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剂是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它不同于抗生素,它在防病中的主要作用是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通常称它们为“化学消毒剂”。近年来各国着重寻找对环境无害而作用快速的消毒剂,其中以过氧化氢和二氧化氯气体灭菌法更受瞩目,臭氧的消毒也有广阔的使用价值。按照其作用的水平可分为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
(一)灭菌剂
可杀灭一切微生物使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包括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等。
(二)高效消毒剂
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达到高水平消毒要求的制剂。包括含氯消毒剂、臭氧、甲基乙内酰脲类化合物、双链季铵盐等。
(三)中效消毒剂
可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包括含碘消毒剂、醇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等。
(四)低效消毒剂
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酯病毒,达到消毒剂要求的制剂。包括苯扎溴铵等季铵盐类消毒剂、氯己定(洗必泰)等二胍类消毒剂,汞、银、铜等金属离子类消毒剂及中草药消毒剂。
(五)含氯消毒剂
是指溶于水产生具有杀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其杀微生物有效成分常以有效氯表示。次氯酸分子量小,易扩散到细菌表面,并穿透细胞膜进入菌体内,使菌体蛋白氧化导致细菌死亡。含氯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结核杆菌和抗力最强的细菌芽孢。这类消毒剂包括:无机氯化合物,如次氯酸钠(10%~12%)、漂白粉(25%)、漂粉精(次氯酸钙为主,80%~85%)、氯化磷酸三钠(3%~5%);有机氯化合物,如二氯异氰尿酸钠(60%~64%)、三氯异氰尿酸(87%~90%)、氯铵(24%)等。无机氯性质不稳定,易受光、热和潮湿的影响,丧失其有效成分,有机氯则相对稳定,但是溶于水之后均不稳定。它们的杀微生物作用明显受使用浓度、作用时间的影响,一般说来,有效氯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消毒效果越好。pH越低消毒效果越好;温度越高杀微生物作用越强;但是当有机物(如血液、唾液和排泄物)存在时消毒效果可明显下降。此时应加大消毒剂使用浓度或延长作用时间。但是高浓度含氯消毒剂对人呼吸道黏膜和皮肤有明显刺激作用,对物品有腐蚀和漂白作用,大量使用还可污染环境。因此,使用时应详细阅读说明书,按不同微生物污染的物品选用适当浓度和作用时间,一般说来,杀灭病毒可选用有效氯1000mg/L,作用30分钟。此类消毒剂常用于环境、物品表面、食具、饮用水、污水、排泄物、垃圾等消毒。
(六)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由于它们具有强氧化能力,各种微生物对其十分敏感,可将所有微生物杀灭。这类消毒剂包括过氧化氢(30%~90%不等)、过氧乙酸(18%~20%)、二氧化氯和臭氧等。它们的优点是消毒后在物品上不留残余毒性,但是,由于化学性质不稳定须现用现配,使用不方便,且因其氧化能力强,高浓度时可刺激、损害皮肤黏膜、腐蚀物品。其中过氧乙酸常用于被病毒污染物品或皮肤消毒,一般消毒物品时可用0.5%;消毒皮肤时可用0.2%~0.4%,作用时间为3分钟。在无人环境中可用于空气消毒,用2%过氧乙酸喷雾(按8mL/m3计算),或加热过氧乙酸(按1g/m3计算),作用1小时后开窗通风。二氧化氯可用于物品表面消毒,浓度为500mg/L,作用30分钟。
臭氧也是一种强氧化剂,溶于水时杀菌作用更为明显,常用于水的消毒,饮用水消毒时加臭氧量为0.5~1.5mg/L,水中余臭氧量0.1~0.5mg/L维持10分钟可达到消毒要求,在水质较差时,应加大臭氧加入量,3~6mg/L。
(七)醛类消毒剂
包括甲醛和戊二醛。此类消毒为一种活泼的烷化剂作用于微生物蛋白质中的氨基、羧基、羟基和巯基,从而破坏蛋白质分子,使微生物死亡。甲醛和戊二醛均可杀灭各种微生物,由于它们对人体皮肤、黏膜有刺激和固化作用,并可使人致敏,因此不可用于空气、食具等消毒。一般仅用于医院中医疗器械的消毒或灭菌,且经消毒或灭菌的物品必须用灭菌水将残留的消毒液冲洗干净后才可使用。
(八)醇类消毒剂
最常用的是乙醇和异丙醇,它可凝固蛋白质,导致微生物死亡,属于中效水平消毒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破坏多数亲脂性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醇类杀微生物作用亦可受有机物影响,而且由于易挥发,应采用浸泡消毒,或反复擦拭以保证其作用时间。醇类常作为某些消毒剂的溶剂,而且有增效作用。常用浓度为75%,据国外报道:80%乙醇对病毒具有良好的灭活作用。近年来,国内外有许多复合醇消毒剂,这些产品多用于手部皮肤消毒。
