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阪抗战师团
3090900000067

第67章 逆天之愿

秘密把大学生送到南方这事过了不久,张伟见到了秘密来到北平的赵志成。张伟给了他来到这个时代所交的第一个朋友一个热情的拥抱,高兴欣喜的表情显露无遗。

“张兄啊张兄,你一出手就是大手笔。一下子就把这么多学生送出北平,这实在对咱们国家功不可没啊。”赵志成笑着说道

“老赵,你说话怎么开始打上官腔了?咱们不都一样么,力所能及的为国家做点事情而已。你现在可好啊?”

“唉!我好不好没什么,只是现在淞沪会战方面,军队打的比较苦,我们这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能帮上忙的东西太少了。这次我一听人说你来了北平,我赶紧带了一些人过来,看看有没有能帮上你们的。”

“。。。我想了一下,有件事还真的要你们来办,而且时间也一点也不能耽误。你们准备的越早越好。”

“哦?什么事情?这么紧急?”赵志成立刻打起精神,一脸认真的看着张伟。

“这件事情说起来你们可能都不相信。但是我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要尽尽人力,至于成不成当真是很难说啊。”张伟侧着脑袋,似乎在考虑怎么组织言辞。过了一会儿说道:

“你们能否联系国民党的高层?因为我得到消息,日军在淞沪会战僵持不下的时候,他们会继续增兵。而新的登陆地点恰好我们军队防守人数非常少。如此一来,日军将非常容易占领阵地,并对我军形成大包围,整个战局将会逆转直下!”

张伟找来一张淞沪地区的地图,根据他对历史的记忆指出了日军后期将在淞沪地区的南边杭州湾登陆。

“哦?他们什么时候会这么做?我前期在淞沪会战作了些事情,和一个团长关系不错。不知道能不能通过他来联系一下。”赵志成对于军事还是不太明白,一个团长好干什么?

“唉!团长。。。没用的。”张伟想起了在七七事变前自己派人给宋哲元的信丝毫没有用,对于这种先知先觉改变历史他是没有太大信心,更何况对方的身份只是一个团长?

“呵呵,这位上校团长可不是一般人啊,就在我动身来北平的时候,他已经因战功被晋升为少将了!他可是宋子文、孔祥熙眼前的红人。”

“他叫什么名字?”张伟一听瞬间来了精神,能有这样的功绩一定不是个无名之辈。

“张兄感兴趣了?他叫孙立人。对了,他还是清华大学毕业的呢。这次你送清华、北大师生到南方去,帮了国家这么大的忙,我回去跟他们说的话一定会引起重视的。”

“孙。。。立人?”张伟心里此时可是乐开了花,哈哈。他奶奶的!抗日名将啊!不过历史记载他的功绩是在中国远征军到东南亚时的事情。没想到在淞沪会战时他就初露锋芒了。而且既然是宋子文的红人,说的话自然会很有分量了。

“太好了!赵兄,现在是10月15日,日军计划是在10月20日启程,在11月初在淞沪南边的杭州湾登陆。赵兄如果能赶快回去的话,时间上一定能来得及。”

“嗯,好!事不宜迟,我明天就动身回去。”赵志成知道此事关系重大,当然是越早回去越好了。

“等一下!我们这次一别,不知道以后什么时候还能再见面。我和你有些不同,我不能随着我的意愿想到哪里,就到哪里。因此淞沪会战之后,还有一些事情可能需要你来做!”

“张兄你尽管说!我这次来北平就是过来看看你有什么需要我做的,我果然来对了!”赵志成右手握拳在眼前挥了一下。

张伟看着满身抗日激情的赵志成,觉得前几日压在身上的紧张、害怕,甚至是恐惧和担心都烟消云散了。这位战友的热情和斗志短短的时间里就感染了他,让他产生敢于面对未来的勇气。

“说句实在话,我并不看好淞沪会战的结果。日军现在才投入多少兵力?我们已经动用三分之一左右的国家力量了。因此抗战不是一次淞沪会战能够彻底解决的。我们要做好长期的抗战准备。据我所知,在淞沪地区以西,还有吴福、锡澄两道国防阵地,而这些阵地的钥匙竟然在当地乡绅的手上。当前线不利,战况急转直下时,这些乡绅不会等着军队来接收阵地,他们就会早早的跑路了。因此需要赵兄做的是能不能回去跟孙将军说一声,把这个隐患也一同解除掉。”

“啊,张兄你远在北平,了解的可真多啊!”

