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惊世预言
30688700000032

第32章 存在文学作品中的种种预言(3)

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哈尔·克莱门特一生创作了大量科幻作品,然而最为人们称奇的是发表于1956年的《尘屑》,当时,美国宇航局还没有成立,前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也没有上天。

在人类接近月球之前的一段时间里,人们猜测,在天文望远镜中看到的月球表面的微光薄雾很可能是月球的大气层。在小说中,哈尔却大胆提出了自己的猜想,他通过两名宇航员的对话,描述了月球薄雾的形成过程:月球表面的灰尘颗粒在不断的扬起落下过程中相互摩擦,产生电荷,从而相互排斥。如果一座巨大的环山表面尘埃都带了电荷,那么这些尘埃会在静电的作用下,不断升腾涌起,形成巨大的尘埃“喷泉”,这些正是人类在地球上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月球表面的薄雾。

哈尔在小说中的这些猜想,后来被登上月球的月球车和宇航员带回的照片所证实,哈尔似乎是看过那些照片才在小说中写下了那些场景。同样,哈尔在小说中幻想出来的月球表面的尘埃“喷泉”也多次为登月宇航员亲眼证实。

与天边的陌生海洋或土地不同,月亮是可见的,它俯视着地球,既为同伴,又为异己,它为充满想象力的作家们提供了新的立足点。

《美丽的新世界》中曾提及克隆人

科幻作家曾对克隆人的出现作过天才的预言。以《天演论》著名于世的赫胥黎的孙子A·赫胥黎,1932年在他的科幻小说《美丽的新世界》中描述了一个通过工厂生产人的千人一面,个性划一的“新世界”。他预言这样的世界要五、六百年后才出现,但仅仅过六十多年,人类就必须直面这种时代到来的可能。

科学探索的脚步如此之快,似乎连科幻作家展开想象的翅膀也追赶不及。难怪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说,与生物工程相比,人类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显得黯然失色。

“多莉”降生以后,人们认为克隆人似乎只有几步之遥。于是,全世界已有数千人要求克隆自身。他们中有风华绝代的佳丽,也有伤心欲绝、痛失爱子的夫妇,还有腰缠亿万、富甲王侯的富翁……美国《时代》周刊对1005名成年美国人进行电话调查,7%的人表示,如果有可能,愿意复制一个自己。

但绝大多数人的心理还远没有为克隆人的拜访作好准备。他们不敢想象,有朝一日如何与克隆人品铭对饮,起舞弄影。

如果克隆的供体细胞发生变异,或者培养胚胎的培养基与科学家开了个小小的玩笑,克隆出一个废品,我们能象对待阿狗阿猫们那样处置他们么?

器官移植,供体匮乏,能不能未雨绸缪,为自己克隆一个器官仓库,以供将来不测之需?如果能,人们能够坦然从与我们一样五官齐全,表情丰富的克隆人身上摘下一只肾,挖走一只眼么?

人类早就期望借助机器人,从繁重或危险的劳动中解脱。但再灵巧的机器人也是笨拙难如人意的。能不能克隆一个“我”的替代品,赋予他灵巧的四肢和绝对服从的意志?如果能,那么文明人类有什么理由在奴隶制枷锁砸碎几千年后重拾旧祚?如果那样,是不是有一天觉醒的克隆人会向我们呐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即使承认克隆人享有包括生存、发展、自由等与我们一样的人权,但面对依样画葫芦克隆出的一个新生命,他们是儿子,还是弟弟?是女儿?还是妹妹?伦理链的任何一环,都不可能给克隆人预订一个席位。

如果面对一群面貌、体态、风姿一样的克隆人,我们如何确认他们的身份?如果他们犯罪,我们又有什么手段缉拿真凶?再说,人类居住的地球早已因为人口爆炸难堪重荷,我们还有什么理由用另一种方法生产自身?

还有人进而对科学价值观提出质疑。在科学的历程中,探索没有禁区,追求永无止境的科学价值观,激励历代科学家以超凡的智慧,破解了无数自然之谜。但面对克隆和基因工程的长足进展,人类是否要在某些科学领域的门槛边划上一道红线,警示“来人止步”?

