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惊世预言
30688700000025

第25章 女占卜师与拿破仑的故事(2)

约瑟芬·博阿尔内,1763年6月23口出生于法国殖民地马提尼克一个贵族家庭。1779年12月13日,当姐姐瑟琳·戴茜蕾去世后,约瑟芬作为填房嫁给姐夫亚历山大子爵,并生了两个孩子:欧仁和奥坦斯。不幸的是,在1794年法国大革命恐怖统治时期,亚历山大因属保王党而被雅各宾派拘禁,不久以叛国罪被判处死刑。其间,约瑟芬也一度被拘禁,只是由于她的朋友、日后著名的政治家塔列朗的干预才披释放。1795年,根据热月党政府的命令,约瑟芬丈夫的遗产得以归还。此后,由于与热月党的许多重要人物关系密切,约瑟芬经常出入巴黎上层人士的沙龙,在当时的社交界很出名。

1795年初的一天,约瑟芬在督政官巴拉斯的官邸遇见了一位名叫拿破仑·渡拿巴的年轻军官,当时的巴黎卫戊司令。尽管这位军官相貌平常,当时的地位也并不非常显赫,甚至举止有些粗俗,但约瑟芬仍对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身边的人向她介绍了拿破仑的一些传奇故事,还说此人用不了多久就会名满天下的,这使得正准备找一名前途无量的男子做丈夫的约瑟芬大为动心。

为了与拿破仑正式会面,约瑟芬想出了一条妙计。没过几天,她吩咐自己12岁的儿子欧仁前往拿破仑住的地方。欧仁拜见拿破仑后,声称自己的父亲是在恐怖时期被罗伯斯庇尔处死的一名共和党将官,随后又大胆地请求发还自己父亲的佩剑。被这个孩子感动的拿破仑答应了他的请求,当即命人找出那把佩剑发还给他。第二天,那孩子的母亲约瑟芬亲临拿破仑的住处致谢。二人一见面,拿破仑立即被这位仪态高贵、温柔大方的妇女吸引住了。在了解到她的处境后,他一方面对她表示同情,另一方面又从心里生出无限的爱慕。

从此,被约瑟芬深深打动的拿破仑开始狂热地追求她。拿破仑相信,同这位年轻寡妇结合对于自己的幸福有重大关系,对于他实现壮志将是强有力的支持。尽管最初约瑟芬对比自己小6岁的年轻军官并不非常热情,但仍接受了他的爱情。3个月后的3月9日,他们便举行了婚礼。而在此前一个星期,拿破仑已被任命为法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

新婚刚两天后,拿破仑就不得不告别妻子,匆匆率军出征意大利。在那里,他指挥缺乏训练、武器很差的法国军队,一举打败了强大的奥地利军队,顿时威震全欧,名扬世界。而在取得一系列辉煌的同时,拿破仑却时刻没有忘记约瑟芬。

或许是约瑟芬太懂得怎样驾驭男人了,在战场上不可一世、冷酷无情的拿破仑,对自己的新婚妻子却是那么的热情。据说,即使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拿破仑每天都要抽时间给约瑟芬写一封信。通过这些至今仍保留着的信件,后人仍能感受到他那炽热的爱情。

拿破仑在一封给约瑟芬的情书中写道:“我亲爱的约瑟芬:你的爱情无时不在激励着我,它已经使我失去了理智——使我寝食难安。我的心里再也没有朋友,也没有荣耀。我之所以重视胜利,只是因为它能使你高兴。如果它不能让你欢喜,我会立刻离开军队,回到巴黎,回到你的身边。你的爱情让我一往无前。一想到你,我就如醉如痴。我没有一刻钟不在凝视着你的玉照,我没有一刻钟不亲吻你的芳容…”在另一封信中,他又写道:“我收到你的来信,你似乎在信中责备我说女人的坏话。事情是这样,我最讨厌的是女阴谋家。我看得惯仁慈、文雅、温柔的女性,我喜爱她们。如果说她们娇纵了我,那不是我的过错,而是你的。不过你会看到我已经宽大对待了一位通情达理的值得尊重的女性。我把她丈夫出卖我的信拿给她看时,她哭起来了,以万分痛心的悲伤和诚实口吻喊道:‘这的确是他的笔迹!’这就够多了,打动了我的心,我说:‘好吧夫人,把信投到火里,我就没有证据可以针对您丈夫了。’她烧掉了信件,转悲为喜。现在她丈夫得救了,如果迟两小时,他已披处死了。所以,你看,我喜欢娇柔、纯浩、善良的女性,因为只有她们才像你”。

