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师工作指导手册
30720400000030

第30章 教师需知的教育教学格言(2)

“只有本着事物自身的合理知识体系,才能使我们有充分的可能掌握知识。一个人的头脑如果充满许多零碎而不相联系的知识,就会像杂乱无章地堆着各种东西的仓库,这里连仓库的主人也什么都找不到。至于一个人的头脑中只有体系而无知识,就像商店一样,它的每个柜子都贴满东西的标签,但是柜子是空的。”

——[俄]康·德·乌申斯基:《世界教育史纲》

“教员如果不把他们所教的科目分成阶段,使每个阶段不仅可以直接导入另外一个阶段,而且可以在一定的时期内完成,那么为教员本身设想,为学生设想,都是明显荒谬的作法。”

——[捷克]扬·阿·夸美纽斯:《大学授学》

“教学的结构好比是‘因’,而学生的发展进程好比是‘果’。这种因果联系是重要的,这里面反映了学生发展过程的被决定性。”

——[前苏联]列·符·赞科夫:《教学与发展》第391页

“系统的教学能够提出主要的思想,并且显示出经过整理的知识的优点。同时通过系统教学所传授的知识是十分完备的,因而也就能扩大知识的总量。”

——[德]约·菲·赫尔巴特:《赫尔巴特重要教育论文集》

“智力的基本功能在于理解和发明……事实上,日益表现出:理解与发明这两个功能是不能分割的,因为要理解一个现象或一件事情,我们就要对于产生这个现象或事件的转变过程加以改组,又因为要重新改组这些转变,我们就要构成一种转变的结构,而要构成一种转变的结构就事先要有发明或再发现的因素。”

——[瑞士]让·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第29页

“在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常常有一连串的情节,每个情节涉及获得、转换和评价三个过程。学习情节运用得最好时,可以反映以前已经学过的东西,而且可以举一反三,超过前面的学习。”

——[美]杰·斯·布鲁纳:《教育过程》第62页

“一门课程在它的教学进展中,应反复地回到这些基本观念,以这些观念为基础,直至学生掌握了与这些观念相适应的完全形式体系为止。”

——[美]杰·斯·布鲁纳:《教育过程》第33页

“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这是在运用知识方面的最低要求,这样才有助于学生解决在课堂外所遇到的问题和事件,或者日后课堂训练中所遇到的问题。经典的迁移问题的中心,与其说是单纯地掌握事实和技巧,不如说是教授和学习结构。”

——[美]杰·斯·布鲁纳:《教育过程》第31页

“最理想的知识结构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主要的条件应是:在同一个知识领域里不会产生两套相互矛盾的结构。”

——[美]杰·斯·布鲁纳:《论教育的若干原则》

“我们想使儿童变成聪明、贤良、磊落的人,用鞭挞以及别种奴隶性的体罚去管教他们是不合适的。只有万不得已的时候,和到了极端的情形之下,才能偶尔使用。反之,用儿童心爱的事物去奖励儿童,去讨取儿童的欢心,也应该同样小心的避免。”

——洛克《教育漫话》第30页

“儿童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之后,尊重与羞辱对于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一种刺激。如果您能使儿童爱好名誉,惧怕羞辱,你就是他们具备一个真正的原则,这个原则就会永远发生作用。”

——洛克《教育漫话》第32页

“鞭挞或呵斥是应该谨慎地避免的。它只是弥缝了目前,使伤口结上一层皮膜,对于痛楚的核心仍然没有触到。只有出自内心的羞耻心和不愿见恶于人的畏惧心,才是一种真正的约束。”

——洛克《教育漫话》第34页

“因为儿童应该很少受到鞭笞的惩罚,所以我觉得斥责过多,尤其是盛怒呵斥,结果,差不多也是同样的不好。它可以降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时可以减少孩子对父母的尊敬。”

——洛克《教育漫话》第54页

“你的举止应温和,即使惩罚他们,态度还是要镇定,要使他们觉得你的作为是合理的,对于他们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

——洛克《教育漫话》第59页

“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陶行知

“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同时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

——马卡连柯

“我们要提出两条教育的戒律:一、‘不要教过多的学科’;二、‘凡是你所教的东西,要教得透彻’。”

——[英]罗素《教育目的》

“学校的理想是:不要让任何一个在智力方面没有受过训练的人进入生活。愚蠢的人对社会来说是危险的,不管他们受过哪一级的教育。”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

——[英]洛克《教育漫话》

“只有儿童集体的丰富多彩、生气蓬勃的生活,才是使每一个学生的才能开花结果的条件。如果认为只要对学生进行个别工作就能使他得到多方面的发展,那是一种很大的误解。”

——[前苏联]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

“体罚是权威制度的残余,在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成为死去的东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儿童改善行为,相反地,它是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

