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阪抗战师团
3090900000076

第76章 南京大屠杀(二)

张伟对南京大屠杀的详细历史并不是知道的非常清楚,他只记得12月13南京城破,日军随即进行了3周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包括投降在内的30万军民被日军杀害。他每次有机会接近这段历史的时候,他总感到有一种难以言寓的心痛和压抑,因此总是选择性的逃避。

其实历史上的“屠杀”是从日军下达名称为“南京攻略战”命令时就开始了。即使是中方的资料也不能否认,在淞沪会战阶段,虽然日军死伤惨重,但对于上海普通百姓的侵害并不严重。这时的日军还仅仅局限于和****正面两军对垒作战上。

但是自从淞沪会战日军胜利后,几个番号100开外的师团都是以前退役的老兵、预备役、新兵混合组建成的师团。其中25岁以上有家室的居多,本来他们开始都以为能够回国,以为战争到此结束了。但是日军的野心远远没有结束,随即下达了“南京攻略战”的命令。

这让回国心切的许多日军官兵心生怨恨。但是日军的等级制度非常严格,上级的命令下级要完全遵守,在这样有家不能回,只准白木盒子(骨灰盒)回国的命令下,多数日军不是怀着占领中国的美梦来作战,而是被迫于上级命令而作战。因此他们的人性开始扭曲了,他们为了发泄心中的怨恨,只能ling辱,欺负比他们更弱小的中国百姓。而日军战地记者有目的宣扬和报道更把这种人性扭曲带给全日军。(选自部分文献)

进攻南京地区的日军有八个师团之多,直接参与进攻南京城的有5个师团,在12月之前,他们这些人大多数的恶行仅仅限于在上海到南京一路上的强粮行为。而在南京城外受到强烈阻挠,死伤惨重时,这种恶行开始升级,变成对中国军民的杀戮。

南京城说是有十万军队守城,其实加上警察部队,加上负责修筑防御工事的工人们人数不低于二十万。这样一支反抗力量对于日军各师团的进攻无疑是困难重重的。

但是进攻南京的五个师团长都有争功之心,他们不在乎士兵的死活,因此用督战队,用“天皇万岁”的口号,让手下无数士兵“为国捐躯”。当南京外围防御部队不敌日军投降时,俘虏问题随之摆在松井石根的面前。

松井石根这时毫不犹豫的下达了杀俘的命令。也许他认为中国人善忘,无论杀了多少人,他们还会投靠自己,而且会趋之若鹜。比如在两年之后,一位大汉奸就在南京这个拥有三十万冤魂的地方成立了日伪南京政府。

杀俘的命令就这样下达给各师团了。但是由于张伟的介入,历史却发生了微妙的改变。

最先从正面入城的是主攻中山门的第六师团,中山门是南京十几个城门中防御最坚固的一个。第六师团伤亡人数自然不少,他们师团长谷寿夫憋了一口气,想要最先攻入南京,结果真的如愿了。他想攻克了南京后非要让整个师团的人好好“放松一下”。但是入了城才发现,第六师团所到之处人烟稀少,守军只有少数投降外,其他的全无踪迹。

这让一心想要“放松”的第六师团上下没了发泄的地方,便要长驱直入,想要深入南京内继续“找人”。和第六师团有同样想法的几个师团也遇到了一样的问题,那就是据说原本人口众多的南京突然找不到人了,用一句中国话形容就是十室九空。人都哪里去了?此时全城的百姓几乎全都向病叶支队进入南京的城门方向移动。当两方人马相遇的时候,张伟看到眼前是一片攒动的人头,一群拖儿带女,大包小卷的中国百姓。中国百姓看到日军明显都受到了惊吓,停住了脚步,而小孩子的哭闹声仍然此起彼伏。张伟赶紧令军队在路口停住脚步,几千士兵把路中间给让开,作出让这些老百姓通行的举动,并让会汉语的士兵跟对面50多米外的老百姓讲话,让他们放心通过。

这些百姓看到如此怪异行为的日军,不知如何是好,似乎不敢相信面前日军的话,犹豫不前。在这群百姓前面好像是领头的三五个年轻人见此情况后,立刻有一个人向人群后面跑去,不一会儿功夫,那人从人群中出来领出来一个人,穿着当时非常流行的中山装,身材很单薄。张伟这时也骑马来到先头部队前看着这群百姓,一眼就看到这个人。竟然是赵志成!

