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变革风生(1980-1989)
30868600000038

第38章 1984年(8)

中国南极考察队的另一项研究考察是南大洋考察。从1985年1月19日开始,至2月12日结束。测区主要是南极半岛西部海域,包括设得兰群岛周围、阿得雷德岛西北海域,南北跨距达7个纬度,东西跨距达14个经度,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这些海域包括有海峡海湾、浅海陆架、次深海陆、次深海陆坡和深海洋盆等各个不同区域。考察项目有以磷虾为重点的海洋生物、气象、化学、地质、地球物理等6个学科、23个项目。获得了数以万计的数据、样品和资料,填补了中国南极考察上的许多空白。

2月28日,胜利完成我国首次南极考察和建站任务的中国南极考察队启航驶离南极洲。4月10日下午,考察船队顺利返回上海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码头,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和海洋局的领导在码头上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我国的首次赴南极考察队在中国人民海军的配合下,历时142天,其中航行75天,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安全航行26,433.7海里,在南极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圆满完成了建站和南极考察任务,获得了大量的有关太平洋、南极洲和南大洋的水文、生物、化学、地质、地球物理、气象等方面的资料。特别是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建成,使我国在南极的考察事业有了一个基地,标志着中国的南极考察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严禁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

12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决定》。《决定》指出:各级党政领导机关特别是经济部门及其领导干部要正确发挥领导和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坚持政企职责分开、官商分离的原则,决不允许运用手中的权力,违背党和国家的规定去经营商业,兴办企业,谋取私利,与民相争。在当前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正在逐步展开的情况下,有些党政机关和党政机关在职干部,利用社会上存在多种价格和多种调节手段的客观条件,以牟利为目的而经商或办企业并用所得利润变相增加工资,这不仅不利于经济体制的改革,不利于党政机关和在职干部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而且危害党风党纪和干部队伍的建设。任其发展下去,不仅败坏改革的声誉,妨碍改革的顺利进行,而且必将严重破坏党群关系,腐蚀党的肌体,毁掉一批干部。为此,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和领导同志务必保持清醒头脑,采取鲜明态度坚决予以杜绝。决定的主要内容有:(1)党政机关不得使用公款、贷款以及在职干部自筹资金,自办企业或与群众合办企业,不得在经济利益上与群众兴办的企业挂在一起。(2)乡(含乡)以上党政机关在职干部(包括退居二线的干部),一律不得以独资或合股、兼职取酬、搭股分红等方式经商、办企业;也不允许利用职权为其家属、亲友所办的企业谋取利益。(3)党政机关干部是国家工作人员,他们的工资标准只能由国家统一规定,他们的工资改革只能按国家的统一部署进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其是。(4)具有一定科学技术知识和专业特长的离休、退休干部,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以从事技术性知识性咨询活动,可以举办培训班、补习学校、医疗所等,并取得合理的经济收入;也可以应聘于本地或外地企事业单位从事咨询或讲学活动,依照合同领取应得的劳动报酬。离退休干部经商或办企业其经营收入如不低于自己应领取或享受的工资、生活待遇,应停发其应领工资和酌情改变其他生活待遇。这个决定适用于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及其所属干部。该决定施行后,有效地扼制了党政机关、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歪风,有利于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的廉洁。

不久,社会上又出现了不少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的子女、配偶从事商业活动。他们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社会关系,参与套购国家紧缺物资,进行非法倒买倒卖活动,引起了群众的不满,严重地损害了党的威信,损害了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这对于从事商业活动的领导干部的子女、配偶也是严重的腐蚀。为了促进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保证改革和开放工作的健康发展,1985年5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再次联合发出《关于禁止领导干部的子女、配偶经商的决定》,指出,凡县、团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子女、配偶,除在国营、集体、中外合资企业,以及在为解决职工子女就业而兴办的劳动服务性行业工作者外,一律不准经商。所有干部子女特别是在经济部门工作的干部子女,都不得凭借家庭关系和影响,参与或受人指派,利用牌价议价差别,拉扯关系,非法倒买倒卖,牟取暴利。这个决定施行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制止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规定》。《规定》说,198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决定》下达后,收到一定效果。但一些地方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为坚决刹住这股歪风,《规定》强调提出:(1)党政机关,包括各级党委和国家行政机关、权力机关、审计机关、检察机关以及隶属于这些机关的事业单位,一律不准经商、办企业。(2)凡上述机关的干部、职工,包括退居二线的干部,除中央书记处、国务院特批的以外,一律不准在各类企业中担任职务。在职干部、职工一律不许停薪留职去经商、办企业。(3)上述机关的离、退休干部,除中央书记处、国务院批准者外,不得到国营企业任职。(4)凡参与违法经营活动或为其提供方便的干部、职工,要给予党政纪律处分,其中的领导干部要从重处理。(5)领导干部的子女、配偶,在党政机关及所属的事业单位工作的,不准利用领导干部的影响和关系经商、办企业。(6)党政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及其干部开办的企业停办后,应由直接批准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清理。(7)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申请开办的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审批,失职者要追究责任。(8)本规定适用于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科协和各种协会、学会等群众组织,以及这些组织的干部和职工。(9)为安排青年就业开办的劳动服务公司和乡镇、街道开办的企业存在的问题,由有关部门组织力量调查,另作规定。(10)军队机关和军队干部办企业问题,按照1985年5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关于军队从事生产经营和对外贸易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办理。

2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联合发出《关于清理党和国家机关干部在公司(企业)兼职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1)已到公司(企业)兼职的党和国家机关干部,必须在1989年3月底以前辞去公司(企业)职务,或辞去机关职务,如本人坚持在公司(企业)任职,干部主管部门应免去其机关职务,并将人事、工资等各项关系转到所在公司(企业)。(2)党和国家机关中具有生产管理经验、专业技术特长的干部,到生产、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性公司兼职的,也必须辞去机关职务,或辞去公司(企业)职务。(3)在本机关开办的劳动服务公司兼职的党政机关干部,可以继续留任。但在经营性劳动服务公司兼职的。也必须辞去机关职务,或辞去公司(企业)职务。(4)党政机关干部不得到中外合资企业兼职。(5)今后,各级党委、政府不再审批党政机关干部到公司(企业)兼职。新成立的公司(企业),凡有党政机关干部兼职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予办理审批注册手续。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出的这个通知,适应了新情况的变化,再次表明了党和政府反对党政机关干部经商办企业的不良做法,有利于经济工作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党政干部的廉洁。

中英签订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的签订,是我国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从1842年起被英国殖民者强行租借。1949年大陆全部解放时,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对我国的经济封锁,保留香港作为国际通道,我国没有立即收回香港。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从来不承认关于香港地区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声明将在适当时机收回香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政府开始考虑收回香港。但以什么方式收回香港,并达成中、英、港三方都能接受的方案,以及香港回归后如何继续保持繁荣稳定,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顺利实现如期收回香港的目标,中国领导人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1982年9月22日至26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应邀访华,邓小平就香港问题和她进行了会谈。邓小平在谈话中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在香港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指出主要有三个问题,一个是主权问题;再一个是1997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第三个是中英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1997年的15年中不出现大的波动。谈话强调指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中国在主权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保持香港的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后,在中国管辖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香港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甚至大部分法律,都可以保留。香港仍将实行资本主义。中英双方就开始谈判香港前途问题达成了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