对于大多数女人来说,如果从伟大的拿破仑那里收到这样的信,一定会欣喜若狂。但曾经一度,约瑟芬对那些信竟毫不在意,甚至还背着前线的丈夫对别的男人卖弄风情。对丈夫炽热的来信,她甚至懒得回应,这使拿破仑急得快要发疯了。

当拿破仑最终从意大利凯旋而归时,他已决心在政治上取得更大的成就。由于崛起的拿破仑使督政府感到了威胁,督政官员们决定再次把他调到远离巴黎的地方去。这次,拿破仑被派往非洲的埃及与英国人作战。出征埃及期间,拿破仑发现,约瑟芬仍像以前一样,对自己不冷不热。最后,妻子的冷漠使拿破仑感到了厌倦。或许出干报复,在远征埃及期间,他曾与其他女人生出事端,这些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巴黎。

1799年10月,拿破仑秘密回到巴黎,准备发动政变推翻督政府的统治。与约瑟芬见面后,二人曾一度分居。值得一提的是,由千约瑟芬比拿破仑的姊妹们更有教养,所以常遭到嫉恨。拿破仑的姊妹们常嘲笑约瑟芬,叫她“老女人”,并且劝拿破仑和他的“老女人”离婚,另娶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子。幸运的是,这桩婚姻又出现了转机,因为约瑟芬悔悟了。此后,她将自己同拿破仑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极其巧妙地把她在社会上建立的各种关系,全都用来为雄心勃勃的丈夫效劳。她把无数对拿破仑的事业无动于衷或者与之为敌的人都争取了过来,所以直到拿破仑当政的极盛时期。他们在人民中得到了广泛拥护,而巴黎市民也称约瑟芬为“拿破仑洁白无瑕的天使”。

法兰西共和国的破败

1799年时,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形势岌岌可危。在国外,英,普、奥等君主制国家再次行动起来,组成欧洲反法联盟,出动大军,从四面八方向法国边境推进,准备扑灭共和国,复辟波旁王朝的统治。在国内,一直蠢蠢欲动的保皇派势力也开始乘机招兵买马。而面对这些情况,督政府却无力应付,或许他们所后悔的,就是不该把能征善战的拿破仑发配到遥远的埃及。如今由于英国军舰在地中海的封锁,想召他回来也不可能了。但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对国内局势了如指掌的拿破仑,竟冒着巨大风险,闻过英国人的封锁,秘密回到了巴黎。消息一经传出,整个法国都将他视为救墨。盼望他能挽救祖国。

11月9日,拿破仑发动了雾月政变,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成功,并成为法国第一执政,即实际上的独裁者。在凭借着杰出的军事才能,打败反法联盟的军事干涉后,拿破仑的威望进一步上升。1802年8月,法国修改共和八年宪法,改第一执政为终身执政。但拿破仑并不以此为满足,他所渴望的是皇冠。1804年11月6日,经过公民投票,人民一致同意将法兰西共和国改为法兰西帝国,拿破仑·波拿巴为皇帝,称拿破仑一世。或许在这时,拿破仑会想起那位女占卜师的预言,看来她当时敢称自己为“皇上”,确实显示了非凡的预言能力。

此时,约瑟芬无疑成为了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因为她是拿破仑的妻子。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正式称帝。这一天,教皇庇护七世特地从罗马赶至巴黎圣母院,主持拿破仑的加冕典礼。尽管遭到家族的一致反对,拿破仑仍满怀深情地亲自为约瑟芬加冕。将她扶上皇后的宝座。或许约瑟芬这时也在心底里暗暗感激那位女占卜师,并决定以后对其大加赏赐。

不过,当约瑟芬的幸福达到最顶点时,她不幸的祸根就已埋下了。尽管当时她还不会想到女占卜师预言的后半部分,不会想到自己有朝一日将被离弃。但种种迹象已经表明,她的皇后宝座从一开始就不那么牢靠。因为细心的人也许会注意到,在加冕仪式举行当天,拿破仑的母亲莱蒂齐娅竟赌气没有出席,原因就是不同意立约瑟芬为皇后!