“还没完呢!听我继续说,万一这些阵地不起作用,那么接下来就是南京战役了。作为我们的首都,日军一定要攻占这里,已达到瓦解我国军民抗战之决心。”而如果南京失守。将会发生非常。。。特别。。。不好的事情”张伟一时间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南京大屠杀。

“特别不好的事情?我有些不明白。”

“屠城!中国古代很多朝代的人都用过这种招数。日军也会用。南京人口这么多,如果真要屠城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啊!”

“这。。。这不太可能吧。”赵志成无法相信这样的事情,其实这样的话告诉任何一个中国人,他也不大会相信。

“赵兄,你相信我么?”

“。。。我相信你,可是这种预测。。。”

“我当然不希望这种预测成真,日本人对我们军队的抵抗非常恼火,因此他们很有可能在我们的首都作出一件特别的事情,好瓦解我国军民的斗志。”

“如果真要屠城不是反而激起我们更大的怒火和反抗了么?”

“日军不会这么认为,他们不明白异族入侵,杀得人越多,反抗越大。我不管国民党政府方面有没有这样的思想准备,我需要你能做好一些准备,以防万一。”

“嗯!为了防止日军真的丧心病狂,张兄你要我做什么?”

“船!我这边暂时无法给你筹到法币(当时国民党南方地区通用的货币,北方宋哲元担心自己的金融大权被南方政府控制,并未统一使用法币。)但是我有不少珍宝,你先带一些过去,看看能不能用来买船。如果战局危机,大部分有点家财的南京百姓应该大多会选择离开南京,而过江的船只到时候会非常有限,船票的上涨甚至以后军队对船只的统管将会阻止很多人离开。因此我需要你买船,买大量的船,不管在长江上游还是下游,只要能买到的船都买来。尤其是下游的船,别到时候留给了日本鬼子!”

“嗯!好的。我会做好准备。张兄以前说的话,目前都实现了。我听敬文说,你曾预言我军在平型关有一场胜利,结果不久之后竟然真的发生了。因此你说的话,我是绝对的相信,但是。。。但是我还是希望你这次说错了!”

“唉!赵兄我也何尝不想自己是错的,最好是前面的淞沪会战,和其后的国防阵地如果能拖住日本鬼子、拖垮日本鬼子是最好的了。”

“对了,还有一个方法:租界!如果能和租界里的外国人搞好关系,可以帮助很多同胞。我想赵兄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提前跟他们打好照顾。”

“在上海我倒有几个萍水之交的洋人朋友,看看是否能由他们作引见,认识一些南京的洋人。”

“赵兄到上海这几个月,功课做的可真好啊。”张伟称赞道。

“嗨!那些洋人还不是认钱?我好歹还会几句洋文,也就认识了。有了困难可真不一定能指望上他们。”

“对了!钱是一个关键!但兄弟我就不缺钱。”张伟一想到便宜老爸狂赚日本人的钱,自己则把这些钱大把大把的用来帮助中国同胞,他心里觉得有一种特别的花钱快感。

所以,在以后张伟多次拿钱猛砸给赵志成,赵志成都不好意思要了时,张伟一脸的哀求:哥们,求求你!为了抗日,这钱你拿去吧。

赵志成在北平才待上一天就要回上海了。赵志成临走前,张伟想告诉他那个自己编造的身份,赵志成笑着摇头拒绝张伟说道:

“张兄,你什么都不用说,你已经用行动证明你是我们最值得信赖的同志了,而且敬文这么小心仔细的人都对你表示信任,那我也没有任何必要再刨根问底了。”

张伟觉得非常的奇怪,难道赵志成一直都很相信别人么?后来他们有机会长时间在一起的时候张伟才了解到,赵志成似乎有一种特殊的能力,他可以仅仅凭感觉就知道对方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完全是一个活生生的测谎仪。每次赵志成对别人的判断都非常准确,这让张伟不得不佩服万分。当然万事都有意外,即使最精密的仪器也有错误的时候,更何况是人呢?不过这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