(九)含碘消毒剂
包括碘酊和碘伏,它们通过卤化微生物蛋白质使其死亡。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和部分病毒。可用于皮肤、黏膜消毒,医院常用于外科洗手消毒。一般碘酊的使用浓度为2%,碘伏使用浓度为0.3%~0.5%。
(十)酚类消毒剂
包括苯酚、甲酚、卤代苯酚及酚的衍生物,常用的煤酚皂,又名来苏尔,其主要成分为甲基苯酚。卤化苯酚可增强苯酚的杀菌作用,例如三氯强基二苯醚可作为防腐剂,已广泛用于临床消毒、防腐。
环氧乙烷又名氧化乙烯,属于高效消毒剂,可杀灭所有微生物。由于它的穿透力强,常将其用于皮革、塑料、医疗器械、用品包装后进行消毒或灭菌,而且对大多数物品无损害,可用于精密仪器、贵重物品的消毒,尤其对纸张色彩无影响,常将其用于书籍、文字档案材料的消毒。
此外,还有双胍类和季铵盐类消毒剂,它们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杀菌和去污作用,医院里一般用于非关键物品的清洁消毒,也可用于手的消毒,将其溶于乙醇可增强其杀菌效果,可作为皮肤消毒剂。由于这类化合物可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常将它们与其他消毒剂复配以提高其杀菌效果和杀菌速度。
现将常用消毒剂介绍如下:
乙醇
【别名】酒精。
【性状】无色液体,有酒香。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小,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一般不能做萃取剂)。是一种重要的溶剂,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药理作用】本品是最常用的消毒防腐药,本品可渗入细菌体内,在一定浓度下能使蛋白质凝固变性而杀灭细菌。40%~60%(mL/mL)浓度对葡萄球菌最有效,但比70%(mL/mL)浓度要缓慢,最适宜的杀菌浓度为75%,因为在浓度为75%的情况下,在2分钟内能将皮肤表面90%细菌杀死。乙醇与细菌内胞液等渗,利于分布均匀杀菌,而在高浓度时(如95%),由于乙醇使细菌表面迅速脱水,会形成一层保护膜,不利于完全杀菌。因不能杀灭芽孢和病毒,故不能直接用于手术器械的消毒。50%稀醇可用于预防褥疮,25%~30%稀醇可擦浴,用于高烧患者,使体温下降。95%溶液可用于燃烧灭菌。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一般认为饮酒具有兴奋作用,因此常有“饮酒壮胆”的描述,但药理表明乙醇主要是1个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低浓度乙醇可加强某些兴奋性神经突触的功能,其表现的兴奋现象主要是由于脑的抑制性控制作用被解除所致。最早受影响的是由训练和经验而来的精神活动。记忆力、集中力和洞察力变得迟钝甚至丧失。自信加强,性格变得开朗活泼。乙醇也可引起镇静,解除焦虑,进而语言含糊,共济失调,判断能力受损,进入酩酊状态。②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中等量乙醇可扩张皮肤血管,故常致皮肤发红而有温暖感。但如用作御寒药,实属不当。因寒冷时皮肤血管收缩为一种保护性反射。饮酒后抑制了血管运动中枢,皮肤血管扩张,使大量热量损失,更增加冻死的危险性。乙醇有直接扩张血管的作用。乙醇对冠状血管并无有益作用,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乙醇可使引起心绞痛所需的运动时间缩短,也会使冠心病患者产生心电图心肌缺血性变化所需要的运动时间缩短。乙醇在足以产生面部血管扩张和轻度醉酒的剂量时,并不引起脑血流或脑血管阻力的改变;但在严重酒精中毒血浓度(300mg/dL)时,则可明显增加平均脑血流并降低脑血管阻力,但脑对氧摄取则减少。对大鼠基底动脉痉挛模型,静注0.5%乙醇20mg/kg有明显减少基底动脉痉挛的作用。适度饮酒可减少冠心病发病率。其机制系对血浆脂蛋白的影响和抑制血小板聚集。流行病学调查和对志愿者的实验研究证明,乙醇在每日剂量不足以产生明显中枢作用时,在几星期内,即可升高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浓度,从而拮抗动脉粥样化的形成而产生保护作用。人群调查显示,饮酒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水平显著高于不饮酒组。家兔灌服乙醇后,HDL-Ch很快明显上升,停药后HDL-Ch下降。酒精中毒患者血清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急性酒精中毒者又较慢性酒精中毒者显著低下。人在正常饮酒时达到的浓度(10~20mmol/L)即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能是由于抑制花生四烯酸生成所致。在体外,白酒(含乙醇56%)2.5μL、5.0μL、5μL和10μL加入到从同一个体分离出来的富含血小板的血浆200μL,以ADP为诱导聚集剂,4个剂量组对血小板聚集功能均有抑制作用,且与乙醇剂量呈正相关。③对胃肠道的作用:乙醇可刺激胃液分泌,主要增加胃酸而胃蛋白酶含量正常,乙醇可通过精神刺激使胃液分泌增加,特别是爱好饮酒者。乙醇也可兴奋口腔和胃黏膜感觉神经末梢而反射性刺激胃液分泌,也可直接作用于胃,使胃泌素或组织胺释放而使胃液分泌增加。