的确,约瑟芬过去曾犯下那么多的错误,即使她现在悔恨万分也来不及了。实际上,眼前的荣华富贵都是短暂的。这时的拿破仑再也不是从前的落魄军官了,他已成了庞大帝国的主宰。她清楚,有多少年轻美貌、出身高贵的女人想取代自己的位置。果然,约瑟芬悲哀地发现,随着拿破仑的威望越来越高,帝国的势力一天天向欧洲扩张,自己在他心中的地位正急剧地衰落。尽管由于精心的保养,已年过四十的约瑟芬仍能保留青春的风韵,但已过了生育年龄这一现实,已成为她最致命的弱点。

既然建立了帝国,拿破仑就有理由希望自己的王朝能够延续下去。不过尽管他也曾与一些女人生过儿子,但却都不是婚生的。终于,在各种压力下,拿破仑狠心准备与约瑟芬离婚。

1809年11月30日,刚过40岁的拿破仑终于提出了要和约瑟芬离婚。那天,当约瑟芬同拿破仑一如往常共进午餐的时候,拿破仑一喝完咖啡就令左右退下。他走近约瑟芬,拿起她的手按在他心上,凝视了片刻说:“约瑟芬,我亲爱的约瑟芬!你知道我爱过你,我在人世得到的仅有的幸福时刻都是你一人赐给的。但是,约瑟芬,我的命运要高过我的意志;我最珍贵的爱情必须让位给法国的利益。”随后,在皇帝的大书房里,当着全体皇室成员和文武大臣的面,约瑟芬拿起一份事先在便笺上拟好的草稿宣读道:“经圣明的陛下同意,我在此宣布,鉴于我已失去生育能力,不能使陛下的事业后继有人,国祚安泰,我情愿表示我对陛下亘古未见的热爱和忠诚…”就这样,她放弃了自己的皇后地位。这一结局,也惊人地应验了女占卜师的预言。

与约瑟芬离婚后,拿破仑对她表现得十分慷慨。他把马尔梅松赐给约瑟芬作为长期住所,还将爱丽舍宫赠给了她,甚至允许她保有皇后的称号。实际上,虽然拿破仑一生中先后有过很多女人,但只有约瑟芬真正占据着他的心。据说当他在离婚书上签字时,竟忍不住哭了起来。离婚后的第三天,他坐在皇宫里,凝视着天空,闭门沉思。拒绝接见任何人,也无心做任何事情。而直到临终时,拿破仑的嘴里还念着约瑟芬的名。

超导链接

一切照女占卜师的预言发展,拿破仑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因为在当时的预言中,四十岁将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

那么实际的历史进程又如何呢

自称帝后,拿破仑就不断面临欧洲其他王室的反对。1805年8月,奥地利、英国、俄国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为了确立自己的霸权,拿破仑离开巴黎,亲自挥军东进,先打败普鲁士,于10月12日占领了慕尼黑。10月17日,又在乌尔姆战役中打败奥地利,使反法同盟投降。之后,法国又取得了奥斯特里茨战役的胜利,反法同盟再度瓦解,并且迫使奥地利取消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称号。随后,拿破仑又将德国境内各诸侯国组成的“莱茵邦联”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1806秋天,英国、俄国、普鲁士组成了第四次反法同盟。但是在10月14口,法军同时在耶拿和奥尔斯塔特击溃敌军,普鲁士的军队几乎垒军覆没。1807年6月,法军又在波兰大败俄国军队,拿破仑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会面,双方签订了和平条约。自此,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得到了确立。拿破仑一世兼任意大利国王、菜茵邦联的保护者、瑞士联邦的仲裁者,并分别封他的兄弟约瑟夫,路易、热罗姆为那不勒斯、荷兰、威斯特伐利亚国王。

