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阪抗战师团
3090900000058

第58章 南口战役(二)

方大曾来到阵地仅仅一个上午,就把这些激烈的战情,感人的战友情义,533团乐观积极的精神,用朴实生动的笔墨写了下来,交给负责保护他的一个警卫班战士手里,让他尽快赶回怀涞的指挥部,把这些内容发给上海的报社。他相信,只有这种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战地报道才能让国人相信,只有这样坚持不懈的胜利才能让国人保持希望。他知道自己没有做错决定,他来对了!

当12日下午,汤恩伯看到手中方大曾的战地报道时,他不得不承认,即使是他这样一个经历过不少战斗洗礼的人,看到这样一篇激情生动的文章,也被里面的文字,被文章里面的战士们感动,他为拥有这样的战士而感到自豪。因此他也放弃了勒令要方大曾返回怀涞的决定。

由于日军先进的重武器和凶猛的进攻,在12日下午时分,533团伤亡惨重。不过日军兵分三路,虽然目前敌人主攻方向是南口镇,但是汤恩伯和他的参谋们谁也不能保证其他两路是否不会突然变成日军的主攻方向。因此对于南口镇的增援就显得不那么大方了。仅派去了一个534团前去支援。

增援过来的534团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到达南口阵地。日军不停的用大炮对533团的阵地后方进行阻援炮击,让增援上来的534团受到了一定的损失。

战斗进行的异常惨烈,方大曾亲眼目睹一个个在上午还和他说过话的战士们,纷纷倒在了阵地上,再也没有起来。方大曾几次忍不住要冲到前面想拿起牺牲了的战士手中的枪,加入到战斗中。但都被跟在他身边的警卫班战士们拉了回来。

他在悲愤中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他悲哀的发现一件事:****的医护人员太少太少了。方大曾明亲眼看到身边的战士们受伤后很多人都是自己简单包扎一下了事,有伤重的战士们不停的往外流血,战友们能做的仅仅只是用纱布把他的伤口堵上,不让他流太多血而已。进一步的措施完全没有。反观日本鬼子每次进攻失败后,没等完全退下去,很多医务人员已经冲上去迎接受伤了的日本鬼子们。

但是南口地区朴实的老百姓们却并没有撤退到大后方,在533团作战的时候,大家自发的组织起来担任运送后勤物资,悉心照顾伤员的工作。

他把这件事情真实的写了下来,并在两天后由《大公报》发表出来。这篇文章一出,国人猛然惊醒!抗战,原来不只是大家口头上的声援,战前和战后的慰问劳军阿!这时正好赶上8月13日淞沪会战刚开始的第二天。无数淞沪地区的民众毅然投入到这场会战中,帮助军队做各种事情。让在淞沪会战的官兵们受到了莫大的鼓舞。

在整个会战中有很多部队没有退后一步,以至于全部牺牲!这只是因为他们知道身后就是自己的同胞亲人,退后就是要他们挨打,只要他们还喘气,就绝不会允许发生这样的事!

历史无法鉴定方大曾的这篇文章是不是全民抗战的导火索。但是无论如何,日军妄想3个月灭亡中国的妄言,在全国人民的抗战行动中彻底破灭。

由于日军猛烈的炮击,当战斗持续到13日时,南口阵地的防御工事基本全部被摧毁,强行防守已无太大意义。因此,汤恩伯命令这两个团撤退到第二道防线――居庸关。

在撤退过程中,唯一的遗憾是那六辆铁怪,两个团没有相应的重武器或者zha药摧毁这些东西。最后让日军用其他的铁怪拖了回去。

不过经过上次的铁怪进攻战术后,日军鬼子再也没有单独使用这种武器。(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对于勇敢的中国军队是不行的。)

这时方大曾也听说了同在8月13日,日军竟然乘船从天津,旅大乘水路南下,想要登陆上海!也就是说在南口战役开始后两天,著名的淞沪会战也拉开了序幕!

日军独立混成11旅团在13日夺得南口镇后,一路尾随撤退的****想要打追击。学了中国兵法很久的日本人怎么就不明白中国有一招叫做“请君入瓮”!

在靠近居庸关的一个山地,533和534团就把日军先头的追击部队引进了89师的埋伏中,只是这次埋伏有些仓促,让小日本只受了点小伤。不过这也让所有战士们都安全撤回到居庸关。

居庸关,汤恩伯设计的第二道防线,这里素来就是军事要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对于敌人这个旅团来说,汤恩伯认为这里就是他们的止步之地!