正因为克隆人的可能将对人类社会的政治、宗教、法律、伦理道德提出挑战,将给现在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家庭结构、婚恋方式带来不可预料的冲击,因此世界各国都宣布克隆人为不受欢迎的人,并为克隆人研究设置了一个个不得逾越的雷区。

对克隆人体保持高度警觉的举措会帮助消除公众的疑虑,但如果把一项将极大改善人类未来生活质量的技术打入冷宫,一笔钩销科学家们耗时数载呕心沥血的成果,将是对人类自信和智慧的亵渎。因此大多数人也意识到不能因咽废食,泼脏水连同婴儿一起倒掉。

面对即将到来的克隆时代,科学和公众都需要时间。科学需要时间完善这一技术,以便向世界充分展示它的迷人前景,展示它在改善人类未来生活质量方面广泛的潜能。公众则需要时间静观和思索。二战后,由于长崎和广岛遭受到恐怖的核打击,许多公众对核技术抱有偏见。但人类凭籍智慧和理性,正把核技术一步步导入和平安宁的轨道。核能核电的光和热,正照亮温暖着一个个和睦温馨的家庭。80年代,当试管婴儿技术对自然生殖法则作了些微修饰和变通时,也曾引发一场法律和伦理大讨论。讨论的结果是人们宽容地接受了它。现在,全世界已有6000多例儿童以“试管”的方式出生。

有关克隆技术的公众讨论,还将会在各个层面延续下去,但科学不会就此驻足不前。

值得我们欣慰和骄傲的是,面对克隆,人类表现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富有成熟理性和远见。如果克隆技术真是上帝放在人类面前的又一只潘多拉魔盒,那么人类将满怀自信地伸出两手,一只手叫智慧或灵性,它让克隆技术为我所用,造福世界,另一只手叫理性,它将控制和防止克隆技术走向反面。

百年后变性人占5%

俄罗斯科幻小说家弗拉基米尔·斯特莱特斯基(Vladimir Streletsky)编撰出了一份人类未来成就名单,预言人类在不久的将来会吃人造肉,饮脱盐水,能活到120岁。在这一名单中,斯特莱特斯基选取了最为著名的未来学家、预言家和科学家的预测。斯特莱特斯基的预言成为现实的可能性相当大,虽然有点可怕。以下为其预测详情:

2009年——2025年:类人机器人将用于工业生产;

2010年:科学家最终会证明人死后灵魂存在;

2010年——2012年:欧洲、美洲和太平洋地区将合成为一个大的区域联盟(regiona1block)。中俄联合开发的太空探测器将在月球上成功着陆;

2011年:科学家将开发出艾滋病疫苗;

2011年——2023年:中东将在人口上对欧洲构成巨大压力;移民数量将显著增加。欧洲和美国民主政治将陷入更深的危机,欧美领导人转而诉诸于独裁的统治方式;

2012年:科学家将成功合成提高智力的药丸;

2013年:人类将建第一个生长人造肉的种植园;

2015年——2025年:放射性废物将从地球被发射到太空。

2016年:地球的石油储量将开始耗尽;

2022年:人类将登陆火星;

2025年:全球性缺水危机将拉开序幕。地球三分之二人口将遭遇饮用水严重短缺的问题。许多邻海国家将设立特别工程进行海水脱盐。人可以活到120岁。

2026年:科学家将开发出人工智能;

2027年:人类将接收到来自地外文明的无线电信号;

2029年:生化人将会出现;

2030年:科学家将开发出阻止人类衰老进程的一系列技术;

2030年——2080年:北极和南极地区将进行工业开发;

2035年:世界经济将因饮用水短缺遭遇另一场危机;

2039年:科学家将发明人造子宫;第一个孕育生命的孵化器(human incubator)将会出现;

2047年:全息电视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60年:人类将在火星上建设第一个栖息地;

2075年:安乐死将在世界所有国家合法化;

2090年:人类将在水下建城市;

2110年:变性人将占到全球总人口的5%;