但是,就在拿破仑的事业如日中天时,帝国的根基开始动摇了。1807年末,当西班牙爆发内乱时,拿破仑乘机入侵西班牙,并让其长兄约瑟夫·渡拿巴成为西班牙国王。但是这个举动遭到了西班牙人的反对,使法国陷入了战争的泥潭。1809年初,第五次反法同盟组成。奥地利在背后偷袭法国在德国的领土,拿破仑被迫退出西班牙,率军东征。奥地利军队虽然一开始取得优势,但是拿破仑很快就转败为胜,迫使奥地利签订维也纳和约,再次割让土地。更重要的是,这次胜利还使拿破仑了结了一桩夙愿。

原来自与约瑟芬离婚后,拿破仑就一直寻找机会,试图娶一位欧洲王室女子为新的皇后。起初,他曾向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妹妹求婚,但被俄国皇太后严词拒绝了。当打败奥地利后,他又向古老的哈布斯堡王室求婚,这次他成功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为了国家利益,同意将公主路易丝嫁给拿破仑做皇后。

1809年,年仅18岁的奥地利公主路易丝嫁到了法兰西。与热情、大度、善于交际的约瑟芬相比,小皇后路易丝显得羞涩而小心,以至于臣属们私下用“木讷”、“冷漠”来形容这位异邦来的新任皇后。不过令拿破仑高兴的是,他不但从此和欧洲最古老的壬宣连成了一体,而且在1810年3月19日,路易丝还为他生下了一个男孩,这可是他惟一的婚生子女。狂喜的拿破仑当即封这个男孩为罗马王,象征着他继承了罗马帝国一样辉煌的事业。

1812年,随着法俄两国关系的彻底恶化,拿破仑率领50万大军远征俄罗斯。结果在这场战争中,由于俄罗斯人民的顽强抵抗。法国军队一败涂地,拿破仑被迫领着不到l万人仓皇撤退。更糟糕的是,1813年,英国,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乘机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在10月的莱比锡战役中,法军被击溃,各附庸国也纷纷脱离法国独立,同盟军开始向巴黎挺进。1814年3月31日,巴黎被占领。4月13日,面临压力的拿破仑在巴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随后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厄尔巴岛。1815年2月,拿破仑又令人震惊地逃出小岛,兵不血刃再次占领巴黎。建立了“百日王朝”。不过这一切已是回光返照。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的军队在滑铁卢战役中全军覆没,他被迫于7月15日正式投降,法兰西第一帝国至此彻底覆灭。而拿破仑则被流放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于1821年5月5日在那里去世,一代伟人就此结束了他传奇的故事。可叹的是,直到去世的那一天,拿破仑也没有再见到他的妻儿一面。

回头再说约瑟芬。自从离开拿破仑后,她一直孤独地居住在城堡之中,准备就此了却残生。不想到1814年,拿破仑的帝国被推翻了,外国军队进入了巴黎。就当约瑟芬担心复辟的波旁王朝会不会把她的城堡收回去时,她惊喜地发现,自己还是比较幸运的。由于她的特殊经历,波旁王朝没有追究她,反而怀着敬重前来慰问她。于是,约瑟芬仿佛又回到年轻时代,在她的客厅里,接待过俄一沙皇、普鲁士国王以及一大批皇亲国戚,甚至连国王路易十八的弟弟前来拜访,使她的沙龙成了当时上层社会最热闹的场所,1814年5月25日,约瑟芬忽然感到喉间不适,四天后,她离开人间。当时谁也没有想到把这一消息告诉拿破仑,后者是从报纸上知道一切的。令人感慨的是,1821年5月5日,当披囚禁在圣赫勒拿岛上的拿破仑临终时,还在喊着约瑟芬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