殖:采用播种、嫁接、扦插、压条法进行繁殖。

【室内用途】1.梅花冰清玉洁,纯贞高雅,观赏价值极高。

2.梅花对甲醛、苯、氟化氢、二氧化硫非常敏感,可用作监测污染的指示植物。梅花遇污染物的表现为叶片失绿,叶片边缘枯萎甚至脱落。

3.梅花的果可入药,具有解热镇咳的功效。花和根入药,能活血解毒,利肺化痰。

【特别提示】盆栽梅花的修剪整形很重要,修剪要从幼苗开始,当幼苗长到20~25厘米时,截去顶端,待萌芽后留3~5根枝条作为主枝,当主枝长到10~15厘米时进行摘心,以促进枝条粗壮和花芽形成。开花后的修剪应当在花凋谢之后从基部留2~3个芽短截,当新枝长到5~6片叶时又进行摘心,只留3~4片叶,促进生长出更多花枝。以后每年反复修剪,使枝条充实,花蕾增多。

天门冬

【别名科属】别名天冬、玉竹、天冬草、小叶青;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半蔓性常绿草本。

【外观形态】茎:具有长椭圆形的肉质块根,茎丛生而下垂,基部木质化,光滑而多分枝,长可达1米,绿色,茎上有钩刺。

叶:叶退化成鳞状,簇生。

花:分状花序,花6瓣,白色或淡红色,有香味,花期为6~7月。

果:果圆形,浆果鲜红色,10~11月成熟。

【养护要领】水:喜半干半湿的生长环境。土壤不能过湿,因天门冬是肉质根,水分过大,容易烂根;土壤过干,易产生枝叶发黄等现象。夏天和秋季,需向叶面喷水,同时增加空气湿度。冬季可每隔15天浇一次水。

光:喜阳光,也耐阴,但不能长时间在阴暗处放置,否则枝叶易干枯发黄。夏季应将天门冬置于半阴处栽培。

温度:适宜生长温度为10~15℃,冬季室温不得低于5℃。

土:喜疏松肥沃、排水性良好的土壤,通常栽培土用50%腐叶土、20%园土、10%磷钾肥混合而成。

肥:生长期内,每10~15天施1次以氮、钾为主的充分腐熟的稀薄液体肥。

繁殖:以播种和分株法繁殖为主。

【室内用途】1.天门冬既有文竹的秀丽,又有吊兰的飘逸,适宜装饰家居的客厅和起居室,观赏性极强。

2.天门冬能吸收空气中的氟化氢,能清除重金属微粒。

3.天门冬的根有养阴清热,润肺滋肾的功效。可入药用于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咽喉肿痛、便秘等病症。

鹿角蕨

【别名科属】别名蝙蝠兰、蝙蝠蕨、鹿角山草;水龙骨科鹿角蕨属附生性多年生蕨类草本植物。

【外观形态】鹿角蕨是特异的蕨类植物,叶状体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营养叶,呈圆形或盾形展于树干上,其主要功能除了抓住支撑物之外,还收集从树上掉下来的碎屑,把它们分解成养分,并包裹在根周围,保护蕨根,贮存水分,营养叶日久变成棕色。另一部分是孢子叶,从营养叶中心长出,能形成孢子,先端分裂成鹿角形叉状,深绿色,上面覆盖着细致的白色毡质鳞片,成熟后在叶背近分叉顶端长出一簇簇稠密的棕色孢子囊群。

【养护要领】水:生长适宜的空气湿度为70%左右,在50%~60%湿度的环境也能正常生长。春夏两季需充分浇水,休眠期内少浇水,只要稍湿润即可。以悬挂式栽植的,可将根部浸入水中,使其充分吸水后放回原处。夏季一般每周浸水两次,每次10分钟左右。冬季每周一次,每次1~2分钟即可。总之,必须根据季节变化,具体掌握浇水、浸水次数和时间,以免基质太湿,造成生长不良。或基质太干,造成幼蕨收缩和枯萎。总的原则是:不论生长在活跃期还是休眠期,都要在它缺水时才能浇水或浸水。

光:喜明亮的散射光,光线不足时生长弱。怕直射阳光,必须将鹿角蕨置于有较强散射光的环境中。

温度:喜温暖,其生长适温为16~26℃,冬季越冬温度为8~10℃。

土:鹿角蕨为附生植物,栽培方法不同于常见的盆花,通常用少量的蕨根、苔藓或腐叶土加少量腐熟干牛粪作为基质,绑扎在带树皮的木段上或栽植在带孔的花盆木框中。

肥:鹿角蕨一般不需要很多肥料,在生长期每月施一次液肥,以促使鹿角蕨生长得更加茂盛,其它季节每两个月施一次液肥即可。施肥时可将液肥向叶面喷施或将蕨板浸入液肥中浸润,切忌用固体肥料。

【室内用途】1.鹿角蕨是观赏蕨中叶形最奇特的一种,在欧美十分流行,是室内立体绿化的好材料。若将鹿角蕨贴生于古老朽木或装饰于吊盆中,点缀书房、客厅和窗台将颇有情趣。

2.鹿角蕨和其他蕨类植物一样具有一定的净化室内空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