——陶行知《育才学校教育纲要草案》

“犯了过错的人应当受到惩罚。但是他们之所以应受惩罚,并非因为他们犯了错……而是为的要使日后不去再犯。”

——[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从儿童进学校的第一天起,就要善于看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他们身上所有好的东西。”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

“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待儿童没有同情,他们就变得没有同情;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他们就是一个培养他们友情的手段。”

——[英]斯宾塞《教育论》

“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么,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

“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

“说教之所以最没有用处,其原因之一就是它是普遍地向所有一切的人说的,既没有区别,也没有选择。”

——[法]卢梭《爱弥儿》

“有些人是过分严格,有些人是过分放任,这两种情况都同样是要避免的。”

——[法]卢梭《爱弥儿》

“如果班级里能够创造一种推心置腹地交谈思想的气氛,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而教师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且参加到谈话里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可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前苏联]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

“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英]罗素《教育与美好生活》

“教师也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作比较的人物。”

——[美]布鲁纳《教育过程》

“教书是一种很愉快的事业,你越教便会越爱自己的事业。当你看到你教出来的学生一批批地走向生活,为社会做出贡献时,人们会多么高兴呵!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来居上,这里不也正包含着你的一份辛勤的成绩在里面吗!”

——徐特立《徐老和青年学生谈投考师范问题》

“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陶行知《答山西铭贤学校徐正之先生书》

“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总是要周密地考虑,他所讲授的知识将在学生的头脑里得到怎样的理解,并根据这一点来挑选教学方法。”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会学的人举一反三,稍经点拨,即能跃进。所谓会学,条件很多,除了悟性高以外,还要足够的人生经验。”

——傅雷

“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当口头上说的是一套而行动上是另一套的时候,这就会毒害年幼的心灵,助长漠不关心的思想。”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温和地训练儿童,使他们养成受了痛苦而不畏缩的习惯,这是一种可以使他们精神镇定、并且为他们日后的生活奠定勇敢与果断的基础方法。”

——[英]洛克

“男孩子生性自由,不善服从;对待他们,当以诚恳和率直的态度,帮助他们建立起勇气。”

——[法]蒙田

“‘教师’应该是个具有高超的德行、持重、明达、和善的人,同时又要具有能够经常庄重、安适、和蔼地和学生交谈的本领。”

——[英]洛克

“把完善的教育遗留给子女,乃是最好的遗产。”

——[英]司各特

“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教师这门职业要求于一个人的东西很多,其中有一条就要求自制。”

——[前苏联]赞科夫

“教师必须非常谨慎,必须对他的所作所为负完全责任。”

——[前苏联]克鲁普斯卡娅

“做教师最主要的是不说假话。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

——叶圣陶

“诸位教师:……你们为人要公正和善良,要把你们的榜样刻画在你们的学生的记忆里,使你们深入到他们的心中。”

——[法]卢梭

“教师若不能取得他的学生对自己的尊敬和爱戴,那么最好让他离开教育岗位。”

——[俄]乌申斯基

“你要记住,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法]卢梭

“那些在细心的抚育和亲切的教养之下成长起来的人,处于穷困而不沮丧,受到痛苦而能超脱。”

——[英]狄更斯

“教育孩童首重激发兴趣和爱心,否则只是填鸭式的灌输,毫无意义可言。”

——[法]蒙田

“爱迪生幼年的故事,给了我两个深刻的印象:一是科学要从小孩学起,二是科学的幼苗要像爱迪生的母亲一样爱护才能保全。”

——陶行知《致育才之友书》

“多少熟悉一些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心理学的初步知识,对于带好孩子是不可缺少的。”

——[英]斯宾塞《教育论》

“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12岁。在这段时间中还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及至以后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已经是扎下了深根,以致永远也把它们拔不掉了。”

——[法]卢梭《爱弥尔》

“体力劳动对于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惊人的、丰富的思想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的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么认识世界(包括学习)就是不可能的。”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育的建议》

“铁匠铺里烧得很旺的炉火熔掉了铁条上的杂质,铁质就变软了,等到它纯化了,就对它敲打和加压,然后又用清水淬火使它再度硬化。一个人在他老师手里经历的也是这个过程。”

——[德]歌德

“人在生后三年所学的事,比成年后在大学所学的量更多。”

——[德]保罗

“只有当你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

——[俄]乌申斯基

“教育真正的目的,并不只强调人做善事,同时还要教人从善事中发掘出喜悦。”

——[英]罗斯金

“教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的最活生生的榜样。他希望引导别人走正确的道路,激发别人对真和善的渴求,使别人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最好的发展,因此他应当首先发展他本身的这些优秀品质。”

——[德]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

——[美]斯宾塞《教育论》

“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法]卢梭《爱弥儿》

“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美]斯宾塞《教育论》

“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

——[英]洛克《教育漫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