2114年:人类将首次可以与地外文明进行交流。

超导链接

中国古书中的贯月船和怪童

唐尧时代的贯月船

《拾遗记》是晋朝志怪名著,专说伏羲以来的异事,共10卷。末一卷则记载昆仑等9座仙山,其中关于古史的部分很多是荒唐怪诞的神话。该卷许多故事的来源为一些民间传说。该书卷一《唐尧》篇有一段文字值得我们产生极大注意和兴趣:“尧登位三十年,有巨查浮于西海,查上有光,夜明昼灭,海人望其光,乍大乍小,若星月之出入矣。查常浮绕四海,十二年一周天,周而复始,名日贯月查,亦谓挂星查。羽人栖息其上,群仙含露以漱,日月之光则如螟矣。虞夏之季,不复记其出没,游海之人,犹传其神伟也。”根据相关词典,查字同楂、槎,即指水中浮木或船,故事中有巨大的船在尧帝时出现,虽然尧帝仍是传说时代的人物,但以我国古史年代记,他是公元前2357年即位,故事发生年代是他登位30年,也就是公元前2327年,距今4309年。巨船名叫“贯月查”或“挂星查”,实令人叹为观止,将查换成船字,即成为贯月船和挂星船,按照字面之意,就是穿梭于星月间的船,和现代太空船相吻合,我们可以说这个巨查就是航行星际间的太空船。因此“查上有光”、“十二年一周天”等描述就不荒诞了,“羽人栖息其上”也就可以得到圆满解释,“羽人”顾名思义是身披白羽会飞的人,换用太空人观点视之,不正是身着白色太空装,背着喷射飞行器的太空人吗?这艘有文字描述的最古太空船,曾在当时引起普遍的注意,或许它在尧帝时来地球进行采集工作,到了虞夏,它不再出现(回到自己的星球),但知道的人仍在传颂着它的神伟。

三国时代的火星人

科学家曾通过探测器登陆火星,没有找到数世纪以来地球人渴望寻找的火星人,因而得出结论说,火星是一片荒寂之地,火星没有高等生物。但有趣的是,在我国晋朝人干宝所撰的《搜神记》第八卷中,却有一段火星人的记载,这位火星人还预言了当时的中国大势。事情发生在公元260年,当时是史上著名的三国时代,东吴、蜀汉、曹魏各据一方,逐鹿中原,都想完成统一霸业。东吴是草创之国,一切未上轨道,守卫边境是国防大事,东吴景帝在位时,均将边屯守将的妻子儿女聚于一次,美名曰:“保质童子”,其实是将这些守将的家属当做人质,以防变节。这些孩子平日嬉戏娱乐都在一起。景帝永安三年二月某一天,出现了一位年约六、七岁,身高4尺的奇异童子,穿着青色衣服,来到游戏的孩童群中,所有孩童都不认识他,问他:“你是谁家小儿,今日忽来?”这位怪童回答:“看见你们一大群在嬉戏玩乐,就来到这儿。”孩童们仔细端详着这位怪童,见他眼有光芒射出,心生畏惧,又问一遍他来此的原因。怪童回答:“你们怕我吗?我不是这儿的人,是来自荧惑星(火星古名)的,我有话告诉你们:三公归于司马。”众孩童大惊,有的跑去告诉大人,大人赶忙跑来看他,怪童说:“我要走了!”于是耸身而跃,飞上天去,大家仰起头看他,只见他宛如拖曳一条白链飞上天空。晚来的大人都没来得及看到这个景象。只见其愈飘愈高,没过多久就看不见了。当时吴国政治险峻,大家都不敢散播怪童的话。4年之后,蜀汉亡国,6年后曹魏废帝,21年后东吴被平定。时值公元280年,三国时代终了,统一中国的就是西晋武帝司马炎。怪童的话应验了。《搜神记》原文全文如下:“吴以草创之国,信不坚固,边屯守将,皆质其妻子,名曰保质。童子少年,以类相与娱游者,日有十数。孙休永安三年三月,有一异儿,长四尺余,年可六七岁,衣青衣,忽来从群儿戏。诸儿莫之识也,皆问曰:‘尔谁家小儿?今日忽来?’答曰:‘见尔群戏乐,故来耳。’详而视之,眼有光芒,外射。诸儿畏之,重问共故,儿乃答曰:‘尔恐我乎?我非人也,乃荧惑星也。将有以告尔:三公归于司马。’诸儿大惊。或走告大人。大人驰往观之。儿曰:‘舍尔去乎。’耸身而跃,即以化矣。仰而视之,若曳一疋练以登天。大人来者,犹及见焉。飘飘渐高,有顷而没。时吴政峻急,莫敢宣也。后四年而蜀亡,六年而魏废,二十一年而吴平,是归于司马也。”这段“三国时代的火星人”事迹不知真实成分多少,但有四点倒和现代传闻的外星人现象相符合:第一,身高4尺多,穿青衣,和现代传闻的“小绿人”不谋而合。第二,眼露光芒。第三,飞上天的景象和背着单人喷射器飞行的情景一样。第四,预言天下大势。《搜神记》是一部记载古代民间传说的书,文学家都视之为神怪作品而不屑阅读,对于这一段“古代火星人”事迹,我们也只有当做奇闻异事而消遣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