真的如此么?一切以实际战况说话!从13日到16日,日军在经历了南口镇的消耗后,炮火密度降了下来,冲锋的时间短了下来,再次组织进攻的时间长了下来。

居庸关的战士们能亲身感受到敌人在变弱!方大曾也在用自己的笔纪录了这些变化,他还提到士兵们在刚开始作战的时候吃了两顿热饭菜,后来敌人炮火太猛,冲锋太频繁,大家都是抽空咬上两口馒头,喝一口水。有的战士运气“好一半”。人没被炮弹炸到,但是腰上的水壶被弹片打破,水都流光了,吃饭的时候没有水喝,只好向别人借。

在居庸关时,大家又能吃上热乎的饭菜了。这时守在这里的可是3个团的士兵。但是人数只有他们刚来这里的一多半,有四分之一的官兵们已经为国捐躯了。

方大曾对那个533团七连长挺有好感的,就经常和他聊天。这个七连长姓吴,当兵2年了,上过军官培训学校。方大曾开玩笑的说,说不定下次见面的时候,就要称呼他吴团长了。他嘿嘿一笑说道:

“那敢情好,这样就能指挥更多人打鬼子了。”

方大曾又说道:

“你打仗最怕什么?真的一点都不怕死么?”

“怕死有什么用,你运气好了,子弹就不往你身上打,你运气不好,躲在后面也挨枪子。而且我打仗的经验就是子弹专找胆小的人!要说怕什么。。。就怕上头命令混乱或者联系中断,要么冲,要么守,要么撤。上头给个准信!就怕刚说完冲,看见其他部队的弟兄们都往后撤,这个时候还联系不上上头,让我们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方大曾把原话告诉张伟时,张伟无奈的苦笑了一下。在看到了****无数次的败退后,张伟和这个吴连长得出了相似的结论:指挥混乱,联系中断是****的一大弊端。而**的部队在更差的联系通讯条件下,却能做的非常好。这不能不让张伟发出由衷的赞叹。

乐观情绪在89师的部队里发散了出去。但这不能影响同为13军部队的第4师官兵,尤其是师长王万龄!

日军在15日进攻黄土岭的支队不但占领了该阵地,还向前进攻黄楼院阵地。4师负责在南口为中心的右翼防守,因此抗击这支日军的担子义不容辞的落到了王万龄的肩上。

王万龄原来的师指挥部临时也设在怀涞。现在他立刻吩咐师指挥部前移,并命令他的警卫员把所有东西包括私人物品全部带到距离前线较近的横岭城,他要坐镇这里,指挥前线战局。

他携带私人物品是有目的的。如果战事顺利,则方便追击,如果战事不利,那就以死殉国!有了师长前沿坐镇,4师用1个团的兵力在黄楼院阵地上终于遏制住日军前进的步伐。

日军决没想到****有如此的能耐让他们损失惨重。他们再次发现兵力不够用!于是不得不把刚刚从东北运到北平的第五师团,日军精锐中的精锐。在还没有让他们“歇歇脚,喘口气”时就急令向南口进发――支援独立混成11旅团。

这次之所以调第五师团过来“帮忙”,主要是第五师团师团长坂垣征四郎提供了一个建议。那就是:一不做,二不休。既然向西开进,那么就打开局面,进占山西。

山西有什么?煤啊!那可是“大大的多”。因此在随后第五师团也有些咬不动****,对方增援部队又要赶来时,日军又调集20师团和第六师团一部支援上去,誓要攻下南口,占领进入山西的通道。

在16日当天,汤恩伯和第七集团军都以为胜利在望时,日军第五师团加入了南口战局。11旅团归第五师团长坂垣征四郎中将指挥(旅团长一般为少将)。

坂垣征四郎这老小子不少人都认识,算是个侵华日军中的“明星”人物。张伟曾经有缘见过这位成就了张自忠将军“活公关”威名的老头。他喜欢留光头(也许是脱发脱guang了?),长了一双三角小眼睛,眉毛细黑,上唇留着浓密的一撮卫生胡,在东京大审判时,张伟见到他把胡子留全了。

在遇到张自忠之前坂垣征四郎的“骄人的战绩”让他春风得意,在一次将校军官的宴会上,当他知道张伟就是有名的病叶家族长子,藤原家族外孙时(当时日本人比较看重家族势力,),还亲密的拉着张伟的手,说什么好好努力,为天皇效命,建功立业云云。张伟在宴会后恶心的洗了无数次手,手背的皮都破了。心中暗自诅咒找机会一定把他双手剁下来喂狗。!@#¥%……&

话题拉回来,坂垣征四郎来到南口镇11旅团指挥部后,一脸自信的看着有指挥部里有些颓唐尴尬的将校们,轻蔑的笑着说:

“诸君似乎不太高兴啊?愚蠢的人失败不是很正常么?”