张伟当时差点从他所骑马上掉下来,这种时间,这种场合,这种身份两个人这样相遇实在让张伟不知说什么好。五六十米的距离并不远,赵志成明显也发现了骑在马上,目标明显的张伟。他的身体明显顿了一下,停下了脚步。

怎么办?这个时候如果自己上前的话会引起手下这群人的注意,如果自己和中国人表现的太亲近的话。。。有了!

“隆一!过去问问怎么回事,是否他们想要通过这条路,我们可以让他们走。不过要快点!你跟他们领头的人‘好好’说说。”

“。。。是!”隆一和有泽现在成了张伟的勤务兵。原来的田中次郎则被张伟留在了大阪,他不想这样一个聪明机灵的小子来到中国,加入到侵华日军的行列中来。

隆一领会了张伟的意思,他以前也一起和张伟救过赵志成,赵志成也认识他。隆一一路小跑来到赵志成面前,示意要和他单独谈一下,赵志成沉默了一下,点头同意了。隆一知道这个赵志成在北平的时候就和张伟接触过,也知道张伟所作一切都是在反对日军侵华的行为。但他不知道张伟和赵志成谈过什么,他们彼此了解到什么程度。因此他开口问赵志成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有什么疑问么?”

“他怎么会成为日军军官?”

“他没告诉你么?他一直都是日军军官啊。不过他一直反对这次战争。这点你应该很清楚吧?”

“。。。。。。真没想到,难怪他这么有背景,有能量。。。”

“病叶昨天刚放走了三千俘虏,听说日军司令部本来是下达了杀俘的命令。你们现在要出城么?怎么现在才走?”

“唉!很多老百姓故土难离,或者穷的只剩下一间房子了,他们根本都不愿意走,而且我们也召集了许多青壮一直协助守城,在昨天撤退前还有很多很多伤员也都被人扔在阵地后面不远的地方没人管,这也需要我们来安排,不能把他们扔给日军啊”

“都安排好了么?我们能帮你们做什么?病叶这次入城时就单独跟我说过,担心日军屠城,你们有什么打算?他现在不方便跟你说话,由我代为传话。”

“。。。”赵志成看了隆一一眼,似乎不相信或者不敢相信他。毕竟这个时候他怎么能轻易详细一个敌人阵营里的人呢?包括这个时候的张伟,他也不敢轻易相信了。

“那么你等一下,我跟病叶说一声,看看他他怎么说。”隆一见赵志成如此谨慎,只好先跑回来问问张伟的意见了。张伟这个时候心也挺乱,心想你也太英雄了吧,我都跟你说了日军可能要屠城,你还留到现在?不过张伟在这里看到他,其实内心深处还是感到非常的高兴的。看看,这就是我的朋友,他竟然在****都撤走后还留在这里,为了是把他身后的这些百姓们撤走。就因为我的一句话,就如此认真的去做事,去准备。。。

“隆一,你告诉他我们这支部队现在只在这条主干道上有人,他们要到别的地方我不敢保证他们的安全,但是只要到了我们身后,我绝不会让其他日军动他们一根毫毛。”张伟要人给他一张南京城的地图,找到自己目前的位置,他又找了一个看似比较易于防守,靠近城墙边的一个地区,用笔画了个方框。接着又跟隆一说道:

“我目前接到的消息是在芜湖方向的国崎支队已经被我们阻止,没船过河,但是不好说什么时候就过来了。你跟他说要么他们赶紧离开南京,要么进入这个方框里,我可以保证他们的安全,但是饮水和食物他们就要自己想办法了。这一点我能帮他们的就很少了。等等,一定要让他们快点决定。”

隆一又颠颠跑到赵志成面前把地图交个他,并重复了张伟的话。赵志成想了一下开口说道:

“我们已经把全部伤员送到洋人的租界里了,并且找了一些中国人和修女来照顾他们。但是现在我这边还有三万人来人没有着落。如果能拖延1~2天时间,我们再联系长江对岸的那支船队,约好时间来接我们出去就最好了。”