由于主要是刺激胃酸分泌,因而含乙醇饮料不适用于消化性溃疡患者,胃内乙醇浓度10%左右使胃酸增加而胃蛋白酶减少,浓度超过20%,胃液分泌趋于抑制,40%及以上浓度则刺激黏膜使之充血、发炎、产生糜烂性胃炎。阿司匹林产生的胃损害可因乙醇而明显加重。大鼠灌服10%、20%乙醇1mL/鼠,使胃黏膜血流量(GMBF)增加,但不引起胃黏膜损伤,如灌服40%乙醇或无水乙醇则使GMBF减少,并产生明显的胃黏膜损伤。胃黏膜表面凝胶样黏液层的疏水性可防止H+和水溶性物质对胃黏膜的侵害。用大鼠在体胃灌流模型,以40%乙醇灌流5分钟可破坏胃黏膜表面黏液凝胶层的疏水性,在除去乙醇后1小时,尚不能恢复正常。喜饮烈性酒者多患慢性胃炎。④对肝脏的作用:长期过量饮酒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肝损害。可依次发生脂肪肝(肝内脂肪蓄积)、肝炎,最后发生不可逆性肝坏死和肝纤维化。可导致食管静脉曲张和突然大出血。一次大剂量乙醇即可引起大鼠或人肝内脂肪增多。其机制比较复杂,主要因大量乙醇引起的应激反应导致交感兴奋,使脂肪组织释放的脂肪酸增加,以及由于乙醇增加了机体代谢负荷,使脂肪酸氧化受损。长期饮酒引起肝损害还有一些其他因子,主要是营养不良。酒本身可供给热量,200g乙醇约可提供5857.6千焦热量,但与其他食物不同,它不能供应维生素、氨基酸或脂肪酸。嗜酒者多表现为长期营养不良,主要是由于酒对细胞的毒性而致肝损害。大鼠每日灌服乙醇790mg/kg,1个月后,肝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物(LPO)仍正常;2个月后,则LPO明显高于对照组,Na-K-ATP酶活性减低,3个月后肝细胞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乙醇可引起肝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上述灌服乙醇大鼠在第1、2、3个月,肝组织胞浆谷胱甘肽(GSH)水平有逐月增加趋势,但统计学无显著性,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在2个月时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1和3个月时则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在体外,小剂量乙醇对大鼠肝脏GST有一定激活作用,GSH和GST增加对机体的解毒功能是有利的。⑤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古人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早就批评了“醉以入房”生活方式。《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其真……故半百而衰也。”侵犯性性行为常于饮酒后发生,这是由于抑制和约束被解除的结果。实际上,醉酒可妨碍性行为,乙醇可降低男性和女性的性反应。男性嗜酒者可导致阳痿、不育、睾丸萎缩和男子乳房发育,这是由于乙醇引起的肝损害导致雌激素生成过多,睾酮产生减少,而且由于肝内质网酶活性增加,使睾酮代谢性失活加快所致。⑥乙醇有利尿作用,这是其抑制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减少肾小管对水再吸收所致。但是,反复应用乙醇则为抗利尿作用。小剂量乙醇可减少疲劳感并增加肌肉做功,大剂量则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减少肌肉做功,引起肌肉可逆性损害,血浆肌酸磷酸激酶活性增加,嗜酒者大多可有肌电图变化,不少人已证明有类似于酒精性心肌病的骨骼肌病。乙醇使皮肤和胃血流增加并增加排汗,使热散失加快,体温降低。大剂量乙醇抑制中枢性体温调节机制,体温降低显著,乙醇的这种降低体温作用如环境温度很低则更危险。
【使用范围】用作皮肤及器械消毒,稀释的乙醇对于高热患者,可涂擦皮肤,降低体温;对于长期卧床患者涂擦皮肤可防止褥疮发生。
【用法用量】根据需要稀释成不同浓度应用。对高热患者,用20%~30%(mL/mL)乙醇涂擦皮肤降温;预防褥疮用40%~50%(mL/mL)乙醇涂擦。皮肤消毒常用75%(mL/mL)的溶液。用消毒棉球蘸取适量涂擦于需消毒的皮肤。
【不良反应】偶有皮肤刺激性。乙醇可使蛋白质沉淀。将乙醇涂于皮肤,短时间内不会造成损伤。但如果时间太长,则会刺激皮肤。将乙醇涂于伤口或破损的皮面,不仅会加剧损伤而且会形成凝块,结果凝块下面的细菌繁殖起来,因此不能用于无感染的暴露伤口。
【禁忌】本品有刺激性,避免接触眼睛。
【注意事项】①不能用于破损皮肤及糜烂或有渗液的部位。②本品易燃,易挥发,用后将瓶塞塞紧,存放于阴凉处。③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④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⑤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⑥易挥发,需加盖保存并定期调整其浓度,低于70%浓度则消毒作用差。⑦因有刺激性,不宜用于黏膜及创面的消毒。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⑨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