“哈依!末将愚钝,请将军指教!”11旅团长不得不忍气吞声的低头认错说道。指挥部里其他的军官们也不得不同样的低头附和。他们知道面前的这位中将就是策划九一八事变、建立伪满洲国、内蒙古“独立”的关东军有名“功臣”,曾任关东军参谋长,素以智谋著称的坂垣征四郎!

“你们仅有一个旅团的兵力竟然强攻被支那人称为天下险关的居庸关,这不是脑子进水么?(厄~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这里用我们现代话“翻译”一下,以后也一样。)”

坂垣征四郎不等11旅团的人说话,又接着说道:

“这次我就让你们看看我如何运用中国人的军事智谋战胜中国人!”说完,他的双眼露出狡猾凶残的目光。

“哈依!一切听从将军吩咐!”11旅团众军官异口同声说道。

“好,拿地图来,我的参谋们今后将会跟诸君一同共事,等做好攻击计划后大家再互相介绍认识吧。”

坂垣征四郎身后几个参谋和参谋长刚才一直站在他的身后,等他一说完话,立刻走上前,把指挥部桌子上原来的地图看了一遍,然后铺上新的地图,画上原来地图相同的标志。

坂垣征四郎有个特别的小习惯,什么东西都喜欢用新的,尤其是地图。可能是有些洁癖吧。

几分钟,几个参谋就把地图画好,站到了一边。坂垣征四郎走到摆放地图的桌子面前,眯着已经很小的眼睛边看边想计策,他身边的参谋长也站在不远处一起向地图观看,而原来11旅团的军官们大气也不敢出的,呆呆站在边上等待结果。

“本来兵力就不多,竟然还兵分三路,白痴!”坂垣征四郎小声的嘀咕了一句,让11旅团长听到后,心虚的低头擦着头上的汗。

看了一会儿坂垣征四郎又询问了11旅团参谋们几个问题,然后用笔在地图的上横岭城方向,和镇边城方向画出两条线连接到第五师团的目前所在地――南口,

然后侧过身,看着身边的参谋长,寻求他的意见。参谋长看了后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但是心里却想你这老小子还看我干什么,你那意思就是决定要这么做了,只是面子上让我过的去罢了。唉!让一个自认为无比聪明的人当师团长,我这个参谋长的责任基本就变成传话筒了。也好,我倒可以落个清闲。

这位参谋长不知道想没想过,如果一个自认为无比聪明的人当了最高军事首长时呢?那么无论军队中无论什么官,什么长都成了某人的传话筒了。而这种人在中国就有一个,人们都叫他委员长。

坂垣征四郎的计策其实很简单,既然不能强攻,那么我们就智取。何为智取?避实就虚是也。你不是在居庸关布防么?那么我们就佯攻居庸关,你不是在横岭城设师指挥部么?我还佯攻你。我的力量全部放在13军南边布防的最边缘――镇边城,突破镇边城后只要再突破该镇后边的长城,就可以迅速迂回,直捣怀涞13军指挥部!

这个计谋就是很高明么?未必!至少11旅团的人没这么觉得。旅团长不敢胡思乱想,下边的参谋们心里却犯嘀咕了,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们旅团1万来号人硬拼不过以后,你跑过来说应该避实就虚,玩迂回?

第五师团是日军精锐,部队兵种组成自然全面。这里面就有日军臭名昭著的一支部队――化学战部队。这支部队通过发射毒气炮弹到敌军阵地,以化学毒气杀人。这次坂垣征四郎就把这支部队一分为二,一部分用于镇边城主攻方向;一部分用于居庸关方向。

坂垣征四郎如意盘算打的很响,如果支那军队在镇边城人少,那用人添就能占领了,如果人多,那么正好用大炮和化学毒气大量杀伤他们。

第五师团的精锐不但体现在兵种全,也体现在高效的传达和执行命令上。在参谋长的协助下,坂垣征四郎迅速把命令下达下去,师团下属各联队也开始离开南口镇向指定地点进发。至此,南口战役才正式进入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